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藿香原生质体制备、培养与融合技术优化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植物保护学 提交时间: 2018-06-2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建立高效稳定的广藿香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体系,本研究以广藿香愈伤组织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原生质体制备的酶解条件,以及培养方法、细胞密度、激素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融合产物直径确立融合细胞筛选范围,进一步研究聚乙二醇浓度、细胞密度、融合时间及融合液加入量等因素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藿香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pH 5.8,酶解温度25 ℃;原生质体培养以铵盐减半的MS1 培养基进行海藻酸钠包埋、激素选用0.2 mg·L-1 NAA、2.0 mg·L-1 6-BA,培养密度2.0×105 个·mL-1、蔗糖添加量1.0%、酸水解酪蛋白500 mg·L-1 的条件下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植板率均较高,且开始分裂时间和细胞团形成时间都较短;双细胞融合产物筛选范围为69.33-87.35μm;以40% PEG 6000 化学促融30 min、加入0.5 倍体积的融合液、细胞密度2.0×105 个·mL-1 的条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聚合率可达57.19%;获得的融合产物经海藻酸钠包埋培育2 个月后可观察到再生愈伤组织。该技术体系的建立为广藿香种质资源的保护、拓展和新品种选育的材料制备提供了实验方法。

  • 广藿香FPPS基因原核表达及茉莉酸甲酯对FPPS表达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3-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FPPS)是广藿香甲羟戊酸途径中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其催化异戊二烯焦磷酸( IPP) 和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MAPP)合成萜类物质前体法尼基焦磷酸。为了进一步研究广藿香萜类合成途径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PTS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FPPS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该序列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0 KD,等电点为5.43,存在一个结构域,参与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合成,不存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广藿香FPPS氨基酸序列和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撒尔维亚(Salvia officinalis Linn)的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研究其蛋白的表达情况,该文使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pET-32b-FPPS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菌株BL21(DE3)中,考察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融合表达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沉淀中,4个浓度的IPTG诱导蛋白表达效果差异不明显。最后,为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对FPPS表达量的影响,该文采用荧光定量技术分析0.1、0.25 mmol·L-1 MeJA对FPP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0.1 mmol·L-1 MeJA诱导后FPPS基因的表达量的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0.25 mmol·L-1 MeJA诱导后FPPS基因的表达量的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推测植物体内MeJA浓度的变化能影响FPPS基因的表达,高浓度具抑制作用,低浓度具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广藿香萜类合成途径的研究奠定基础,为后续基因功能验证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