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图书馆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服务与管理研究与实践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旨在对国内图书馆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现状,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 CNKI 为数据来源,从数据库中选取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和归纳,重点分析图书馆面向汶川地震、防控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果/结论] 不同时期,应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服务与管理的内容、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从早期意识到突发公共事件对图书馆的影响,到后来图书馆建立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开展应急服务,图书馆界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服务与管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规范,效果越来越明显。尽管如此,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特克赛尔(Texel)初生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试验组羔羊出生后连续补喂瘤胃液14 d,每天1次,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羔羊7、14、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28日龄时,屠宰收集肠道内容物。测定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肠道内容物中IgG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Fc)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21日龄血浆中IgA和Ig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浆中IL-1β和IL-6含量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TNF-α含量在14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血浆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给新生羔羊补喂瘤胃液对28日龄羔羊肠道内容物中IgG和F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尤其在回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体液免疫无显著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由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小肠转运母源免疫球蛋白无显著影响;早期补喂瘤胃液能刺激羔羊小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免疫屏障功能尽早完善。

  • 基于专利分析的海洋碳封存技术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海洋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 30% 由海洋吸收,而海洋储碳周期达数千年,这对缓解并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利用海洋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定义了海洋碳封存的专业技术范围,总结了海洋碳封存相关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当前海洋碳封存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以期为我国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管窥之见。

  • 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和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瘤胃液制备物对新生羔羊肠道黏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50只初生体重接近的新生羔羊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羔羊1日龄开始补喂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瘤胃液(Ⅰ)、灭菌瘤胃液(Ⅱ)、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Ⅲ)和灭菌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Ⅳ)],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5 d。在24日龄时每组选取3只羔羊屠宰,采集肠道黏膜;在羔羊14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测定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显示:1)小肠黏膜蛋白质中,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IgA总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来说,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试验Ⅲ组免疫球蛋白总量较对照组增加较多。2)血浆中,羔羊28日龄时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14日龄。14日龄时试验各组血浆中Ig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28日龄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给新生羔羊补喂不同处理的瘤胃液制备物均能提高羔羊肠黏膜免疫能力,补喂超声波破碎瘤胃液效果最佳。

  • 关节腔冲洗配合被动开口训练对老年患者急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4-24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上腔冲洗术配合被动开口训练对治疗老年患者急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开口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所有诊断为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开口受限,并接受关节上腔冲洗及被动开口训练的老年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现病史、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1周最大开口度及疼痛程度。结果 16例患者治疗前平均开口度为(25.131.93)mm,治疗后即刻及1周平均开口度分别为(37.311.82)mm,(43.562.6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例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均值为(6.501.10)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均值为(2.75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关节上腔冲洗术配合被动开口练习能有效改善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开口度和疼痛症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有效治疗方法。

  • 不同灌溉方式下3种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6-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探究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性,对维持土壤稳定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灌溉试验基地为平台,采用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和微量热法,研究节水灌溉组覆膜滴灌、渗灌及对照组沟灌下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并比较3种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脲酶、转化酶、脱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土壤呼吸在3个主要生长季也没有明显变化规律;而微量热法得到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呈现了典型的微生物生长特征趋势,覆膜滴灌的生长速率较大,且与沟灌的总热量、最大热功率相差不大。因此,从可持续农业观点出发,覆膜滴灌是保证土壤微生物活性较高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微量热法也为传统方法下不易检测的微生物活性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