摘要 :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与文献史料,系统分析了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现状、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索新疆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借助SPSS软件探析了非遗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归纳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结果表明:(1)新疆非遗资源类型结构、数量分布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态势良好,且活化模式逐渐多元化。(2)国家级非遗与自治区级非遗在省域空间层面以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级密集区和面状区域为主要分布特征,呈现出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3)不同地区的非遗资源丰裕度对旅游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遗资源密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好,而非遗资源稀缺地区的旅游发展相对缓慢。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机制,以旅游为载体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
[V1] | 2023-02-02 18:04:50 | ChinaXiv:202302.00010V1 | 下载全文 |
1. 近30 a 拉萨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生境质量 的时空演变特征 2023-03-28 |
2. 基于组合熵权RSR法的董志塬沟谷发育评价 2023-03-28 |
3. 陕西省水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2023-03-28 |
4.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河中游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2023-03-28 |
5. 不同河渠水位条件下壤砂土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以叶尔羌河灌区为例 2023-03-28 |
6. 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大通河源区水文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 2023-03-28 |
7. 青海湖沙柳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2023-03-28 |
8. 和田市空气质量特征及潜在健康效应 2023-03-28 |
9. 树轮记录的吕梁山北段1923 年以来3—4 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 2023-03-28 |
10. 最小妒忌公平性区位问题:数学模型与案例分析 202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