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用户学术社交网络认知与使用动机比较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调研中外科研人员对社交网络的认知情况,对学术工作者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动机和需求开展比较研究。[方法/过程]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国内各大高校707位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的认知、使用动机和访问信息,并将问卷调查结果与Nature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社交网络的使用率和使用意识并不是很高,国内科研人员比较倾向于使用以社交型为导向的网站,对以学术型为导向的网站使用较少。国外主流ASNS平台中,我国用户对ResearchGate具有一定的认知度。

  •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运营与评价——基于WCI的微信阅读推广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评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营销和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综合反映高校图书馆微信营销与传播的影响力。[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计量学中的微信传播指数WCI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双一流"A类36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运营绩效评价评估模型,根据综合影响力结果排名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宣传推广、打造精品内容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互动功能与多元素融合等对策建议,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运营能力的综合提升提供参考。

  • 焰熔法制备单晶体生长室内的燃烧特性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8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以氢气和氧气的燃烧为基础, 研究了焰熔法生长单晶体过程中生长室内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 在O2和H2的流量分别为6 L/min 和20 L/min 条件下炉膛中心最高温度为3504.3 K, 根据这个结果可确定晶体生长的位置或确定在已知位置晶体生长所需要的最佳流量; 随着H2流量的增大, 生长室内中心和径向的温度都逐渐提高, 而最高温度的位置随着O2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向下移动, 中心O2流量每增大1 L/min, 最高温度的位置向下移动5 mm, 在距喷嘴110 mm处的温度平均升高230℃左右; H2分布圆直径对生长室内中心与径向的温度分布、O2的冲击深度和开始燃烧位置的影响很小。

  • 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维生素E保留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一饲料配方条件下,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维生素E保留率的影响。对照组(A组)饲料采用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试验组饲料分别选用3种调质器,即双层调质器(B组)、调质保持器(C组)及膨胀器(D组),对饲料配方中大料混合料进行湿热处理,经湿热处理后的大料混合料与添加剂和其他饲料原料混合后经低温(50、55、60和65 ℃)调质后制粒。结果表明,大料混合料经双层调质器处理后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调质保持器及膨胀器处理后(P<0.05)。D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C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C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B组颗粒成型率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B组、C组及D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高于A组(P<0.05)。65 ℃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50、55及60 ℃组(P<0.05),65 ℃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50、55及60 ℃组(P<0.05),65 ℃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50、55及60 ℃组(P<0.05),65 ℃组颗粒成型率显著高于50及55 ℃组(P<0.05),65 ℃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低于50、55及60 ℃组(P<0.05)。由此可见,大料混合料经调质保持器加工熟化,采用65 ℃低温制粒能有效保护维生素E热敏性成分,且饲料加工质量与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无显著差异。

  • 高温热处理粉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热处理粉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0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普通粉状蛋鸡料,试验组分别饲喂经70、80和90 ℃ 3种调质温度处理的粉状蛋鸡料。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之间第1~12周蛋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之间第12周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的差异不显著(P>0.05),80 ℃高温热处理粉料组蛋黄的亮度、红度和黄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壳表面的大肠菌群数量均小于对照组。5)试验组的肌胃、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重量都逐渐增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高温热处理可以改善饲料和鸡蛋的卫生指标,但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道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 不同饲料加工工艺及维生素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加工工艺及维生素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体重接近的白羽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A组)饲粮采用普通饲料加工工艺,配方中添加正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前期(1~21日龄)350 mg/kg、后期(22~42日龄)250 mg/kg];试验组饲粮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减少配方中复合维生素添加量(B组:前期280 mg/kg、后期200 mg/kg;C组:前期224 mg/kg、后期160 mg/kg;D组:前期180 mg/kg、后期128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前期,A组肉仔鸡饲料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试验后期,A组肉仔鸡饲料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1~42日龄),各组肉仔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仔鸡的腿重/屠宰重、胸肉重/屠宰重、心脏重/屠宰重、肝脏重/屠宰重、脾脏重/屠宰重、肌胃重/屠宰重、腺胃重/屠宰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长度及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肉仔鸡饲粮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颗粒饲料加工质量优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且饲料配方中减少维生素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无显著差异,即该工艺可节约维生素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