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蓝草的传统植物学知识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5-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蓝草在我国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蓝草制备的植物靛蓝具有抗菌消炎和抗紫外线等保健作用,然而在合成靛蓝商业化的冲击下,蓝草制靛技艺几乎消亡。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植物靛蓝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蓝草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我国民间利用的蓝草种类及分布,对我国蓝草制靛工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重点阐述了制靛工艺原理和工艺传承现状,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文献记载的我国蓝草共11种,分属于6科6属,现利用的蓝草仅5种;我国蓝草制靛工艺从浸揉染色法发展为固态发酵制蓝法和液态发酵制靛法,只有液态发酵制靛法沿用至今;制靛工艺是将蓝草中的前体物质转化为靛蓝并伴有靛玉红等副产物生成的过程,影响靛蓝纯度的因素包括蓝草材料的选择、温度、浸泡时间、pH值、溶氧量等。目前我国蓝草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蓝草种类的古籍考证、蓝草种质资源的挖掘以及蓝草传统制靛工艺的还原和再现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西藏煨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煨桑是青藏高原上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青藏高原上有着丰富的煨桑植物资源和相关的煨桑文化知识,为调查、记录和研究藏 族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该研究团队先后在西藏进行了4 次煨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访谈了23 个乡镇的459 位信息报告人,记录了19 科36 属83 种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 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的人们普遍掌握着丰富的煨桑植物知识;(2)青稞 (Hordeum vulgare var. coeleste)、滇藏方枝柏(Juniperus indica)、髯花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的文化价值指数(CV)较高,是煨桑活动中非常重要的3 种植物;(3)煨桑植 物的利用呈现出地域性和替代性的特点,展现出当地人对煨桑植物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采 集的实践经验。该研究将有助于煨桑文化的传承以及煨桑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 利用。

  • 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植物保护学 提交时间: 2018-06-2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蚊虫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烈性疾病,严重威胁到人畜健康。特别是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人们,蚊虫骚扰是他们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在长期与蚊虫斗争的过程中,西双版纳哈尼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驱蚊植物知识。然而这些植物和知识多是通过口头代代相传,流失较为严重。因此,调查和记录这些传统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及知识进行调查,通过文献对调查到的民间驱蚊知识进行交叉验证并进行初步解释,为植物源驱避剂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本研究共走访12 个哈尼族村寨,访谈91 位信息报告人,调查得到24 种驱蚊植物,分别属于15 科19属。主要利用部位是植物的叶;燃烧植物熏烟、悬挂放置、楼下铺撒和捣碎涂抹是最为常用的方式。通过打分排序法评价出蒿属3 种植物、烟草、山鸡椒等共5 种具有较高研究开发价值的驱蚊植物,小黄皮、柠檬草、黄樟、大蒜、土荆芥等8 种具有较高潜在研究价值的驱蚊植物。通过文献交叉验证,发现勐腊毛麝香、糯米香、臭牡丹等11 种驱蚊植物为本调查首次提到,结合已报道的化学成分和单体化合物驱蚊活性研究情况,除高杆珍珠茅和大葱外,其余9 种均含有驱蚊活性成分,这不仅验证了民间驱蚊知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也说明民间蕴藏着丰富的传统驱蚊知识。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哈尼族的驱蚊知识的系统调查和记录,从而起到了保护哈尼族传统驱蚊知识的作用。

  • 西藏札达县藏族有用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野生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了诸多生计必需品。札达 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མངའ་རི, 转写:mngav-ri)的西南部,与印度相邻,是通往 南亚的重要通道。该地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藏族人群在适应恶劣的环境中掌握了丰 富的野生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为全面系统地调查、记录和研究札达县藏族对野生植物的传 统利用知识,该研究采用了民族植物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共访谈到173 位信息报告人,记录 3 639 条利用报告(UR)。通过UV、CV 和CII 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以下结果:(1) 札达县藏族掌握着丰富的野生植物利用传统知识,利用119 种野生植物,分属40 科83 属。 (2)该地野生植物利用类别多样,有8 个利用类别,且多种植物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用途。 (3)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是葛缕子(Carum carvi)(UV=1.220)、冻原白蒿(Artemisia stracheyi)(UV=0.919)、心叶大黄(Rheum acuminatum)(UV=0.890)、柏木(Cupressus sp.)(UV=0.769)和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UV=0.757),这些植物和当地藏族生活息 息相关。(4)复杂多样的高原环境显著影响该地区野生植物的利用。该研究不仅系统地记录 了札达县野生植物的利用知识和特征,有助于该地区植物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利用,促进传统 知识的传承,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