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叶万辉
  • 八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对光强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7-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南方海岸带生态恢复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然而,红树林群落的人工恢复和改造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进行红树种类的空间配置,这需要明确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策略,为人工红树林群落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导。该文选取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 aureum)、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和黄槿(Hibiscus tiliaceus)为研究对象,通过遮荫控制试验,研究这8种红树植物一年生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自然光强的100%、45%、30%、10%)下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随光照强度下降,木榄、老鼠簕和卤蕨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受到的影响较小,无瓣海桑、秋茄、桐花、银叶树和黄槿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表现出下降趋势。(2)木榄、老鼠簕和卤蕨的SOD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在10%光照强度处理下的活性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的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说明,从对光照的生理适应角度来看,木榄、老鼠簕和卤蕨具有一定耐阴性,适宜种植在光照条件稍弱的林下;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适宜作为中上层树种或在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种植。

  •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冠层和林下层优势种叶功能性状响应异质生境的差异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7-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植物可通过改变功能性状适应环境变化,不同类型的植物如何调整表型来适应环境一 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为探究南亚热带森林不同生长型植物对异质生境的生态响应机制, 该研究沿广东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 hm2 样地的三条山体选取不同海拔和凹凸度的 27 个样方(20 m × 20 m)中的 5 种优势树种(包括 2 种冠层树种和 3 种林下层树种),测定 每株树的胸径及 8 种叶功能性状,包括 4 种结构性状(叶片厚度、长宽比、干物质含量和比 叶面积)和 4 种化学计量性状(δ13C、δ15N、叶片氮含量和叶片磷含量),以从叶功能性状角 度对比分析两种生长型的优势树种响应海拔和凹凸度等异质生境的差异。结果表明:(1) 各树种均存在若干叶功能性状与海拔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凹凸度方面,仅有厚壳桂的比叶面 积与凹凸度呈现正相关,柏拉木的叶片氮含量与凹凸度呈负相关。(2)比叶面积、叶片厚度 与δ15N 等性状更普遍地对海拔因素存在响应,而叶长宽比和叶干物质含量响应程度较低。(3) 冠层与林下层优势种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氮含量在各类生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较冠层树种而言,林下层树种有着相对较低的叶片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和δ13C。同时,冠 层和林下层树种的叶功能性状对海拔和凹凸度的响应程度不同,林下层树种具有更多的功能 性状在不同类型生境下存在显著差异。综上结果说明,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层片 的优势树种(冠层和林下层优势树种)对异质生境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林下层 树种在异质生境中表型更易随环境变化以适应更多样的环境条件。另外,比叶面积、叶片厚 度与δ15N 等是指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响应异质生境的重要且有效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