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于明坚
  • 浙江龙王山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虽然大量的研究已利用模型拟合的方法对植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SAD) 进行了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但对于SAD 形状(曲线的偏斜度)如何在环境梯 度上连续变化的研究仍然不足。尤其对于森林群落而言,同一地区不同植被类型 群落SAD 的模型拟合和形状变化是否一致,仍无明确的结论。该研究针对安吉 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分布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利用样方调查法,记录了 28 个20 m 20 m 样方中的物种组成及其个体多度。通过利用对数级数和对数正 态模型对样方中的SAD 曲线进行拟合,进而选择最优模型,并且利用Gambin 模型中的值和Weibull 模型中的值反映SAD 的形状,以及Weibull 模型中值 反映SAD 的变化尺度(物种间个体多度的差异程度),分析海拔高度与SAD 的 形状和变化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 主要符合对数级数模型。(2)当包含所有样方时,值和值与海拔高度无显著 相关性,值与海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针对不同的植被类型,常绿与 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值和值与海拔高度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但在落叶阔叶林中 值与海拔高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值和值与海拔高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SAD 的形状变化与海拔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 说明海拔对不同植被类型中各物种多度分布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此,在关于植物 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中,需要考虑区分不同的植被类 型。

  • 浙江遂昌马尾松林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驱动因子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1-3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生境过滤和扩散限制是影响森林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多样性)的主要生态过程, 但它们对亚热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物种和谱系多样性的相对贡献仍有待阐明。 本研究以浙江省遂昌县37 个马尾松林样地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分析,探 讨了影响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主要生态机制。通过计算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指数 (Bray-Curtis 指数)和谱系多样性指数(Dnn 和Dpw 指数),分析土壤、地形等生境因子 和地理距离与物种和谱系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方差分解分析生境因子和地理距离 对物种和谱系多样性的相对作用大小。此外,还进行了不同径级和生长型的上述相关性分 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1)Bray-Curtis 指数与土壤、地形因子和地理距离均显著正相关; Dnn 指数仅与地理距离显著正相关;Dpw 指数与土壤因子和地理距离显著正相关;2)环境 因子对Bray-Curtis 和Dpw 的解释度均高于地理距离的解释度;3)从物种多样性角度来说, 生境因子对不同生长阶段Bray-Curtis 的解释度均高于地理距离的解释度;从谱系多样性角 度来说,地理距离对幼树阶段的Dnn 和Dpw 的解释度更高,生境因子则对成树阶段的Dpw 的解释度更高。由此可以推论,生境过滤是驱动该地区马尾松林物种和谱系多样性的主要 生态机制,扩散限制仅在幼树阶段对马尾松林谱系多样性起主导作用。

  • 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木本植物种子雨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7-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片段化生境中木本植物种子雨的基本特征,该研究根据2015—2020 年在千岛 湖样岛上的植物群落长期监测样地内每月收集的种子雨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检验对 木本植物的种子雨密度进行年际差异分析,对不同传播方式物种的种子雨密度进行月份间 差异性分析;并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究岛屿空间特征(岛屿面积、距最近岛屿的距离、 距大陆的距离)以及气候因子(0 °C 以上积温、降水量)对木本植物以及不同传播方式物 种的种子雨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6 年间,29 个样岛共240 个收集器共收集到877 178 粒木本植物的成熟种子,属于26 科40 属52 种。(2)动物传播为木本植物主要的种子 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方式物种的种子雨时间动态存在较大差异。(3)木本植物的种子雨年 密度与岛屿面积和年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4)自主传播物种的 种子雨月密度与距最近岛屿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而动物传播物种的种子雨月密度雨与距 大陆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风力传播物种的种子雨月密度与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生境 片段化通过岛屿空间特征影响了木本植物种子雨的时间动态。

  • 我国亚热带次生林乔木地上生物量估算的适宜样地面积初探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3-0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我国亚热带森林生物量估算研究常基于400-900 m2 的小面积样地,但到底多大面积样地才较为适宜却鲜有探究。该文以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 个1 hm2 样地亚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量回归方程估算了木本植物(胸径≥1 cm)的地上生物量,分析了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移动窗口法探讨了3 个次生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适宜样地面积。结果表明,3 个次生林木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63.75 Mg·hm-2(大岩前)、84.70Mg·hm-2(八通岭)和128.20 Mg·hm-2(屁股窟),地上生物量集中分配在个体数量较少的大径级个体。屁股窟次生林的地上生物量空间变异程度高于大岩前和八通岭次生林。利用移动窗口法确定的3 个次生林木本植物地上生物量估算的适宜样地面积分别为2 025 m2(大岩前)、2 500 m2(八通岭)和3 600 m2(屁股窟),森林地上生物量越高且空间变异程度越高,所需调查的样地面积越大。该文可为我国亚热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样地面积设置提供证据,并为该区域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估算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