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居民疾病谱发生转变,国家对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日益重视。了解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现况及影响因素,对未来更好地发挥出社区中医药服务应有的价值起着关键作用。目的从需方角度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区中医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2月1日,在重庆市9个中心城区采用配额抽样法按人口比例抽取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偶遇抽样法在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周边社区抽取居民展开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840份,有效问卷806份,有效率为95.96%。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维度的服务满意度,采用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分析框架对居民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受访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仅为35.9%。倾向特征(年龄、婚姻状况)、使能资源(医保类型、近2周医疗支出、机构能否满足家庭基本医疗需求、机构是否提供中医药服务)、需要因素(是否患慢性病、近2周自觉身体状况、是否需要社区中医药服务)、个人中医文化(中医转诊意愿、中医药文化相信程度、社区中医药文化氛围)共4个层面12个指标是居民利用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居民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受到多维度多因素的影响,故而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

  •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的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平水期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摘要:长江中游是长江极为重要的自由流淌河段,为中华鲟、长江江豚等水生生物提供了关键生境,开展常态化系统化eDNA (environmental DNA)监测对域内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未量化限制了长江中游常态化eDNA监测的实施。为了量化长江中游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我们探索建立了一个基于黑箱模型、简化过程和概率化表述的量化方法。本研究2020年6月(平水期)在长江中游设置30个采样断面,断面间隔在30 km左右,开展eDNA采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原核生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真核生物用线粒体COI基因扩增子测序),根据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计算eDNA所能监测到的生物信息输移的量化特征,确定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系列)值及其可信度、覆盖度。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平水期eDNA所能监测到的原核生物的生物信息输移能力为99.91%/km,非生命个体生物信息输移占比23.83%,非生命个体生物信息输移半衰距离为48.45 km;真核生物的eDNA输移能力为99.85%/km,非生命个体生物信息输移占比67.93%,非生命个体生物信息输移半衰距离为30.00 km。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可信度和覆盖度之间存在权衡,原核生物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的可信度与覆盖度平衡点在39 km,特征值在86%左右,真核生物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的可信度与覆盖度平衡点在28 km,特征值在65%左右。研究建议不同监测目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监测空间分辨率:以河段单元内的物种组成为目的的监测,可优先覆盖度、牺牲可信度选择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以生物多样性空间结构为目的的监测,可优先可信度、牺牲覆盖度选择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原核生物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27 km(可信度为84.18%),真核生物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6 km(可信度为41.38%),8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13 km(可信度为50.64%);原核生物9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58 km(覆盖度为82.30%),真核生物9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78 km(覆盖度为38.61%),8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50 km(覆盖度为49.70%)。本研究可为长江中游eDNA监测断面设置提供量化参考,为其它河流或河段eDNA监测分辨率估算提供方法借鉴。

  • 基于动态线索感知生命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摘要:

    从运动的客体中感知生命性对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传达生命性的动态线索可分为具有生物运动模式和表现意图的运动两类,二者所包含的一些特定运动特征是其引发生命性知觉的关键。现有理论假说分别从视觉信息加工和社会认知的角度解释了上述现象的认知机制。基于两类动态线索的生命性感知与皮层下和皮层上多个脑区的活动有关,这些脑区可能构成了一个涉及基本的生命信号探测以及高级的意图理解和推理功能的脑网络。未来研究需从认知、行为遗传及神经等层面系统揭示两类动态线索在生命性知觉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机制,阐明上述脑网络的组织和连接方式及各个节点的具体功能;同时探究基于动态线索感知生命性的计算原理及将生命性感知异常作为社会认知障碍标志物的可能性,以推动其在人工智能与心理疾患识别等领域的应用。

  • 我国数据故事化研究的内涵、流程、模型与应用进展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摘要: 目的/意义 数据故事化是一种更高效、更全面、更新颖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的方式,通过分析我国数据故事化研究的代表性文献,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研究势趋进一步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我国现有的有关数据故事化研究的21篇文献内容,从概念内涵、基本流程、相关模型以及应用实践4个方面对我国数据故事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 结果/结论 数据故事化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内涵、流程、模型、方法、工具等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领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注重构建我国数据故事化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体系。

  • 县域-综合医院合作框架下全科医生分层递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的实施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县域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模式的设计实施,是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与浙江省德清县合作开展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合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该合作框架下的“分层递进”式继续医学教育和培训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分享借助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优质资源的信息化平台,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供同道借鉴参考。

  • 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与渠道依赖:政府数据开放的利用行为与持续利用意愿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摘要:[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已落地我国十年之久,然而其实际利用情况却饱受诟病,一项从用户视角出发的利用行为和持续利用意愿研究亟待开展。[方法/过程]以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模型 ( UTAUT)为基础,结合政府数据开放特性引入渠道依赖变量,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427份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逐步检验法和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及其稳健性展开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过往对数据开放的利用行为主要受到投入期望、社会影响和渠道依赖影响,而未来持续利用的意愿则由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及渠道依赖形塑,并且利用行为从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未来,政府应从提升数据数量质量以致好用易用、培育良好利用生态形成示范效应、重视用户反馈畅通供需对接渠道等方面着手,提高用户基数和黏性,推动政府数据价值释放。

  •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摘要:探讨国内外预防患者跌倒的常用方法,为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患者跌倒的最佳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介绍国内外常见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包括Morse跌倒评估量表、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居家跌倒风险筛查量表、Hendrich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约翰霍普金斯跌倒危险评定量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详细阐述了各工具的评估内容、信效度、特点、适用人群以及优势与不足等,旨在为跌倒评估相关研究以及临床选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 二阶潜增长模型标度方法及其可比的一阶潜增长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3-03-26

    摘要:潜增长模型(LGM)是分析纵向数据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受到重视。多指标测量的变量,既可以用合成分数建立单变量LGM(一阶LGM),也可以用指标建立潜变量LGM(二阶LGM)。简述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包括尺度指标法和效应编码),提出了有可操作性的潜变量标准化标度方法和合成分数的一阶LGM标准化模型。系统总结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及其可比的一阶LGM建模,并用多指标变量的实测数据进行示例。推荐使用效应编码法对二阶LGM进行标度和标准化。

  • 我国出版行业智库知识服务现状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26

    摘要:目的/ 意义 2018 年3 月20 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新闻出版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提高专业智库服务能力,要在知识服务上下功夫。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通过调查我国出版行业智库知识服务现状,总结出版行业智库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来解决存在问题。 方法/ 过程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方法获取出版行业智库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资料,并通过网络调研方法调查总结我国出版行业智库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结果/ 结论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我国出版行业智库已经形成多种类型的知识服务主体,以出版行业智库为核心的研究团体开始出现,出版智库提供的知识服务内容和产品逐渐丰富;但是,同时也存在知识服务平台建设较差、个人知识服务水平不高、智库间合作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与对策。

  •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数字出版智库建设战略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26

    摘要: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智库建设如火如荼,数字出版智库也不断涌现,其为我国数字出版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建议对策,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但数字出版智库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数字出版智库面临的首要任务。 方法/ 过程 采用SWOT 分析法,深入剖析我国数字出版智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绘制我国数字出版智库SWOT 分析矩阵,提出我国数字出版智库建设SO 战略、WO 战略、ST 战略、WT 战略。 结果/ 结论 SO 战略:抓住战略机遇期,集中人才、资金、技术,加快数字出版智库建设;借助数字出版“ 走出去” 战略,培养数字出版智库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WO 战略:鼓励和帮助民间数字出版智库的发展,重视民间数字出版智库的作用;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政府组织成立权威智库评价机构,加快完善智库评价体系。ST 战略:完善政府与智库间的交流机制,减少甚至避免政府对智库的干预。WT 战略:任务分配灵活化,自觉开展前瞻性研究。

  •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政策文本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26

    摘要:目的/ 意义 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分析“新型智库”政策文本,以期为“新型智库”政策的后续制定或修改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过程 通过对“新型智库”政策文本进行编码,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新型智库”政策工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结果/ 结论 当前“新型智库”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为: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据主导,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偏少,并且其内部子工具使用明显不均。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降低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合理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影响,重视税收、金融与法规制度建设;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加强“新型智库”国际市场建设。

  • 我国高校智库与地方政研智库成果对比调查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26

    摘要:[目的/意义 辨析高校智库和地方政研智库成果的异同,以期取长补短加速我国高校智库与地方政研智库协同合作,提供更高质量的智库成果,充分发挥智库的“咨政”“启智”“制衡”“聚才”“强国”等功能与作用,促进我国地方新型智库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方法/ 过程 以《2018 中国智库报告》评价排名为依据,分别选取系统影响力排名前10 的高校智库和地方政研智库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网站调查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并比较分析高校智库与地方政研智库成果的异同。 结果/ 结论 调研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智库与地方政研智库成果的类型与获取方式、成果转化、成果传播与影响均存在差异,今后需要不断推进两类智库协调发展,生产更高质量智库成果,具体措施包括:借鉴地方政研智库经验、改革高校智库机制、激励高校智库积极参与地方治理,加速智媒融合、注重智库成果的社会化传播,创立地方新型智库联盟、提高智库成果质量与影响力。

  • 产业智库大数据生态体系及系统构建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26

    摘要:目的/ 意义 大数据为产业智库发展带来了机遇,本研究结合生态学理论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产业智库大数据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提升产业智库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提供了新思路。 方法/过程 在明晰有关产业智库大数据生态体系概念的基础上,从数据主体、信息资源、专家智慧、工具方法以及知识服务5 个方面,构建了产业智库大数据生态体系,结合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和系统服务功能,设计打造了产业智库大数据系统,最后根据全球化智库的具体案例分析,提出我国产业智库大数据建设的发展路径。 结果/ 结论 产业智库大数据生态体系建设是产业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环境,融合多源数据资源和跨领域的专家智慧,创新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方法论和技术工具,开展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共享性的决策咨询服务。

  • Theory of remaining energy —wave mechanics of particles in curved space-time(Part III)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分类: 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5

    摘要: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wave equation established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series, I have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universe from the initial moment to the present, and found that there is still residual energy of the initial energy of the universe, which appears in the form of vacuum energy. The residual energy is the simplest explanation for dark matter.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esent average energy of each momentum mode in the residual energy is of the order of 10^{-3} eV, which is approximately 3 to 5 times the averaged energy of photons i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 高校图书馆B站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5

    摘要:目的/意义 探究高校图书馆B站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图书馆后期账号运营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高校信息资源传播效率。 方法/过程 以高校图书馆的70个B站视频作为样本,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基于启发-系统模型,考察内容主题、知名度、粉丝数、标题长度、内容介绍、时长、封面设计等因素的组合对高校图书馆B站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环境因素(知名度、粉丝数)占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制作出传播效果较好的视频的概率更高;技巧因素(粉丝数、标题长度、内容介绍、时长、封面设计)是所有高校图书馆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必须重视的因素;产出高质量通用学术讲座内容是提升视频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在运营B站账号时应注意多角度扩充原始粉丝数,提高自身知名度;注重技巧因素对不同视频传播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不断提升技巧应用水平;同时应发挥自身优势,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产出更受欢迎的特色内容。

  • LOFTER同人文用户的媒介使用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报纸 提交时间: 2023-03-24

    摘要:网络同人文是以青少年为主的同人爱好者创作和阅读的一种网络文学,网易LOFTER是国内主要的同人文平台之一。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运用深度访谈等方法,了解LOFTER同人文用户的媒介使用动机、态度与行为,探讨该平台如何满足同人文用户需要,从用户角度入手分析该平台的功能特征,进而反思LOFTER同人文用户与平台的利用关系。研究发现,该平台主要满足了同人文用户的信息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工具利用需求及情感交流需求,然而,由于审核机制等问题该平台也面临着用户流失的隐忧。

  • B站医疗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报纸 提交时间: 2023-03-24

    摘要:各类流行性传染病的出现,让大众意识到健康是人们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加强健康知识的科普需求尤为重要。在此种环境下借助当下最热门的短视频进行医疗健康的科普,对于提升大众医疗健康相关知识和大众健康常识有着极大作用。B站作为当下年轻人最爱用的视频网站,有着极高的使用频率,借此平台研究B站的优质健康科普类博主的内容生产,对该类视频提出改进建议,让许多健康科普类博主收获更多流量与关注的同时提升大众对健康常识的认知。

  •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的成因和治理路径探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报纸 提交时间: 2023-03-24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社交媒体也不断丰富了起来,社交媒体日益成为流行的信息传播平台,各类舆情事件在网络中层出不穷,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与去中心化,网民可以对舆情事件、舆情当事人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言语这就导致网络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这些由网络舆情演化而来的网络暴力事件传播速度之快、涉及领域之广、当事人受到伤害之大再次将网络暴力推向热议话题拒绝网络暴力的呼声也愈发强烈。我国在2020 年 3 月1 日正式颁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其中就明令禁止网络暴力与人肉搜索,学术界对网络暴力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 科技期刊应用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前瞻性研究 ——基于对ChatGPT的分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报纸 提交时间: 2023-03-24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将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应用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可行办法,以期为实现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科技期刊深化改革作出贡献。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法对ChatGPT应用于科技期刊的具体实践进行探索。结合涌现理论视角对于人工智能的批判,审视ChatGPT应用于科技期刊的潜在不足。研究发现,ChatGPT可以帮助科技期刊编辑和评审人员提取文献核心内容,辅助学术检索,生成特定领域的综述,检测学术不端行为;创作多语种传播内容;通过句子向量对文献进行语义分析,辅助构建知识图谱和期刊数字化平台。然而在版权、内容垄断;生物基础与具身批判;情感、道德伦理批判等方向上,ChatGPT的实际应用价值仍有待商榷。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与科技期刊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科技期刊应积极将ChatGPT等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应用于办刊实践中,助力中华优秀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 出版社发展 AI 语音读物产业的策略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报纸 提交时间: 2023-03-24

    摘要:文章在“产业融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基于 AI 语音技术(TTS、ASR)的有声读物出版,梳理 AI 语音读物的“内容”“平台”“技术”三种产业模式,分析出版社参与 AI 语音读物产业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对于出版社开展 AI 语音读物业务的建议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