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黄元娜
  • 行为经济学在养老储蓄领域的助推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行为经济学之父”Richard Thaler因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Thaler利用行为经济学原理提出了“明日多储蓄”项目, 助推美国养老金储蓄率的提高。在初涉养老金储蓄领域时, Thaler提出采取“自动加入”的方式提高员工养老储蓄参与率; 接着提出采取“自动升级”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储蓄率, 最终形成了“明日多储蓄”项目。“明日多储蓄”项目具有自由家长主义性质, 不仅能提高员工养老储蓄参与率、储蓄率, 还能优化资产投资配置。该项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应用层面上, 英国、新西兰等国家跟进推出了类似的养老储蓄政策; 在研究层面上, 一批后继研究者受此启发展开了个体养老金储蓄行为背后心理学机制的探索。结合中国养老储蓄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我们提出可利用框架效应、心理账户、默认选项、将损失程数由双程变为单程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助推中国养老储蓄的发展。国家可以考虑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助推全社会养老金参与率和缴纳水平的提高。

  • 以小拨大:默认选项和反应模式效应助推中国器官捐献登记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器官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中国器官短缺形势尤为严重。为填补中国器官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严重缺口, 本研究试图借鉴行为经济学手段中的默认选项、选项架构等心理学效应, 兼顾总体器官捐献率和捐献器官的数量, 探索提高中国器官捐献水平的可能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样本, 通过3个调查研究考察了器官捐献制度和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对我国民众器官捐献登记的影响。研究1在器官捐献制度层面上, 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中, “决定退出”制度比“决定参加”制度下的器官捐献登记率更高。研究2在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层面上, 比较采用不同捐献制度的国家/地区的捐献登记表形式对器官捐献登记率的影响, 发现在决定退出制度中的器官捐献率高于决定参加制度, 且前者内各种形式间无明显优劣之分; 但在决定参加制度中, 采用拒绝反应模式登记表形式的器官捐献率最高, 甚至与决定退出制度下的各登记表形式相比不相上下。研究3在具有潜在器官捐献意愿人群中, 探索提高捐献者愿意捐献器官数量的可能途径, 发现使用拒绝反应模式的捐献登记表能够增加捐献登记的器官数量; 且低影响外观器官的捐献率在拒绝反应模式下以升序排列时最高。这些结果说明, 决定退出制度和反应模式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可以有效助推中国器官捐献行为。鉴此,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提高中国的志愿器官捐献水平:或改现行的“决定参加”为“决定退出”的器官捐献制度; 或在现行的“决定参加”器官捐献制度下, 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 并按对外观影响大小升序排列捐献器官种类。

  • 风险、跨期和空间决策的决策策略共享:眼动和主观判断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如何处理概率、时间、距离这类“虚构”信息以达成风险、跨期、空间决策或是人类在与其他物种竞争中胜出的独有能力。我们设计了2个研究探究人们是采用3种领域独特性的决策策略, 还是统一采用一种连贯的、领域一般性的决策策略做出选择。研究1借助眼动追踪技术, 在整体层面发现个体在3种决策领域(风险、跨期、空间)中均表现出主要基于维度的眼跳模式; 在个体层面发现绝大多数参与者被划分为基于维度的决策者, 且我们构建的维度间注视时长差值和维度间眼跳次数的差值可以显著预测选择结果的变化, 为维度性的选择策略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研究2借助“直观模拟天平”发现, 个体在3种领域中均通过齐当别理论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策略来达成选择。两个研究表明“以虚对实” (不同量纲比较)策略比“化虚为实” (加权求和)策略能更好地预测人们的选择结果, 因此也更像是人们在3种不同决策领域中所使用的统一连贯策略。本研究的结果抑或能为今后3种决策领域的统一数学建模提供理论基础。

  • 风险、跨期和空间决策的决策策略共享:眼动和主观判断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2

    摘要: 如何处理概率、时间、距离这类虚构信息以达成风险、跨期、空间决策或是人类在与其他物种竞争中胜出的独有能力。我们设计了两个研究探究人们是采用三种领域独特性的决策策略,还是统一采用一种连贯的、领域一般性的决策策略做出选择。研究1借助眼动追踪技术,在整体层面发现个体在三种决策领域(风险、跨期、空间)中均表现出主要基于维度的眼跳模式;在个体层面发现绝大多数参与者被划分为基于维度的决策者,且我们构建的维度间注视时长差值和维度间眼跳次数的差值可以显著预测选择结果的变化,为维度性的选择策略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研究2借助直观模拟天平发现,个体在三种领域中均通过齐当别理论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策略来达成选择。两个研究表明以虚对实(不同量纲比较)策略比化虚为实(加权求和)策略能更好地预测人们的选择结果,因此也更像是人们在三种不同决策领域中所使用的统一连贯策略。本研究的结果抑或能为今后三种决策领域的统一数学建模提供理论基础。

  • 损失规避“不对称程数”解释机制的再检验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2

    摘要: “不对称程数”(uneven route)解释机制是刘欢等人于 2009 年首次提出的用以解释和预测如何和为什么会发生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这种解释机制认为当损失的程数(同一拥有权的转换次数)大于获得的程数时,损失规避就会发生。本文操纵了刘欢等(2009)提出的不对称程数,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对不对称程数解释机制进行检验。本研究的 4 个实验结果,以及对 4 个实验进行小元分析的结果支持不对称程数的解释机制。该结果在被试间实验设计和被试内实验设计,在不同金额,不同测量指标中均得到了验证,表明该结果是稳定的。在本文中,与赢钱输钱情境相比,损失规避在交税退税情境下消失。

  • 为什么被选的和被拒的会是同一个备择选项?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1-05

    摘要: 选项的排列和描述方式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描述方式中的特殊变式,其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被研究者低估。靠“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达成决策时的差异表现在认知努力、选择注意力、决策标准等五个层面,近30年来逐渐发展出了丰富选项范式、分阶段缩小技术和直接询问法等研究范式,并探索出兼容性假说、承诺假说和强调假说等较为成熟的理论假说,用以阐述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差异的内在机制。同时,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已在消费者行为、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发挥出实在的推动作用,未来研究可考虑着眼于选择和拒绝反应模式作为助推手段的应用价值和助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