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张君霞
  • 甘肃省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2013—2022年4—10月甘肃省340个气象站点逐1 h降水观测资料,揭示了甘肃省暖季降水在日变化尺度上的精细化演变特征,并分区域进行讨论分析,为甘肃省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甘肃暖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日变化峰值主要出现在10:00—13:00,降水频率日峰值在夜间22:00—01:00居多。降水日变化季节性差异明显,中南部有较为集中的秋雨分布。(2)降水日变化区域性特征鲜明,祁连山区、甘肃中部和高原边坡的降水时段主要在白天,午间较强的降水强度主导着降水量的白天峰值;河西西部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日峰值多出现在夜间,但短时较强降水在18:00—21:00有一定突发性;陇东南和陇东地区降水呈非均匀分布,在降水频率夜间峰值影响下夜雨频繁,但降水较强的时段分别在午后和早晨。(3)不同持续时间降水特征不同,持续时间在6 h及以下的短时降水,降水日变化多呈“双峰型”。持续时间在6 h以上的降水日变化近似于“单峰型”,多在傍晚开始,夜间达到峰值,于次日中午结束。

  • 甘肃省主要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风险预警预报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甘肃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之一,降水型地质灾害占比重。利用甘肃省20132021年410月地质灾情数据、加密降水观测资料和地面-雷达-卫星三源融合降水分析产品(CMPAS),选取有效雨量代表降水致灾因子,建立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有效雨量致灾概率方程,以有效雨量致灾概率、地质灾害潜在危险度、易损度为因子构建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网格预警模型,并应用实况降水资料和兰州中心气象台精细化网格定量降水预报产品,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网格预报试验,检验模型的预警效果。结果表明:(1) 基于有效雨量致灾概率分别给出了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的临界雨量阈值,其中,陇南山地蓝色和红色预警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40.6 mm和113.5 mm,远高于黄土高原的18.0 mm和73.6 mm。(2) 确定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的风险度判别指标,数值介于0.004~1.000,其中0.336~1.000表示红色预警。(3) 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网格预警模型能够较好预警地质灾害事件,各等级预警的比例合理,且能有效降低高等级预警率和空报率,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能力。

  • 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空间误差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20192020年59月ECMWF(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GRAPES-GFS(中国气象局GRAPES 全球数值预报业务系统,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Global ForecastSystem)大尺度数值模式36 h预报时效的24 h降水量预报和加密降水观测资料,基于CRA空间检验技术识别、分离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目标(ECMWF模式18个,GRAPES-GFS模式11个),定量分析了两种模式对暴雨预报的空间误差(落区、强度和形态误差)特征,总结大尺度数值模式在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预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两种模式的降水预报形态误差占比均最大。ECMWF预报的强度误差占比最小,落区误差次之,而GRAPES-GFS的落区误差占比最小,强度误差次之。(2)两种模式预报的暴雨落区位置均较实况偏西偏北。暴雨大值中心ECMWF偏西偏南,而GRAPES-GFS仅偏西。(3)对暴雨雨区面积的预报两种模式均明显偏小,容易造成暴雨漏报,对最大降水量和平均雨强的预报GRAPES-GFS模式均偏弱超过40%,ECMWF预报的平均雨强偏弱11.49%,最大降水量偏强1.47%。(4)两种模式对甘肃陇东南地区和陕西西南部的暴雨预报效果较好,而对陕北及宁夏等偏北地区的预报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