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1
摘要:以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保护数据财产权可以有效平衡权利主体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对数据使用的需求,更有利于应对复杂多变的数据财产权侵权案件。通过分析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数据财产权保护中的不足,结合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权利救济中的作用,论证以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数据财产权保护中的合理性及优势所在。数据财产权侵权的特性决定了适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更有利于平衡权利主体与行为人之间的利益,且对于侵权行为、因果关系和损害的认定过程,符合目前我国保护数据财产权的法政策。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1
摘要:目的/意义 结合我国智慧图书馆十年实践研究情况,从文献研究梳理的视角切入,分析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进展、困境并探寻出路。 方法/过程 综合利用检索工具对我国2013-2022年关于智慧图书馆在实践层面的数据进行检索与筛选,通过对数据内容的抽取与整合,从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空间、智慧馆员、新一代服务平台、配套制度体系等六个维度对我国智慧图书馆十年实践进展进行梳理,并对其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寻未来发展出路。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内容涉及维度广泛、主体类型多样、地域层级辐射广、应用技术类型多样,取得了一定的实践进展。但由于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当前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均衡,陷入相对停滞的困境。后续实践建设和理论研究需要对现存问题困境进行针对性工作开展和侧重探讨。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1
摘要:在数字转型社会中,图书馆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变革性力量,数字中国整体布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图书馆行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政策指引。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实践调研和内容分析等方法,梳理数字转型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要求,解析行业数字战略的国际政策导向,提出中国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数字转型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需满足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型的要求,形成开放、智慧、包容和共享的生态;数据赋能、需求牵引、数智融合、价值引领和创新驱动是国外图书馆数字战略中的重要方向,对重塑和融合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面向文化强国建设图景,应当在数字中国整体布局下,推动图书馆行业从制度、理念、业态和能力等方面实现自我变革和更新,以回应国家、人民、社会、时代的要求和期盼。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03-21
摘要:近年来,媒介传播格局发生极大变化,面对疫情的不确定风险,人们逐渐从面对面交流向“云交流”转移。微信作为现代用户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之一,朋友圈就承担起个人进行形象管理的职能。个体竭尽所能将最完美的“前端舞台”展现给微信联系人,使得线上社交呈现出“伪交”状态。本文通过探讨个人“印象整饰”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形式以及形成原因,最终找到恢复朋友圈“原生态”发展的路径。
分类: 法学 >> 法律科技 提交时间: 2023-03-21
摘要:21世纪,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司法改革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本文实证考察法律科技对律师职业的影响,揭示法律科技对律师职业伦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关注法律科技对法律服务行业的影响,对律师事务所的冲击和变革,以及法律科技与律师职业伦理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法律服务行业受益于法律科技的进步;二是法律科技改变律师事务所管理和律师服务模式;三是法律科技与律师职业伦理融合发展。上述发现有助于认识法律科技与律师职业伦理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推动法律职业伦理基本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依据。
分类: 法学 >> 法律科技 提交时间: 2023-03-21
摘要: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也是判断推理的基础, 没有概念便无法判断和推理。法律科技已经渗入司法和法律服务领域,其关键特征是法律和科技的融合产生了准司法和准法律服务的趋势。通过对法律科技文义及其本质属性分析,结合科学和技术在中国语境下合二为一的表述和理解,可准确定义法律科技的概念和本质内涵。准确定义法律科技对新技术在社会法治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正确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对法律人提升法律科技应用的自觉意识和遵循法律职业伦理具有现实意义。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分类: 数学 >> 控制和优化 提交时间: 2023-03-20
摘要:区位模型广泛应用于公共健康、义务教育、应急管理、物流配送等领域,然而空间公平导向区位模型研究进展缓慢。常见的空间公平度量指标包括距离极值、方差、变异系数、Gini系数,以及2SFCA可达性指标等。本文通过案例实验,总结了最小化方差区位模型的特征及局限,并将最小化方差目标函数改进为最小化“妒忌”目标函数,将其整合在容量约束P中值模型(CPMP)和容量约束设施区位模型(CFLP)中。新模型克服了最小方差目标函数会扭曲效率指标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进设施区位空间公平性指标,在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中具有应用价值。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9
摘要:视觉意识模式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为研究者所关注。视觉意识到底是离散的、全或无模式的,还是连续的、具有分级状态的?两种视觉意识模式的存在已从知觉抑制的角度得到检验,然而其在注意抑制角度的证据尚不充分。因此本文聚焦注意抑制下的注意瞬脱范式,基于整合理论观点论证了注意抑制下两种模式的共存,并论述测量方式、刺激材料的性质、被试的反应方式、加工水平和注意负载等因素影响视觉意识模式的原因。此外,本文根据前人研究中存在的测量结果不纯粹、概念界定不清晰等问题,进一步对后续研究提供具体实验操作方面的展望和建议。
分类: 管理学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交时间: 2023-03-19
团队虚拟性意指团队成员分散工作并借助虚拟沟通工具进行协作的程度。提高团队虚拟性已成为组织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举措。然而,学界尚未能对团队虚拟性究竟是促进或阻抑团队绩效这一问题给出明确答案。这不仅会造成理论认知的缺陷,也难以为组织充分发挥团队虚拟性的优势以提升团队绩效提供有效指导。本项目基于团队发展视角,围绕“团队虚拟性对团队绩效是利还是弊以及如何扬长避短”等问题开展三个研究:①引入团队发展阶段这一动态权变因素,剖析团队虚拟性在团队不同发展阶段对团队绩效的差异化影响;②探析团队虚拟性促进与阻抑团队绩效的双重路径,诠释在团队不同发展阶段何种路径起主导作用;③探索团队领导在团队不同发展阶段如何增强/削弱团队虚拟性对团队绩效的积极/消极影响。本项目为剖析团队虚拟性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效应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可为团队领导根据团队发展阶段匹配对应的管理干预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8
中期测试对错误信息效应的影响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提取加强暗示感受性(retrieval enhanced suggestibility, RES)是指接受中期测试的被试在最终记忆测试中的正确率较低,且更可能报告错误信息;测试的保护作用(protective effect of testing, PET)则是指中期测试削弱了错误信息效应,并改善了被试的记忆表现。对现有研究的系统回顾表明:首先,这两种现象可分别采用记忆再巩固理论、注意捕捉假说、提取流畅性假说(RES)以及记忆强度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差异检测理论(PET)等进行解释。相关理论在作用阶段和解释角度两方面存在不同,并被整合在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中。其次,RES和PET的分离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始信息材料、中期测试类型以及错误信息特点等。最后,未来研究可从模型验证和研究拓展两方面继续探索。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我国流动老年人规模不断增大,“年龄”和“流动”的双重弱势导致其存在健康脆弱风险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低的问题。目前,针对流动老年人与收入相关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不公平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了解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健康状况,评价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公平性,为减少与收入相关的卫生不平等提供建议。方法 于 2022 年 4 月,从 2018 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 2018)中选取年龄≥ 60 岁的老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n=5 840)。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自评健康、近 1 年患病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同时收集流动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经济学特征及流动特征作为解释变量。采用修正集中指数(EI)衡量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与收入相关的不平等程度,采用基于 logit 模型的分解分析量化每个决定因素对总不公平的贡献。结果 流动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接受率为 72.12%(4 212/5 840),EI=0.021(P>0.05);健康档案建立率为 30.99%(1 810/5 840),EI=-0.054(P<0.05);家庭医生签约率为 16.83%(983/5 840),EI=-0.057(P<0.05)。自评健康良好者占 82.29%(4 806/5 840),EI=0.199(P<0.05);近 1 年患病者占 29.02%(1 695/5 840),EI=0.123(P<0.05)。EI 分解结果显示:对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贡献最高的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的贡献率分别为 74.354%、53.383%),其次为流动范围(对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的贡献率分别为 43.474%、32.063%);对健康状况不公平贡献率最高的因素亦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自评健康、近 1 年患病情况的贡献率分别为 59.561%、66.641%),其次为户籍对自评健康的影响(贡献率为 36.347%),流动范围对近 1 年患病情况的影响(贡献率为14.153%)。结论 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不良健康结果均倾向于低收入人群,收入是引起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宣传工作,重点关注经济地位较低的流动老年人群。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3-17
摘要:该文章讨论了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 对社会生产力可能产生的影响。这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智能客 服、自动化写作、智能教育、社交媒体的改进和改善健康保健等方面。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如取代人类工作、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问题等。因此,如何平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影响和解决可能带来的问题,将是未 来大语言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