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通过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凋亡的调节。将UC-MSCs和BMECs利用TranswellTM小室双层共培养,以BMECs单纯培养为对照,给予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抑制剂AG1024进行干预,并用信号阻断剂AG490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UC-MSCs和BMECs共培养组BMECs的凋亡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UC-MSCs和BMECs共培养组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较BMECs组极显著上调(P<0.01),Caspase-3、Bax 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则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或P<0.01);AG1024和AG490单独处理或二者共同处理升高了单独培养的BMECs和与UC-MSCs共培养的BMECs的凋亡率,并上调了Bax、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下调了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由此得出,UC-MSCs能够通过IGF-Ⅰ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调节BMECs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BMECs的凋亡率。

  • 的发现研究及规模化生产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7-15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人体脐带组织,具有自我复制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是一种具有许多优势的干细胞类型,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退变、帕金森、血管缺血、小儿自闭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神经硬化症、糖尿病、各种创伤、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常规治疗方法难以治愈的疾病,并且治疗效果明确。本文介绍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发现历程,临床应用价值,分离制备和检测鉴定方法,生物学特性以及规模化生产技术。需要强调的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比其他一些干细胞(如脐带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没有的优势,材料来源广泛,细胞增殖能力强,没有伦理问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产和应用应遵循政府或机构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 制剂生产及相关要求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8-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干细胞药物Prochyma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已被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用于治疗一些常规治疗手段无效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小儿自闭症、颅脑损伤、退行性关节炎以及膝关节软骨损伤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又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它的生产应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基本原则、相关规定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一些要求,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也有严格要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生产流程包括脐带采集、分离纯化、干细胞鉴定、规模化扩增、注射液配制、分装、包装、贴标签等一系列步骤,最后生产出来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产品需要保存在-196℃液氮中,使用前再进行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