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陈铭
  • 引入Altmetrics指标的掠夺性期刊识别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互联网期刊 提交时间: 2024-01-26

    摘要: 目的 探讨将Altmetrics指标应用于掠夺性期刊识别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的识别提供新视角。 方法 基于Logit回归模型,分别构造了仅含平均被引量、仅含Altmetrics存在率指标以及同时融合这两个指标的三个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对三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比较。最后使用邀请投稿邮件中的期刊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了验证。 结果 同时融合平均被引量和Altmetrics存在率的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效果最优,两项指标与期刊掠夺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使用邮件邀请投稿的14本期刊数据验证发现,超过85%被识别为掠夺性期刊,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结论 Altmetrics指标应用在掠夺性期刊的识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识别提供了新的有益补充。

  • 引入Altmetrics指标的掠夺性期刊识别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互联网期刊 提交时间: 2024-01-26

    摘要: 目的 探讨将Altmetrics指标应用于掠夺性期刊识别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的识别提供新视角。 方法 基于Logit回归模型,分别构造了仅含平均被引量、仅含Altmetrics存在率指标以及同时融合这两个指标的三个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对三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比较。最后使用邀请投稿邮件中的期刊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了验证。 结果 同时融合平均被引量和Altmetrics存在率的掠夺性期刊判别模型效果最优,两项指标与期刊掠夺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使用邮件邀请投稿的14本期刊数据验证发现,超过85%被识别为掠夺性期刊,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结论 Altmetrics指标应用在掠夺性期刊的识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掠夺性期刊识别提供了新的有益补充。

  •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与表征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利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graftingto”法接枝到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的碳纤维表面,从而获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多尺度增强体。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对获得的多尺度碳纤维的形貌、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纤维电子强力仪和电阻率仪研究了接枝前后碳纤维力学性能和传导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主要接枝在碳纤维表面的沟槽和缺陷处,碳纤维表面不饱和碳原子数目增加,微晶尺寸减小,接枝后碳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9.8%,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3.1%,而其电导率降低了11.6%。

  • 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差异与关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7-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分析天坑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小生境对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该文以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底部、坑腰和边缘)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叶厚度、叶组织密度、叶面积等10个叶功能性状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神木天坑木本植物10个叶功能性状中,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大(113.9%),叶碳含量变异系数最小(10.5%)。(2)天坑边缘、坑腰的乔木叶组织密度显著高于底部(P0.05)。(3)不同小生境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随底部到边缘小生境变化,叶厚度与叶面积逐渐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组织密度(-0.833)、叶钾含量(0.782)、叶干物质含量(-0.647)贡献较大,是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主要指标。综上表明,叶功能性状之间普遍关联,天坑木本植物通过对叶功能性状的权衡来适应不同小生境,该研究可为了解植物对特殊生境的适应机制及天坑植被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 道路危险应激的驾驶特性等级反应和评价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15

    摘要: [目的]探索驾驶特性是否影响驾驶员面对交通危险事件的应激反应和行为。 [方法]本研究采用维也纳交通心理测试系统(VTS)对参与驾驶模拟实验的被试进行测试。在驾驶模拟实验中,要求被试以60Km/h的速度行驶,应激源与被试车辆之间的距离设置对应交通冲突时间(TTC)有三种:19.2m(TTC=1s)、27.5m(TTC=1.5s)、35.8m(TTC=2s)。研究采用集对分析模型对被试的应激反应优劣进行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取值范围由K-means聚类确定,指标的权重由熵权法确定。 [结果]结果表明通过驾驶特性判断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是有效的,具体表现为两点:一、在所有应激距离下,高驾驶特性被试的应激反应均优于低驾驶特性被试;二、当应激距离为19.2m(TTC=1s)时,高驾驶特性被试的反应评价比低驾驶特性被试高两个等级,而在其他应激距离下只高一个等级,低驾驶特性被试比高驾驶特性被试对应激反应距离的减少更加敏感。 [局限]研究参与的人口学样本比例不足。 [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在交通应激事件中为驾驶人提供1s以上交通冲突时间的合理性,可为事故预警和防碰撞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本研究提出的等级评价数学方法是有效的,通过检测驾驶人的驾驶特性能力,可以区分他们在道路上的应激反应能力。本研究对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评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