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对话中父母教养行为与5~6岁儿童行为反应的动态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9

    摘要: 父母教养和儿童行为存在密不可分的双向作用,但少有研究在微观层面检验亲子互动进程中的儿童驱动效应与父母驱动效应。本研究考察了113对5~6岁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在冲突对话中的行为表现,基于贝叶斯统计构建动态结构方程模型,捕捉实时互动引发的父母教养行为和儿童行为反应的变化,并通过回归分析考察父母和儿童行为对对话结局的影响。结果发现:(1)儿童在15s间隔内的消极行为反应能够正向预测随后15s父母的非支持性教养行为;(2)儿童的积极行为反应对对话结局起主要预测作用,儿童行为反应的积极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冲突的建设性解决。这些结果从微观层面验证了儿童驱动效应,强调了儿童反应在亲子互动中的重要作用。

  • 跨文化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自发性和呈现方式对气愤和厌恶表情识别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17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变得尤为重要。在不同语言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中,非语言方式如面部表情在传递情感和意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发现,识别同文化背景个体的面部表情比跨文化背景个体更准确,这被称为群内优势效应。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静态表演表情,对动态表情和自发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知之甚少。为了探究群内优势效应是否受表情自发性(表演和自发)和呈现方式(静态和动态)的调节,本研究招募了中国和加拿大/荷兰被试,分别对中国和荷兰模特表演和自发的气愤和厌恶表情(实验1),以及静态和动态表演的气愤和厌恶表情(实验2)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在多数情况下,表演和自发表情的识别都呈现群内优势效应,且表演表情的群内优势效应显著高于自发表情;静态和动态表演表情的识别也出现群内优势效应,但两者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表情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会受到表情自发性的调节,但可能不受表情呈现方式的影响。本研究首次考察了表情识别的群内优势效应在表情自发性和呈现方式这两个重要特性的调节下的情况,对于扩展群内优势效应研究和深化跨文化表情识别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 系列决策任务中的策略转换:来自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5-20

    摘要: 已有大量研究使用系列决策任务探讨了各类决策的决策策略。通过假定个体采用单一策略完成所有任务试次,并比较对应的计算认知模型拟合实证数据的能力,这些研究发现各种决策任务都涉及多种可能的决策策略。但是,此类研究的一个共同缺陷在于忽视了个体在任务过程中转换决策策略的可能性。通过开发允许在强化学习策略和启发式策略间转换的针对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计算认知模型,并将此类模型同单一策略模型进行对比,研究1提供了个体在该系列决策任务中会改变决策策略的明确证据。研究2则发现,随着试次数的增加,发生策略转换的可能性也会上升。这些结果表明,为了正确认识各种决策任务的决策策略,需要充分考虑在系列决策任务过程中发生策略转换的可能性,尤其是试次较多的系列任务。未来研究可以探讨策略转换的多种可能形式,以及导致策略转换的任务和个体因素,以便进一步深化对于系列决策任务的心理机制的认识。

  • 折扣还是权衡:混合得失双结果跨期决策的理论探索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4

    摘要: 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做出涉及不同时间节点的决策,此类决策在行为决策领域一般以跨期偏好作为衡量指标。而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做出的、攸关生存发展的重要跨期决策实则是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决策。然而,现有基于纯获得范式未能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现实中更加复杂、真实的混合得失双结果跨期决策问题。为了描述并解释人们的混合得失双结果跨期偏好,本项目拟:1)通过不同逻辑合成混合得失双结果跨期决策的折扣率,为模型比较提供尚缺乏的预测指标;2)开发生态版的混合得失双结果跨期偏好任务,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更加生态、有预测力的测量范式;3)采用静态的直观模拟天平任务和动态的鼠标实验室、眼动追踪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检验效用比较模型与属性比较模型何种可以更满意地解释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决策。

  •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何时失效: 风险决策中为自己–为所有人决策差异的眼动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29

    摘要: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的理论, 以期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然而大量证据表明, 这些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并不能如同描述性理论那样理想地描述单一个体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系统考察了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与为自己决策时的风险决策行为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本研究发现,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可捕获为所有人决策或为自己多次决策时的情况, 却不能很好捕获个体为自己进行单次决策时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与启发式/非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的边界, 为风险决策理论的划分和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何时失效: 风险决策中为自己–为所有人决策差异的眼动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25

    摘要: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的理论, 以期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然而大量证据表明, 这些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并不能如同描述性理论那样理想地描述单一个体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系统考察了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与为自己决策时的风险决策行为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本研究发现,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可捕获为所有人决策或为自己多次决策时的情况, 却不能很好捕获个体为自己进行单次决策时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与启发式/非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的边界, 为风险决策理论的划分和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 自动驾驶车中的人机信任

    分类: 心理学 >> 工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08

    摘要: 自动驾驶是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前,驾驶员和自动驾驶系统共享车辆控制权,协同完成驾驶任务。在该人-机共驾阶段,人对自动驾驶系统的信任是影响自动驾驶中人机协同效率与驾驶安全的关键要素;驾驶员对自动驾驶车辆保持适当的信任水平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信任的发展阶段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动态信任框架。该框架将信任发展分为倾向性信任、初始信任、实时信任和事后信任四个发展阶段,并结合操作者特征(人)、系统特征(自动驾驶车系统)、情境特征(环境)三个关键因素分析不同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以及彼此间的内在关联。根据该框架,信任校准可从监测矫正、驾驶员训练、优化HMI设计三类途径展开。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驾驶员和人机系统设计特征对信任的影响,考察信任的实时测量和功能特异性,探讨驾驶员和系统的相互信任机制,以及提升信任研究的外部效度。

  • 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安全科学技术 >> 公共安全 提交时间: 2020-07-14

    摘要: 恐怖主义已在许多国家成为现实。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的中国-亚欧博览会也不例外地受到国际反恐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受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启发,我们在2018年4-6月期间调查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约2034名居民,考察这些居民距乌鲁木齐的空间距离与他们对中国-亚欧博览会安全担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们居住的地理位置与乌鲁木齐越远,人们越担忧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安全,即,居住在中国-亚欧博览会所在地的居民,其对安全的担忧处于心理台风眼的中心,是心理最平静的。我们将这一新发现解读为“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心理台风眼效应”。并对其国际反恐实践和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 早死早超生: 负折扣的“去牵挂”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23

    摘要: 面对未来的负性事件,折扣理论认为人们应该,实际观察同样发现人们实际会选择延迟负性事件, 如拖欠款、迟交罚款、税款、欠债,而这种延迟无疑会造成个人和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然而,同样有研究发现背离了折扣理论预测的结果。本研究提出并探索反转上述偏好的一种可能解释,即“去牵挂”解释。我们设计5个研究既有实验室又有现场研究,结果发现当存在后续牵挂事时,学生被试会偏好早经历负性事件(本研究中即是口语考试),且后续牵挂事件所引起的反刍程度起中介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设置后续牵挂事的方法是一种稳定有效的行为助推,容易使潜在的使用者理解这种方法。简言之,在本研究中设置“牵挂事”对“偏好即时负性事件”所起的作用,犹如在罗伯斯山洞实验中设置“组外威胁”对“组内合作”所起的作用。

  • Lasso回归:从解释到预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0-05-14

    摘要: 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法关注于对当前数据集的准确估计,容易导致模型的过拟合,影响模型结论的可重复性。随着方法学领域的发展,涌现出的新兴统计工具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局限,从过度关注回归系数值的解释转向提升研究结果的预测能力也愈加成为心理学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Lasso方法通过在模型估计中引入惩罚项的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和模型概化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处理过拟合和多重共线性问题,有助于心理学理论的构建和完善。

  • 感觉记忆中含语义对象的视觉表征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5-04

    摘要: 感觉记忆能够以特征形式构建对视觉对象表面信息的表征,然而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潜在抽象信息,尚未有研究考察其是否影响感觉记忆的视觉表征。结合掩蔽技术与部分报告法范式考察了感觉记忆的视觉表征中是否包含语义信息。以阿拉伯数字作为目标,实验1与实验2分别采用正立与倒置的汉字大写数字作为掩蔽刺激,比较其与白噪音刺激的掩蔽效应。结果显示,汉字大写数字的掩蔽效应均强于白噪音刺激,且正立汉字大写数字的掩蔽效果较倒置汉字大写数字更强。实验3采用汉字大写数字与汉字常用字分别作为掩蔽刺激,结果显示汉字大写数字的掩蔽效果强于汉字常用字。上述结果显示,刺激间的语义相似性带来了视觉表征冲突,表明感觉记忆的视觉表征中包含了刺激的语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