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夙敌之争影响决策者创新识别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认知深度和广度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8

    摘要: 面对激烈竞争,决策者能否准确识别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方案,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决策者的创新识别已成为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研究的重点议题。然而,创新识别的已有研究忽略了决策者之间竞争因素的重要影响,无法全面揭示决策者的认知偏差及导致偏差的内在机制。企业创新过程中,决策者常常与领域接近、实力相当的对手长时间较量,普通竞争演变为夙敌之争。鉴于此,本项目基于夙敌之争的理论视角,探讨决策者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双方创新识别的准确性。拟综合采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档案分析等研究手段,设计4个研究探讨夙敌之争对决策者创新识别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揭示认知加工深度和广度路径的中介作用,并在决策者-决策者二元结对水平探寻其边界条件。本研究从夙敌间竞争角度切入,有望更准确地诊断决策者创新识别的偏差以及导致偏差的内在机制,以帮助决策者更好认识和防范偏差。

  • 记忆辨别力受老化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4

    摘要: 记忆辨别力是对相似的记忆经验进行准确辨别的能力,其依赖于名为模式分离的神经计算机制,在人类被试中,通常使用记忆相似性任务对其进行测量与研究。在老化过程中,老年人的记忆辨别力会出现十分明显的衰退,这种衰退与海马、内嗅皮层等内侧颞叶的结构和功能衰退以及其他新皮层结构和功能老化关系密切。由于记忆辨别力高度依赖于内侧颞叶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因此,它能够反映出认知障碍发展早期的异常脑结构和功能变化,使得记忆相似性任务具备了应用于认知障碍早期识别的巨大潜力。未来研究需要采用更精细的成像技术单独考察海马齿状回和CA3亚区在记忆辨别中的作用及其老化的影响,并更多关注前额叶等新皮层结构老化影响记忆辨别力的神经机制,同时也需要建立大样本前瞻队列来验证记忆相似性任务在认知障碍早期识别中的有效性。

  • 宗族文化对“招娣/弟”比例省间差异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11-22

    摘要: 招娣/弟是个有明确涵义的名字,它在群体层面上能够反应命名者对男孩偏好的社会价值取向。本研究探讨了宗族文化对招娣/弟比例的省间差异的影响。我们通过档案数据,建构了省层面的宗族文化、招娣/弟比例等的数据,通过卡方检验证实了招娣/弟比例存在省间的差异。相关和回归分析支持宗族文化能够正向预测招娣/弟比例的差异,宗族文化越强的省招娣/弟比例就越高。并对其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

  • 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表达模式与变化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17

    摘要: 宗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强调家族内部统治秩序的社会组织实体。宗族文化以血脉为纽带,重视维护族内成员的关系,同宗同族是身份认同的关键所在。宗族观念包括血缘认同、互助、孝道、传承、礼治和乡土观念,体现了宗族成员对家族重要性和角色的内在信仰和态度。宗族观念和宗族文化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注意增强短时程单眼剥夺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0-13

    摘要: 将成年人的一只眼短时遮盖能提升该眼的眼优势,这被称为短时程单眼剥夺效应。最近发现,在某些双眼输入平衡的适应范式中,基于眼的注意可以使眼优势向非注意眼偏移。由于单眼遮盖会阻断一只眼的所有输入,注意显然会被分配到另一只眼。因此,短时程单眼剥夺效应据猜测也可能受基于眼的注意调节,只是尚缺乏证据支持。本文在被试单眼遮盖剥夺的同时让他们完成一个注意追踪任务。一小时的追踪任务前后,用双眼竞争测量眼优势的变化。结果显示,当双眼竞争的测试光栅与追踪任务的目标光栅具有一致的视觉特征时,剥夺效应幅度更大;当测试光栅与追踪任务的干扰光栅特征一致时,剥夺效应幅度相对更小。该结果首次表明,注意能增强短时程单眼剥夺效应。

  • 社会概念表征和整合的神经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09

    摘要: 社会概念的表征和整合是人们理解和思考社会信息的重要基础,其神经基础问题正逐渐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现有的脑影像和损伤研究证据较为一致地提示,社会概念表征主要依赖由双侧颞叶前部、颞顶联合区、背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后部及邻近的楔前叶所组成的脑网络。新近的功能神经影像研究提示,上述脑区除支持社会概念表征外,也分别参与不同层次的社会概念整合。未来研究可以从社会概念表征的子维度、社会概念加工的子成分、社会概念加工的行为影响等方面继续深入和拓展。

  • 自然发展行为干预在孤独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0

    摘要: 孤独症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加剧了对早期干预的需求,但传统行为干预有其局限性。自然发展行为干预(Naturalistic 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NDBI)是一类结合了行为原则和发展理论,并在自然情境中实施的孤独症早期干预方法。近年来,NDBI在国际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实证研究基础持续扩大。NDBI代表性干预方法包括:共同关注、象征性游戏、参与和调节,强化式情境教学,社交沟通-情绪调节-交往支持模式,关键反应训练,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和教导父母成为社交教练等,这些方法具有共同的核心要素和特征,但目标领域和效果特点各有侧重。NDBI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交、语言、认知等领域的发展,以及降低家庭经济成本和提高儿童主动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我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围绕提高干预效果和扩展应用范围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厘清影响干预效果的预测因素与调节变量、探索有效的家长培训方法、探索不同干预方法和工具的结合等,同时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推动NDBI的本土化研究和实践。

  • 执行功能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就间的中介作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04

    摘要: 以34项实证研究(38个独立样本)为对象,采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执行功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直接影响学业成就,也通过执行功能间接影响学业成就。部分中介模型成立;(2)被试年龄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显著。

  • 认知地图及其内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0

    摘要: 空间导航对于人和动物的生存而言都十分重要,有效的空间表征或认知地图是空间导航的基础。认知地图的典型属性包括选择性、灵活性以及层级性,海马、场景选择区域以及前额叶等多个脑区都参与认知地图的构建。认知地图的表征形式存在欧式地图和拓扑图两种理论,但各自单独都不能全面解释实际导航中的行为表现,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标签图等理论试图调和二者间的矛盾。未来研究还需要关注在认知地图构建过程中层级性的变化,空间范畴的扩展,以及认知地图假说的局限。

  • 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30

    摘要: 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探索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从理性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从直觉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干预办法的研究相对缺乏。本项目提出正念可以同时影响理性道德决策系统和直觉道德决策系统,进而减少非伦理行为。理论上,希望从道德决策双系统的角度考察正念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拓展正念与非伦理行为交叉融合的研究思路。实践应用上,提出正念作为一种同时影响理性和直觉道德决策系统的重要因素,可以为管理实践中减少非伦理行为提供启示。

  • 中国文化心理底色及其起源-《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的书评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29

    摘要: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领域的发现,并对早期中国的人类社会的形态、生业方式等按照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作了梳理,并对不同地区之间的考古学文化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其背后的可能动因做了推测。并在最后对中国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特殊性作了介绍。我们在此基础上,按照文化演化的框架,提出了中国文化心理的底色包括三个特征:关联性思维、尊尊和亲亲。并以书中的考古学发现以及本书作者后续的研究推测巫-萨满诠释了中国文化心理底色的起源和维系。

  • 从不平衡的视觉输入到不平衡的视觉注意:探寻短时程眼优势可塑性的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15

    摘要: 在个体视觉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视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会受到视觉经验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被称为视觉可塑性。视觉可塑性在出生后的发育关键期内达到峰值。虽然成年期视皮层神经环路的结构功能趋于稳定,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视皮层中仍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眼优势的可塑性。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短时程操控成年人的各种视觉输入信息,乃至调节两眼间注意资源的分配,都可以引起成年人眼优势发生偏移。然而,两者调节眼优势的神经机制可能并不相同。视觉输入对成年人眼优势的调节可能主要反映了视觉皮层的稳态可塑性机制;而注意对眼优势的影响则是一种高级加工对初级视觉皮层的反馈调节,目前可以用拮抗神经元的适应机制来作解释。未来研究可以寻找更加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解释,此外也应重点关注注意与视觉输入之间会如何交互影响成年人眼优势。

  • 3~6岁幼儿对智能语音助手在不同领域的知识性信任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06

    摘要: 基于双信息源实验范式,考察3~6岁幼儿和成人对智能语音助手(Digital Voice Assistants, DVAs)的知识性信任,并验证准确性在其信任中的作用。实验一,操纵了信息源类型(DVAs VS人类)和知识领域(自然VS社会)。结果显示,与人类相比,幼儿和成人对DVAs的知识性信任更强。对DVAs的信任程度,6岁幼儿高于4、5岁幼儿,成人高于幼儿。与社会领域相比,幼儿和成人均更倾向于询问DVAs自然领域的问题。基于实验一,实验二操纵了两种信息源提供证言的准确性条件,结果发现,当DVAs不准确时,幼儿和成人均不再信任其证言,且3岁幼儿对准确性的敏感性较低。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源类型、知识领域和证言准确性都会影响幼儿的知识性信任,准确性是评估DVAs可靠性的重要标准。

  • 心理服务助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迈向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是缩小城乡居民综合素质的差距,而心理素质提升是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内容。文章从我国当前心理扶贫的客观需求出发,阐述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心理扶贫理论,结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近几年开展的心理扶贫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服务助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建议:面向贫困人口开展科学素养和心理健康素养普及教育,面向基层公职人员开展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基层民生政策的心理影响评估,加强问题驱动应用导向的心理扶贫研究。

  • 妥善应对现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心理台风眼效应”描述了民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非理性恐慌心理和行为,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及其团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发现并命名的现象。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查身居5类疫情不同风险地区(极低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对于武汉市疫情的安全担忧和风险知觉,又发现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即:国外受测者反而比国内受测者对武汉市疫情表现出更多的安全担忧或害怕;随着所处地区风险水平的升高(从极低风险地区到极高风险地区),民众对武汉市疫情的风险知觉反而降低。也就是说,在空间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心理越平静,越远离高风险地点的民众反而更对高风险地点的风险感到恐慌。基于“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研究发现,提出4条有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 武汉“封城”对民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武汉“封城”在有效遏制疫情的同时也对民众的心理行为造成了一定影响。利用41105名活跃微博用户2020年1月20日—2月16日发布的原创微博数据,通过对微博内容中心理行为语言表达特征的分析,非侵扰地考察“封城”背景下武汉民众心理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武汉民众在“封城”后短期内处于焦虑、愤怒敌意和失望等负面情绪较高的状态;“封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更多的恐惧、心理疼痛和压力体验,也使得武汉民众语言表达中的“休闲”词频率降低,“工作”词频率升高。建议针对不同的负面情绪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疏导,提前布局,尽量消除或减少压力反应的长期负面影响,并且将民众心理感知疏导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助力战“疫”的最终胜利。

  • 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自2019年12月起,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疫情发展和防控成效不仅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也会影响政府信任、人际信任、风险沟通、经济信心、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社会心理行为。在疫情防控,以及国家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中,亟待完善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及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将社会心理服务保障体系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引导社会力量规范有序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作用,实现应急管理中社会心理服务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对接和精细化管理;加强应急管理心理学研究,为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提升治理能力提供知识积累和科学支撑。

  • 老年人的脑可塑性:来自认知训练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老年人大脑结构和功能衰退是其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然而,老年人的大脑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可塑性。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发现认知训练能够对老年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1)在脑结构方面,表现为大脑皮层灰质体积增加、白质神经纤维连接增强;(2)在进行认知任务时,表现为脑功能网络发生重组;(3)在静息态脑功能方面,表现为脑自发活动功能性重组以及功能连接增强。未来的认知训练研究需要考察老年人大脑可塑性存在个体差异的多种影响因素,并通过纵向追踪研究来探讨大脑可塑性的保持性和迁移效应。

  • 中国人的积极理想情绪:近几十年来的变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3

    摘要: 理想情绪是人们理想中想体验的情绪,和文化密切相关。在当今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人们日常体验的实际情绪的变迁,但是尚未有研究关注理想情绪的变迁。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对积极理想情绪的变迁进行研究。研究一让1966年之前出生的被试根据自己的判断,评估1980年初、2000年初和2020年前后中国人理想中想体验的积极情绪。结果发现,从1980年初到2020年前后中国人对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一般积极情绪的偏好都在上升。研究二让大学生被试根据自己的判断,评估祖辈、子辈和孙辈理想中想体验的积极情绪。结果表明,大学生知觉到的祖辈、子辈和孙辈这三代人对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一般积极情绪的偏好也都在上升。研究三利用全国性大学生调查数据,通过横断对比分析发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偏好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一般积极情绪,并且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都可以正向预测三类情绪的偏好。总起来,三个研究一致启示,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对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和一般积极情绪的偏好都在上升。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对社会变迁的心理影响的认识,更加深了对理想情绪本身特性的认识。

  • 熟悉度促进人们与垃圾分类中的志愿者合作及其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31

    摘要: 垃圾急剧增长严重污染环境,亟需垃圾分类和减量,没有桶前志愿者监管,垃圾混放污染率居高不下。而居民不配合志愿者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促进居民与志愿者合作?基于声誉关注和社会距离理论,为解决垃圾分类困境,本研究实施3个情境实验和1个质性访谈调研,考察对志愿者的熟悉度(高/低/陌生)、志愿者年龄(小学生/年轻人/老年人)如何影响不同年龄的居民(中青年和老年人)的合作性,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们对志愿者熟悉度越高,合作性越高;在低熟悉条件下,对老年志愿者合作性更高(实验1和实验2)。同中青年被试相比,老年被试对老年志愿者的合作性更高,但同陌生志愿者的合作性低于中青年被试(实验2)。社会距离和声誉关注可作为熟悉度促进合作的心理机制,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实验3)。多元回归分析和质性调研结果表明,社区里居民熟悉的志愿者监管引导,及居民自身的亲社会性,在垃圾分类推广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重要发现为垃圾分类的推行及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