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野中重大科技项目选题机制研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选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新的质量。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载着国家科技创新的使命,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载体,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是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构成、不同类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选题模型,分析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重大科技项目选题的经验;提出了根据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性质采取差异化选题机制、探索性技术研发和战略性技术研发类项目选题引入“查需”机制、战略性基础研究和战略性技术研发选题“三看”等建议。

  • 英国公共科研机构的历史演进与新变革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国家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和国家战略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面临着发展定位和组织管理的重大挑战。文章在回顾英国公共科研机构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近 10 年新形势变化下英国公共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组织模式的新变革,尤其对代表性机构在使命定位、研发布局、外部管理、内部治理、科研组织等方面呈现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科研机构的改革及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提供启示借鉴。

  • 国立科研机构如何牵引核心技术攻坚体系:国际经验与启示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解决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更高效地发挥中国科学院等国立科研机构在核心技术攻坚体系中的关键牵引作用,文章选取著名的欧洲国立科研机构——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在战略定位、顶层设计以及攻关体制机制等方面成功的经验并凝练启示。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思考在新形势下,我国国立科研机构应如何在核心技术攻坚体系中,探索服务重大技术突破的制度设计与组织机制创新,明确核心平台的战略定位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的战略任务,完善对相关知识产权成果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机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基于深度信任的协同合作研发,为全面提升我国核心技术攻坚体系的效能,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 国立科研机构的建制化演进及发展趋势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国立科研机构之于国家创新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关于国立科研机构制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却长期以来被忽视。今天,在美、德等国反思其国家实验室的发展定位与模式,以及中国政府开启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关于国立科研机构的相关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尝试从认识国立科研机构的使命演进出发,运用制度逻辑理论,建构国立科研机构的分类模型,为推进国立科研机构分类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 我国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历史逻辑——从所有制、科技成果所有权到知识产权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是当前中央推动市场机制在配置创新资源中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性改革探索。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公有制性质,如何有效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必然成为我国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回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成果权属的制度变迁与改革历程,从改革逻辑中厘清科技成果公有制、科技成果所有权与知识产权对于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制度的意义,尝试探寻科技成果权属制度的改革经验和制度规律,凝聚推动当前新一轮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观念共识。

  • 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新中国成立 70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成就辉煌,但一些“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向未来30年的科技强国建设,首先必须深入探查问题表面症状背后的根源,找到制约科学发展的核心阻力,开出针对性的药方。文章通过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历史脉络和我国科技发展“瓶颈”问题的哲学根源进行分析推演,提出“哲学的贫困”可能是我国科技发展“瓶颈”问题的根源;并从哲学对科学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哲学的贫困”是我国无法建立自主的科学体系、原始创新匮乏、科学大师缺失、学术生态恶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哲学建设的特点和困境,引用孟子关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论述进行类比,提出哲学建设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应当采取“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的策略,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实施;同时,也要在哲学的引领下进行更加统筹平衡、系统深入、成熟定型的科技改革,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奠定现实和长远的基础。

  •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国际评估的回顾与展望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估实践中,2004年开始尝试国际评估,2012年开始正式进行国际评估,并作为“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的重要手段。2016年以来,国际评估又拓展到中国科学院卓越创新中心的验收评估中。文章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国际评估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评估的重要环节和产生的主要作用。最后,围绕国际评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 技术经济安全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技术经济安全评估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新方向,旨在从保障经济安全的视角,系统评估技术因素的风险及其对经济安全带来的影响,从而为保障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安全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文章基于已有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技术经济安全的概念、技术经济安全评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经济安全评估方法选择等关键问题,并从持续开展基础理论方法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评估工作与决策需求的紧密结合等方面提出做好技术经济安全评估工作的建议。

  • 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前瞻性治理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需要科学的治理。以治理的理念、方法系统性地推进技术创新的管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选择。发展颠覆性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颠覆性技术以快速潜入和替代的方式颠覆传统技术或主流技术,并引发相应规则和格局的变革,其影响具有潜在性、剧烈性、系统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治理,亟待采取前瞻性治理理念,科学、主动、有序地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章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预测与消减风险为目标,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前瞻性治理体系,探讨该体系的基本特征,建立前瞻性治理的核心研究框架,并对前瞻性治理的程序给出建议。

  • 以跨学科大纵深研究策源重大原始创新:新一代集成电路光刻系统突破的启示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重大原始创新需要依托跨学科、大纵深的开创性研究拓展人类知识边界。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实施的新一代集成电路光刻系统重大原始创新项目为案例,通过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前瞻的战略定位、明确的顶层设计,以及高效的攻关与协同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深度剖析,为进一步高效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以重大需求目标为牵引的核心科学问题,建设跨学科大纵深的顶尖研究高地,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高效组织提供重要启示;并为我国在战略前沿推动集科学新发现、技术新轨道和产业新方向于一体的重大突破,真正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提供参考。

  •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生命是自复制、自适应和自组织的开放信息系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命信息采集、处理、存储、整合、挖掘和解析,驱动生命科学研究进入“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的第四范式,使得生物技术向可定量、可计算、可调控、可预测的方向跃升。同时,从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到神经元的信息交换和处理过程,生物体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启迪。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有其学科内涵的本质、工程发展的规律、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带来了日新月异的研究范式、日益月滋的创新突破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场景。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布局,对于抢占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 “融合科学”新范式及其对开放数据的要求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融合科学”是一种基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重大问题的科研新范式,被认为是人类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新机遇。推动“融合科学”意味着科研生态的根本性变革,其中一个最基础的方面是数据开放共享。文章总结了“融合科学”作为一种新科研范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融合科学”在基础数据方面的全学科、全流程和全景式等新要求,分析了数据开放共享支撑“融合科学”的成功实践,并展望了以开放数据推进实现“融合科学”的未来图景。

  • 科技智库建设的多层次图景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8-10-19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 [目的/意义]当前我国科技智库建设普遍存在定位模糊和“库”重于“智”的问题,在新的决策背景下,找到“位”、提升“智”是当前科技智库建设的首要任务。[方法/过程]为此,本文以知识为基础,构建了科技智库建设的多层次图景:宏观层面的属性和边界关系图景,微观层面的研究体系及功能结构图景,中观层面的类型模式和组织演化图景,希望能够以“图”定“位”,以“知”明“智”。[结果/结论]从多个维度对科技智库进行了以“图”定“位”,并明晰了科技智库提高“智”识—提升“智”量—彰显“智”能的以“知”明“智”的路径,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认为知识与决策的双向互动是科技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本质特征,将科技智库与其他智库的互动关系分为强联系与弱联系型,提出科技智库是智库体系中最为基础、最为能动、最为新锐的力量;(2)明确了核心科学在科技智库中的灵魂地位以及科技智库对核心科学的反哺作用,提出科技智库应超越当前“科技咨询”模式,向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高的后常规科学问题及策略拓展;(3)基于知识体系架构和领域跨度,将科技智库划分为综合型、专业型、咨询型、平台型4个类型,并在系统整合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智库的组织演化图景,基本明确了科技智库的建设路径及一流科技智库的建设方向。希望为个体科技智库建设和国家科技智库的宏观管理提供一些可能的靶标和参考,为科技智库理论和实践的多元化、系统化、有序化发展贡献力量。

  • 战略高技术发展趋势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07-13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 [目的 /意义]战略高技术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辨识战略高技术发展方向,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新经济、壮大新动能、抢占制高点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基础上,利用专家研判和文献情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信息、生物和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生态环境、空间、海洋、现代农业、资源等10个战略高技术领域,组织100多位专家开展发展态势研究,形成的研究报告又以专家研讨会的方式广泛征求了意见。[结果 /结论 ]本文阐释了世界战略高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10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 推进科技评价改革促进先导专项重大成果产出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2-0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科技评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自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衡量科技创新活动及其主体水平和价值的主要依据,也是新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加强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先导专项”)管理,推动重大成果产出,2013年5月,中科院明确由发展规划局(简称“规划局”)负责先导专项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同时支撑院学术委员会做好先导专项立项咨询评议。规划局组织开展的上述科技评价工作,为中科院党组对先导专项的科学部署及动态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决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