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李纾
  • 妥善应对现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心理台风眼效应”描述了民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非理性恐慌心理和行为,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及其团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发现并命名的现象。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查身居5类疫情不同风险地区(极低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对于武汉市疫情的安全担忧和风险知觉,又发现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即:国外受测者反而比国内受测者对武汉市疫情表现出更多的安全担忧或害怕;随着所处地区风险水平的升高(从极低风险地区到极高风险地区),民众对武汉市疫情的风险知觉反而降低。也就是说,在空间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心理越平静,越远离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反而更对高风险地点的风险感到恐慌。基于“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研究发现,提出4条有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 风险决策中的领域特异性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风险领域特异性指某特定领域内的风险决策和偏好可能会受到领域内特有的风险因素影响, 因而会导致领域特异性的行为。基于期望法则的风险决策理论认为, 风险倾向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但近20年行为决策领域的证据表明, 风险倾向具有领域特异性, 其机制探索、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从机制探索历程来看, 以往主流机制着重从风险−回报框架解构领域特异性的风险行为, 近年研究在丰富其机制检验证据的同时, 开始从进化、人格、动机等新的视角进行解读; 在测量工具层面, 领域特异性风险量表仍占主导地位, 并在多种文化、内容领域和群体间得到了进一步检验和扩展, 其他基于不同内容领域划分的风险领域特异性量表也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在影响因素层面, 大量研究从遗传、环境、个体差异等角度探索了导致风险领域特异性的前因变量。未来研究方向应注重整合各风险内容领域, 在更加细化的风险领域检验现有理论, 并进一步探索个体层面的领域特异性规律。

  • 环境和生态意识催生的社会许可问题:缘起与应对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民众的环境和生态意识不断提高, 参与保护环境行为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因此, 项目开发方要想在某地能够顺利地实行一些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的项目, 除了必要的法律许可外, 还应获得并维持当地居民的同意与支持, 即社会许可。没有获得社会许可的项目开发面临着多种风险并往往为此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虽然, 社会许可在矿业、化学工业等相关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但是近年来这一概念才逐渐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本文回顾了社会许可的概念起源、测量范式, 以及获得和维持社会许可的途径,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社会许可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政策建议。最后, 针对社会许可测量和获得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 为未来社会许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 空气污染对个体直接和溢出行为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 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 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 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 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 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与健康行为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 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 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 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 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 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 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 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 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效果: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默认选项设置指通过设置默认选项以增加人们选择该选项可能性的助推方法, 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促进公众积极行为上, 然而这种方法在有效性上却受到了来自公众和学者的质疑。据此, 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法整合了近几年有关默认选项设置的已有实证研究, 分析该助推手段的有效性, 并进一步考察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的相关变量。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56篇, 含92个研究, 结果发现:(1)默认选项设置的确能有效助推人们的行为; (2)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东、西方文化下存在显著差异, 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助推效果要显著好于其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使用; (3)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不同情境应用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较于健康和环保领域, 默认选项设置在金钱相关的情境领域下助推效果更好。

  • 以小拨大:默认选项和反应模式效应助推中国器官捐献登记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器官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中国器官短缺形势尤为严重。为填补中国器官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严重缺口, 本研究试图借鉴行为经济学手段中的默认选项、选项架构等心理学效应, 兼顾总体器官捐献率和捐献器官的数量, 探索提高中国器官捐献水平的可能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样本, 通过3个调查研究考察了器官捐献制度和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对我国民众器官捐献登记的影响。研究1在器官捐献制度层面上, 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中, “决定退出”制度比“决定参加”制度下的器官捐献登记率更高。研究2在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层面上, 比较采用不同捐献制度的国家/地区的捐献登记表形式对器官捐献登记率的影响, 发现在决定退出制度中的器官捐献率高于决定参加制度, 且前者内各种形式间无明显优劣之分; 但在决定参加制度中, 采用拒绝反应模式登记表形式的器官捐献率最高, 甚至与决定退出制度下的各登记表形式相比不相上下。研究3在具有潜在器官捐献意愿人群中, 探索提高捐献者愿意捐献器官数量的可能途径, 发现使用拒绝反应模式的捐献登记表能够增加捐献登记的器官数量; 且低影响外观器官的捐献率在拒绝反应模式下以升序排列时最高。这些结果说明, 决定退出制度和反应模式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可以有效助推中国器官捐献行为。鉴此,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提高中国的志愿器官捐献水平:或改现行的“决定参加”为“决定退出”的器官捐献制度; 或在现行的“决定参加”器官捐献制度下, 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 并按对外观影响大小升序排列捐献器官种类。

  • 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作为《心理学报》“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专栏的开篇, 本文尝试简要介绍助推含义和发展历程, 分析助推的必要性, 小结助推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 评述助推研究在提升民众的健康、财富、幸福等方面“以小拨大”的作用, 澄清关于助推的若干争议, 并对研究者开展助推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文章的最后, 我们简要勾勒了本专栏论文的主要内容, 讨论了助推研究在国内起步发展的方向, 冀望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加入到“助推研究”的行列。

  •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的过程比较:以确定效应和即刻效应为例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 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部、整体过程及模型拟合。辅以贝叶斯因子分析实验数据表明:二者的主要过程特征均相似, 且更符合非折扣模型假设; 二者在加工复杂程度等少数特征上有所不同; 确定和即刻信息在加工方向等特征上存在特异性。这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核心决策规则:两类决策更可能遵循非折扣模型预期的简捷、启发式规则, 而不是折扣模型所假设的补偿性、基于选项规则。本研究为建立两类决策的共同解释框架做出了有益尝试, 并为决策比较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 跨期选择的变易程度正向预测中华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亚非欧美大洋洲18国跨国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失的权衡与选择。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假借群居型昆虫的跨期选择偏爱暗喻投资未来的慢策略比只顾眼前的快策略更利于生存。用跨期选择领域通用的语言解读这一寓言便是:选择大而迟选项的蚂蚁比选择小而早选项的蚱蜢更可能扛过严冬而生存下来。为了探索何种跨期选择策略更有助于我们扛过疫情, 本研究调查了亚非欧美大洋洲这5大洲18个国家共计26355名受测者对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选择偏爱, 测量了人们平时和疫时跨期选择偏爱的变易程度(2类变易的程度指标), 以及人们自评的扛疫成效。跨文化比较结果的主要发现是:不同通货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1)和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能联合预测中国/新加坡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 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也可以单独预测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 这2类选择偏爱变易的程度指标不能预测其他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或者预测方向和假设相反)。基于易经“穷则变, 变则通”的要旨和跨国比较的发现, 我们认为:面临历史危机时善于变通的特长抑或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竞争优势; 在应对危机时, 与中国文化距离越相近的国家或民族抑或也能越受益于类似的竞争优势。

  •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何时失效:风险决策中为自己-为所有人决策差异的眼动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的理论, 以期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然而大量证据表明, 这些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并不能如同描述性理论那样理想地描述单一个体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系统考察了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与为自己决策时的风险决策行为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本研究发现,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可捕获为所有人决策或为自己多次决策时的情况, 却不能很好捕获个体为自己进行单次决策时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与启发式/非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的边界, 为风险决策理论的划分和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 风险、跨期和空间决策的决策策略共享:眼动和主观判断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如何处理概率、时间、距离这类“虚构”信息以达成风险、跨期、空间决策或是人类在与其他物种竞争中胜出的独有能力。我们设计了2个研究探究人们是采用3种领域独特性的决策策略, 还是统一采用一种连贯的、领域一般性的决策策略做出选择。研究1借助眼动追踪技术, 在整体层面发现个体在3种决策领域(风险、跨期、空间)中均表现出主要基于维度的眼跳模式; 在个体层面发现绝大多数参与者被划分为基于维度的决策者, 且我们构建的维度间注视时长差值和维度间眼跳次数的差值可以显著预测选择结果的变化, 为维度性的选择策略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研究2借助“直观模拟天平”发现, 个体在3种领域中均通过齐当别理论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策略来达成选择。两个研究表明“以虚对实” (不同量纲比较)策略比“化虚为实” (加权求和)策略能更好地预测人们的选择结果, 因此也更像是人们在3种不同决策领域中所使用的统一连贯策略。本研究的结果抑或能为今后3种决策领域的统一数学建模提供理论基础。

  • 风险、跨期和空间决策的决策策略共享:眼动和主观判断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2

    摘要: 如何处理概率、时间、距离这类虚构信息以达成风险、跨期、空间决策或是人类在与其他物种竞争中胜出的独有能力。我们设计了两个研究探究人们是采用三种领域独特性的决策策略,还是统一采用一种连贯的、领域一般性的决策策略做出选择。研究1借助眼动追踪技术,在整体层面发现个体在三种决策领域(风险、跨期、空间)中均表现出主要基于维度的眼跳模式;在个体层面发现绝大多数参与者被划分为基于维度的决策者,且我们构建的维度间注视时长差值和维度间眼跳次数的差值可以显著预测选择结果的变化,为维度性的选择策略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研究2借助直观模拟天平发现,个体在三种领域中均通过齐当别理论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策略来达成选择。两个研究表明以虚对实(不同量纲比较)策略比化虚为实(加权求和)策略能更好地预测人们的选择结果,因此也更像是人们在三种不同决策领域中所使用的统一连贯策略。本研究的结果抑或能为今后三种决策领域的统一数学建模提供理论基础。

  •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何时失效: 风险决策中为自己–为所有人决策差异的眼动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29

    摘要: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的理论, 以期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然而大量证据表明, 这些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并不能如同描述性理论那样理想地描述单一个体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系统考察了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与为自己决策时的风险决策行为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本研究发现,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可捕获为所有人决策或为自己多次决策时的情况, 却不能很好捕获个体为自己进行单次决策时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与启发式/非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的边界, 为风险决策理论的划分和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何时失效: 风险决策中为自己–为所有人决策差异的眼动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25

    摘要: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的理论, 以期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然而大量证据表明, 这些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并不能如同描述性理论那样理想地描述单一个体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系统考察了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与为自己决策时的风险决策行为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本研究发现,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可捕获为所有人决策或为自己多次决策时的情况, 却不能很好捕获个体为自己进行单次决策时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与启发式/非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的边界, 为风险决策理论的划分和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效果: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22

    摘要: 默认选项设置指通过设置默认选项以增加人们选择该选项可能性的助推方法,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促进公众积极行为上,然而这种方法在有效性上却受到了来自公众和学者的质疑。据此,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法整合了近几年有关默认选项设置的已有实证研究,分析该助推手段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考察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的相关变量。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原始文献56篇, 含92个研究,结果发现:(1) 默认选项设置的确能有效助推人们的行为;(2)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东、西方文化下存在显著差异,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助推效果要显著好于其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使用;(3)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有效性在不同情境应用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健康和环保领域,默认选项设置在金钱相关的情境领域下助推效果更好。

  • 接种还是不接种疫苗?一项对待不确定性“趋避冲突”的态度调查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9-24

    摘要: [目的] 测量民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真实意愿与常规态度调查方法所测出来的接种意愿的差异。 [方法] 我们于2021年1月22日至27日调查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自治区)共3123人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下简称疫苗)的意愿。 [结果] 在我国接种疫苗的早期,民众对接种疫苗的意愿并不如预期般乐观,被调查人群中选择“现在不接种”和“观望后再决定”的人数超过了半数。 [结论] 研究者应慎重选择调查民众疫苗接种真实意愿的调查方法,建议相关部门要对民众的“接种迟疑”有充分的预判和准备。

  • 时间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5

    摘要: 许多使用金钱作为结果的跨期选择揭示了自我-他人决策效应的存在。然而,跨期选择的结果并不局限于金钱;时间亦是一种稀缺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揭示基于时间的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即关注了以时间为结果的跨期选择类型。在三个实验过程中,证实了自我-他人决策效应的存在。为他人做决策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小而近(SS)选项而不是大而远(LL)选项,并认为SS选项的获益显著大于LL选项。而为自己做决策的被试更喜欢LL选项而不是SS选项。然而,他们认为LL和SS选项的获益没有显著差异。改变决策者的角色会影响个人考虑其选择的未来后果的能力。时间的跨期选择中的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可以用经济理性和建构水平理论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跨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效应,可以简单地通过重新描述问题而产生,在不需要增加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最佳的长期选择。

  • 为什么被选的和被拒的会是同一个备择选项?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1-05

    摘要: 选项的排列和描述方式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描述方式中的特殊变式,其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被研究者低估。靠“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达成决策时的差异表现在认知努力、选择注意力、决策标准等五个层面,近30年来逐渐发展出了丰富选项范式、分阶段缩小技术和直接询问法等研究范式,并探索出兼容性假说、承诺假说和强调假说等较为成熟的理论假说,用以阐述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差异的内在机制。同时,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已在消费者行为、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发挥出实在的推动作用,未来研究可考虑着眼于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助推手段的应用价值和助推实践。

  • 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安全科学技术 >> 公共安全 提交时间: 2020-07-14

    摘要: 恐怖主义已在许多国家成为现实。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的中国-亚欧博览会也不例外地受到国际反恐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受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启发,我们在2018年4-6月期间调查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约2034名居民,考察这些居民距乌鲁木齐的空间距离与他们对中国-亚欧博览会安全担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们居住的地理位置与乌鲁木齐越远,人们越担忧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安全,即,居住在中国-亚欧博览会所在地的居民,其对安全的担忧处于心理台风眼的中心,是心理最平静的。我们将这一新发现解读为“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心理台风眼效应”。并对其国际反恐实践和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