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结构方程解析杉木林生产力与环境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收集 155 篇 644 条杉木林生产力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杉木林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均降雨量、年均温度、林分 密度和林龄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杉木林净生产力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3 和 0.378。 杉木林净生产力与林龄和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 和-0.408。 结构方程模型较好的解析了杉木净初级 生产力与环境因子和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 杉木林净生产力与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林龄、林分密度都有影响,其总通径系数 分别为 0.398 (P<0.01)、0.746 (P<0.01)、-0.321 (P<0.01)和-0.738 (P<0.01)。 年均温度和林龄不仅直接影响杉木林净生产 力,还通过影响年均降水量和林分密度间接影响林分净生产力。 年均温度和林龄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 0.494 (P<0.01)和 -0.700 (P<0.01);年均温度和林龄的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 0.252 (P<0.05)和 0.379 (P<0.05)。 结构方程作为大尺度分析净初 级生产力的方法,杉木林净初级生产力影响因素的 62%来自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林龄和林分密度。

  • 氮磷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了探讨氮磷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特点的影响,选择安徽省池州仙寓山常绿阔叶老龄林,设定了4个水平的氮磷添加试验,即对照(CK,0 kg N/hm2)、低氮(LN,50 kg N/hm2)、高氮(HN,100 kg N/hm2)、高氮+磷(HN+P,100 kg N/hm2+50 kg P/hm2)。利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不同水平氮磷添加对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MBC)、N(MBN)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BC、MBN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差异性极显著,MBC与MBC/MBN比在氮磷添加后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HN与LN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最高;McIntosh、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土层和不同N、P添加水平上都存在差异,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性较为显著。土壤微生物对羧酸类、氨基酸类和碳水类碳源利用率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上有明显的变化,表层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在不同N、P添加水平上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其他土层分布较为集中,空间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对碳水类与羧酸类碳源的利用上。土层与氮、磷添加剂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及功能多样性都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氮处理对表层土壤微生物影响最大。

  • 安徽省森林碳储量现状及固碳潜力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03

    摘要: 研究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BIOME4模型方法,拟阐明安徽省不同林龄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现状,以及现有自然环境条件下顶极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研究发现: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总碳储量为714.5 Tg C,其中植被碳402.1 Tg C、土壤碳312.4 Tg C。从幼龄林至过熟林的生长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和植被碳密度都呈现增长趋势。但土壤碳密度从幼龄林至近熟林阶段呈增加趋势,近熟林以后出现减少趋势。安徽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森林总面积的75%,若幼、中龄林发展到近熟林阶段,将增加125.4 Tg C。BIOME4模拟显示:当森林发展到气候顶极森林时,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将增加245.7 Tg C,即总固碳潜力,包括植被固碳153.7 Tg C,土壤固碳92 Tg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