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智库建设的多层次图景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8-10-19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 [目的/意义]当前我国科技智库建设普遍存在定位模糊和“库”重于“智”的问题,在新的决策背景下,找到“位”、提升“智”是当前科技智库建设的首要任务。[方法/过程]为此,本文以知识为基础,构建了科技智库建设的多层次图景:宏观层面的属性和边界关系图景,微观层面的研究体系及功能结构图景,中观层面的类型模式和组织演化图景,希望能够以“图”定“位”,以“知”明“智”。[结果/结论]从多个维度对科技智库进行了以“图”定“位”,并明晰了科技智库提高“智”识—提升“智”量—彰显“智”能的以“知”明“智”的路径,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认为知识与决策的双向互动是科技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本质特征,将科技智库与其他智库的互动关系分为强联系与弱联系型,提出科技智库是智库体系中最为基础、最为能动、最为新锐的力量;(2)明确了核心科学在科技智库中的灵魂地位以及科技智库对核心科学的反哺作用,提出科技智库应超越当前“科技咨询”模式,向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高的后常规科学问题及策略拓展;(3)基于知识体系架构和领域跨度,将科技智库划分为综合型、专业型、咨询型、平台型4个类型,并在系统整合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智库的组织演化图景,基本明确了科技智库的建设路径及一流科技智库的建设方向。希望为个体科技智库建设和国家科技智库的宏观管理提供一些可能的靶标和参考,为科技智库理论和实践的多元化、系统化、有序化发展贡献力量。

  • 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新中国成立 70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成就辉煌,但一些“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向未来30年的科技强国建设,首先必须深入探查问题表面症状背后的根源,找到制约科学发展的核心阻力,开出针对性的药方。文章通过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历史脉络和我国科技发展“瓶颈”问题的哲学根源进行分析推演,提出“哲学的贫困”可能是我国科技发展“瓶颈”问题的根源;并从哲学对科学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哲学的贫困”是我国无法建立自主的科学体系、原始创新匮乏、科学大师缺失、学术生态恶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哲学建设的特点和困境,引用孟子关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论述进行类比,提出哲学建设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应当采取“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的策略,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实施;同时,也要在哲学的引领下进行更加统筹平衡、系统深入、成熟定型的科技改革,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奠定现实和长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