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国内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推动国内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研究。[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国内外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国内社交媒体用于学术成果Altmetrics评价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缺乏数据基础;缺乏数据源和指标的探索;缺乏指标之间关系和影响因素的验证;缺乏对指标深层含义的研究;缺乏Altmetrics分析工具的开发;缺乏理论支撑。

  • 面向学术图书的Altmetrics指标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探讨Altmetrics指标对学术图书影响力进行评价的有效性,为学术图书评价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过程] 获取Twitter提及量、Mendeley阅读量、在线书评数量以及馆藏量指标数据,对数据集的覆盖率、分位数等统计量分析后,将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进行了指标间相关系数检验,再对高Altmetrics指标值的学术图书进行年份分布、学科差异及图书主题等实证分析,探究各指标在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结果/结论] 传统计量指标被引频数与Altmetrics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说明Altmetrics可以作为学术图书评价的一个新视角,不同Altmetrics指标反映了学术图书影响力的不同维度。未来的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建议结合学术图书的年份、学科等特征,将传统的引文与Altmetrics指标相结合,探索更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 Altmetrics中的社交媒体事件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为明确社交媒体中学术成果被关注、传播和利用等行为的内涵与意义,对已使用与可挖掘的altmetrics指标进行深度剖析。[方法/过程] 从事件本体视角出发,对社交媒体中与学术成果相关的行为进行抽象,从事件的主体、客体、产出、类型、动机、时间、地点和来源出发,构建社交媒体事件模型,并以Mendeley与Twitter为例进行社交媒体事件的深层次分析。[结果/结论] 目前altmetrics聚合器所提供的指标仅来自于社交媒体上的部分事件,通过对社交媒体事件及其各要素的剖析,发现未来应该纳入其他同样具有学术评价价值的指标,如文献被加入的Mendeley讨论组数量、推文点赞数等。指标利用中需要根据事件的各个要素去评定各指标在不同学术评价情境中的适用程度,同时也要考虑数据采集的方法、频率和限制条件等,以保证指标值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我国 Altmetrics 研究进展与可视化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国内 Altmetrics 研究已逐渐深入,对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将有助于科研人员明 晰研究进展与热点内容,为日后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 过程 ] 选取 CNKI 数 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从研究概况、文献合著、研究内容三大方面对国内 Altmetrics 研究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 / 结论 ] ①国内 Altmetrics 研究发展态势良好,正在由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 ②科研合作是我国 Altmetrics 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科分布呈现以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为核心,出版、 医学和科研管理为边缘的结构特点;③开发国内环境下的 Altmetrics 工具与资源平台的嵌入机制,进行 Altmetrics 视角下的科学交流过程重构,整合传统评价与基于交流过程的评价路径,是我国 Altmetrics 研究 的未来发展趋势。

  • 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社会影响力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哲社三届获奖图书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4-15

    摘要: 目的/意义 开放科学强调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学术图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必要对其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 方法/过程 结合已有研究和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图书在线交流特点,基于国内网络媒体平台挖掘Altmetrics指标,探索建立一套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社会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并以14-16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图书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赋权分析。 结果/结论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指标数据相差较大,不同平台指标之间相关性偏低;高质量学术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不同评价维度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别。作者需增强开放科学理念,重视并主动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宣传学术图书;推动建立社会影响力数据集成平台,保障数据有效性和稳定性;加强图书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更全面评价哲社学术图书影响力;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学术图书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 Altmetrics的形成与演进:理论假说、发展阶段及学科关系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Altmetrics诞生十周年之际,对其前期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有助于推动其往积极方向发展。[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量化研究以展现Altmetrics领域的总体研究和发展情况;从术语变迁、定义等方面揭示其内涵;提出三种理论假说寻求Altmetrics存在合理性的理论支撑;划分不同阶段梳理其发展程度;分析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明确学科属性及价值。[结果/结论] Altmetrics为计量学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科学假说、数字学术假说和学术传承假说符合新环境Altmetrics发展的新特点,有效支撑了Altmetrics的存在与发展;Altmetrics发展迅速,但现阶段处于发展初期,且国内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在辨析与其密切相关学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需推动Altmetrics自身学科纵深发展以及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 引入Altmetrics指标的掠夺性期刊识别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互联网期刊 提交时间: 2024-01-26

    摘要: 目的 探讨将Altmetrics指标应用于掠夺性期刊识别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的识别提供新视角。 方法 基于Logit回归模型,分别构造了仅含平均被引量、仅含Altmetrics存在率指标以及同时融合这两个指标的三个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对三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比较。最后使用邀请投稿邮件中的期刊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了验证。 结果 同时融合平均被引量和Altmetrics存在率的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效果最优,两项指标与期刊掠夺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使用邮件邀请投稿的14本期刊数据验证发现,超过85%被识别为掠夺性期刊,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结论 Altmetrics指标应用在掠夺性期刊的识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识别提供了新的有益补充。

  • 引入Altmetrics指标的掠夺性期刊识别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互联网期刊 提交时间: 2024-01-26

    摘要: 目的 探讨将Altmetrics指标应用于掠夺性期刊识别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的识别提供新视角。 方法 基于Logit回归模型,分别构造了仅含平均被引量、仅含Altmetrics存在率指标以及同时融合这两个指标的三个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对三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比较。最后使用邀请投稿邮件中的期刊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了验证。 结果 同时融合平均被引量和Altmetrics存在率的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效果最优,两项指标与期刊掠夺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使用邮件邀请投稿的14本期刊数据验证发现,超过85%被识别为掠夺性期刊,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结论 Altmetrics指标应用在掠夺性期刊的识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识别提供了新的有益补充。

  •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Altmetrics评价需求差异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随着Altmetrics研究日益深入,有效识别Altmetrics评价的利益相关方需求对评价指标设计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高校科研人员为对象,利用半结构访谈法识别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Altmetrics评价需求,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检验识别出高校科研人员Altmetrics评价需求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主要有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分别是:研究评价,成果展示,需求发现,学术认可,交流传播,成果操作,学科发展;不同年龄组别高校科研人员在研究评价方面有差异,51-60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在研究评价方面的需求明显偏低;除交流传播外,人文学科的6个Altmetrics评价功能需求强度均低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评价需求完全一致;除研究评价功能需求在教师与学生存在差异外,6个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所有不同身份类别高校科学人员没有差异;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高校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普遍适用性。

  • “五计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新发展——评《替代计量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评价《替代计量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在完善与发展"五计学"学科体系方面的重要学术贡献。[方法/过程] 从Altmetrics理论、工具、方法和应用四个层面剖析该书在"五计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新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结果/结论] 该书作为计量学研究丛书之一,论证了Altmetrics与"五计学"的紧密联系,对推进Altmetrics的未来应用与发展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 基于PLoS开放获取数据的单篇论文网络浏览量累积规律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探索PLoS平台开放获取的学术论文在网络媒体中浏览量的累积规律,丰富对Altmetrics指标的研究方法。[方法/过程]跟踪记录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期刊2016年11月份发表的38篇研究论文的浏览量数据,数据收集截止到2017年10月16日。利用曲线拟合和计算特别节点等方法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检验,探索总浏览量指标的累积规律。[结果/结论]总浏览量累积曲线与对数曲线拟合优度最高,平均为0.97;计算出累积曲线的特别节点S (x,y),将总浏览量累积过程分为集中浏览期和分散浏览期两个阶段,其中集中浏览期约占总阶段的10%,而浏览量却超过了全部浏览量的55%。

  • “破五唯”视域下基于Altmetrics的我国科技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构想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文献学 提交时间: 2021-08-23

    摘要: 近20年来我国科技评价被“SCI”绑架,造成学术导向、科技成果与**评价偏离国家主战场的不良后果。国家实时提出破除“SCI至上”与“破五唯”。通过梳理Altmetrics以及国内外科技成果与科技论文社会影响力研究进展,结合对我国科技论文传播社会环境与产生社会影响途径的分析,提出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4个层面的经济贡献、政策参考、社会价值、社会评价、社会传播、公民素养、文化交流、文化贡献等8个维度来分析科技论文社会影响力的构成,挖掘与获取相关指标,应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大数据挖掘法与定量研究法,将定性的社会影响力指标量化;通过统计分析找到数据间的关联和模式,结合科技论文的传播行为、对受众的“影响路径”与影响层次,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模型,进行科技论文的社会影响力评价,建科技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体系。只有将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结合,才能全面地评估科技论文的贡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切实引导中国科研人员切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中文学术图书的Altmetrics数据生成动机及数据可用性探析——以豆瓣读书平台“短评”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探讨用户在豆瓣读书发布短评的动机,尝试判断短评作为图书影响力的评估指标是否有效,以期为中文学术图书评价的Altmetrics指标建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CBKCI统计报告公布的被引前十的古籍类中文学术图书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对样本图书在豆瓣读书网的1 142条短评进行分析,探究短评的产生动机及相应短评数据的可用性。[结果/结论] 用户产生短评的动机包括讨论、分享、消遣娱乐、外界压力、情感宣泄和资料获取6个主范畴。其中,讨论动机是最主要的动机,其两个子动机表达与图书有关的个人经验或想法和表达对图书的见解或个人解释占所有短评数据的四成以上,表明用户不是仅复制图书部分句子或章节,而是试图找到并传播图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此类短评数据可用以评价中文学术图书价值;而分享 消遣娱乐 外界压力 情感宣泄和资料获取等动机相对来说难以较好地反映用户对图书的态度和认知,不宜纳入中文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指标中。

  • 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理论框架建构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促进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设。[方法/过程] 依据评价科学理论、话语权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按照"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思路,对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理论框架进行建构研究,并提出从多维度、多要素、多指标、多方法融合评价学术期刊话语权的设想。[结果/结论] 探讨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的基本问题,并融合带有浓厚中国元素和国际元素的科学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以实现对传统评价指标的拓展和体系重构,进而科学评价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同时,对这一新课题应继续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三大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