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23-09-25
摘要:Single-molecule discrimination among amino acids is cru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next-generation protein sequencing. Owing to the heterogeneous charge and subtle volume difference of underivatized amino acids, it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single-molecule techniques to recognize each of them. Here, we report the direct detection of twenty proteinogenic amino acids using a copper(II)-functionalized MspA nanopore. The binding sites for copper(II) ion are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histidine mutation (N91H) to M2MspA protein. With copper ion binding to histidine residues, amino acids can reversibly coordinate the copper-histidine complex, generating well-defined current signals. Using this strategy, all twenty amino acids can be detected. Assisted by a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we can identify 100% of signals with 70.2% accuracy or 60% of signals with 93.4% accuracy in the validation set. In successively addition experiment, each amino acid in a mixture of 10 amino acids can be identified precisely. Furthermore, we use carboxypeptidase A1 to partly release the C-terminal amino acids of peptide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9, 10 and 22 residues). The hydrolysates of peptides can be identified and distinguishe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ystem for amino acids detection and peptide identification, shedding new li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ngle-molecule protein sequencing.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5
摘要:【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并落实世界读书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通知》的相关政策。【方法】有效梳理了辽宁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多元路径和多项举措,文章以时间为序,“从拓展服务内容,打造媒体矩阵”“加强文化引领,营造数字推广”“夯实文献保障,加强行业合作”三个维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辽宁省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信息资源建设之路进行了探究。【结果】总结出了本省全民阅读推广从“书本位”到“人本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个案支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5
摘要:本文以明末清初学者颜元的“实践-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点,力倡“行胜于言”“习胜于文”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域下的全民阅读观,摒弃历史上为读书而读书、争做两脚书橱不能将知识转化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形而上的机械主义阅读,并号召专家学者进一步细化“阅读”的分类、含义及特点,科学有效地区分“文”(书写)与“献”(语言)两大载体文献的应用与推广。以期通过专业化推广机制,为读者提供符合其学科背景、阅读需求、心理特点的个性化“专属书单”,并引导其如何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和超功利性阅读,将全民阅读真正落实到读者的安全、有效、持续、健康的阅读轨道上来。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5
摘要:本文系统考证了清初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起始时间,对通用教材和工具书史料中普遍出现的始编于康熙四十年(1701)的说法予以辨证,提出了编纂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史实依据和论证材料,通过未见原始史料、编纂界定不一、引文未著原始出处等原因,既分析了两种起始时间的根由又提出了尚不能确定一说的根据,并简要介绍了该书在文献学上的价值,为我们日后对该书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价值提供了参照系,也为学者对转引明清时期编纂的书刊资料须严加考证、比对,对二次文献的普及性知识需要审慎对待并及时查找原文核对,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经典案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5
摘要:反思和经验是认识真理的二重手段。新世纪的阅读推广已经走过了20余年,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阅读推广,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被反思和扬弃,才能让我们获得启迪、指导实践。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为认识工具,以读者业已产生的虚假需求、案例大赛如法炮制的伪个性化、数据商奉为圭臬的工具理性和物化意识、文化工业视域下阅读推广的反启蒙性为聚焦视域,揭示出新时代我国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读者和推广者注意的方面。
反思和经验是认识真理的二重手段。新世纪的阅读推广已经走过了20余年,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阅读推广,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被反思和扬弃,才能让我们获得启迪、指导实践。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为认识工具,以读者业已产生的虚假需求、案例大赛如法炮制的伪个性化、数据商奉为圭臬的工具理性和物化意识、文化工业视域下阅读推广的反启蒙性为聚焦视域,揭示出新时代我国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读者和推广者注意的方面。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技术 提交时间: 2023-09-25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对新闻舆论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算法和算力逐步进化成为高质量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权力核心,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在新趋势下掌握主动权。【方法】AIGC大模型成为潜在的社会舆论成员并以远超人类个体的知识面和内容处理生成速度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而决定AIGC大模型能力和价值观立场的核心是训练数据集的构建。【结果】随着美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数据集训练下产生的AIGC大模型在全球的普及,我国主流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与风险,必须开辟面向大模型的可信训练数据集和数据服务的建设阵地。【结论】不仅可以做到“守土有责”,履行好议题设置、舆论引导、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把关人角色,更可以通过规范准确、代表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数据集与服务供给,抢占AIGC时代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高地。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调中益气汤最早用来治疗脾虚湿滞所导致的胃肠病。多年临证经验发现,调中益气汤加减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目的 评价调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慢传输便秘(STC)临床疗效及对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银川市中医院 2022 年 5 月—2023 年 4 月肛肠科、治未病中心就诊的中医辨证为气虚型 STC 患者 100 例,选用 1∶1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0 例和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采用调中益气汤煎汤口服。对照组 50 例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各治疗 4 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4 周后记录并比较每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积分和 48、72 h 标记物排出率,检测胃肠激素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每周 CSBM 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8、72 h 标记物排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 5- 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低于对照组,而胃泌素(GA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 =4.031,P=0.046);随访 3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 =5.134,P=0.023)。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有 2 例服用调中益气汤后出现腹胀,对照组 4 例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出现口干、恶心、头晕等,均未进行对症治疗,试验终止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 调中益气汤能够改善老年 STC 患者中医证候、胃肠传输时间和临床症状,调节胃肠神经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动力,且临床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9-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而目前关于重度窒息并发新生儿AKI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以采取措施减少AKI的发生,并提高此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重度窒息17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n=43)和非AKI组(n=129)。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记录AKI患儿的近期预后情况(住院期间存活或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相关指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血小板计数低于非AKI组,昏迷状态比例、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合并呼吸衰竭比例、血胱抑素 C(Cys C)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 min Apgar 评分[OR=1.553,95%CI=(1.193~2.021),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2.965,95%CI=(1.021~8.611),P=0.046]、血Cys C值[OR=0.231,95%CI=(0.109~0.487),P<0.001]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Cys C预测AKI的AUC为 0.777(95%CI=0.701~0.854,P<0.05)。AKI 组患儿住院死亡率为 51.2%(22/43),非AKI组患儿住院死亡率为21.7%(28/129),AKI组患儿死亡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572,P<0.001)。结论 低5 min Apgar评分、有创机械通气、生后高血Cys C会增加重度窒息新生儿发生 AKI 的风险。生后血Cys C是预测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可靠指标。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5
摘要:为了探究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并对其中的重点文献进行研读。文章发现,早期的研究主要在于对信息素养的内涵的界定;2016年以后研究焦点转向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内容、当前现状和教育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即更加关注信息时代如何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三个方面。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4
摘要:急性脑梗死是急诊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有治疗“时间窗口”的疾病,致残率很高。早期开启“卒中绿色通道”,早期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地关键。本文回顾了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地溶栓护理过程,总结了卒中标准化溶栓护理经验。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3
摘要:系统合理信念是指个体对社会系统公正性与合理性的感知。理论与研究表明,系统合理信念具有防御威胁的缓和作用。它通过缓解意识形态失调、补偿个人控制感缺失以及否认或淡化威胁这3类心理机制维护心理健康,并受到情境、个体与时间边界的影响。然而,心理防御的解释忽视了系统合理信念通过“应对”威胁的路径以维护心理健康。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与发展防御—应对整合模型,重视缓和作用的消极后果,并完善相关测量和拓展研究领域。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增加患者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症反应和铁死亡是 POCD 发生的重要机制假说,而电针改善 POCD 患者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不清。目的 观察电针对 POCD 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炎性细胞因子和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 POCD 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2 年 1 月—2023 年 2 月选取 18~20 月龄 SD 大鼠 72 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对照组(n=24)、模型组(n=24)和电针组(n=24)。根据术后 3、7 d 两个观察时间点将每组大鼠分为 2 个亚组(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模型组术后3 d 亚组、模型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每组 12 只。采用剖腹探查手术建立POCD 模型,选取电针组大鼠百会和内关穴进行电针刺激。采用 Morris 水迷宫装置检测大鼠行为学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海马中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含量,检测海马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Fe2+,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酰基辅酶 A 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 4(ACSL4)、铁蛋白重链 1(FTH1)、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 3(LPCAT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术后 3 d、7 d 大鼠组别与时间对大鼠术前认知功能训练逃避潜伏期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 交互 >0.05),训练时间对逃避潜伏期主效应均显著(P 时间<0.05),组别对逃避潜伏期主效应均不显著(P 组间 >0.05)。模型组术后 3 d 亚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3 d 亚组穿越平台次数低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7 d 亚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穿越平台次数低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3 d 亚组血清 IL-6、TNF-α 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 TNF-α 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IL-10 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模型组术后 3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7 d 亚组血清 IL-6 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TNF-α 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 IL-10 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模型组术后 7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3 d 亚组海马 IL-6、TNF-α 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 IL-6、TNF-α 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IL-10 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模型组术后 3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7 d 亚组海马 IL-6、TNF-α 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 IL-10 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模型组术后 7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3 d 亚组 Fe2+、LPO、ACSL4、LPCAT3 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高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模型组术后 3 d 亚组 FTH1 低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3 d 亚组低于对照组术后 3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7 d 亚组 Fe2+、LPO、ACSL4、LPCAT3 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FTH1 低于术后 7 d 亚组、电针组术后 7 d 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 3、7d 亚组海马组织视野内细胞核双核膜结构清晰,核周隙未见明显增宽,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核内染色质浓缩边集;胞质内少量线粒体膜破裂,膜结构消失;部分内质网明显扩张;并可见部分髓鞘断裂,排列紊乱;电针组术后3、7 d 亚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失衡和神经元铁死亡可能是 POCD 发生的重要病因机制;电针能够改善 POCD 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发挥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全身和中枢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神经元细胞铁死亡途径有关。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我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疾病负担较严峻,已成为制约人群健康期望寿命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 了解百色市 2015—2021 年 4 类重大慢性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情况及实现“健康中国 2030”目标情况,为制定西部贫困地区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 2015—2021 年登记在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的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早死概率等指标,运用Joinpoint 24.0 软件,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结果 2015—2021 年,百色市 4 类慢性病粗死亡率为 549.06/10 万(AAPC=0.13%),标化死亡率为 302.92/10 万(AAPC=-5.66%),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 4 类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1.66%,P=0.046)。其中总人群、男性、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APC=2.74%,P=0.004;AAPC=2.43%,P=0.013;AAPC=3.17%,P=0.011),男性、女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8.66%,P=0.023;AAPC=-8.17%,P=0.027)。总人群、男性、女性 4 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别为 15.77%、26.03%、10.42%,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6.89%,P=0.012;AAPC=-7.18%,P=0.007;AAPC=-6.94%,P=0.020)。男性 4 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约为女性的 2.5 倍。按照百色市 2015—2021 年 4 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预计 2030 年百色市 4 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 14.62%,而 2030年 4 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值为 13.69%,只有女性、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目标值高于预测值。需将2021—2030 年 4 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的平均下降速度提高至 2.63%,才会实现 2030 年的早死概率目标,其中男性的平均下降速度应提高至 2.70%。糖尿病早死概率应重点关注,其预测值低于目标值且差距较大,下降速度应提高至 6.76%。结论 2015—2021 年百色市总人群、男性、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以目前平均增长速度预测,百色市距离实现“健康中国 2030”目标值尚有差距。应以男性为重点关注人群,以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为重点干预疾病,使 2021—2030 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2.63%,才可实现“健康中国 2030”目标。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已有研究表明老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幸福感具有紧密联系,而人格特质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较大影响,但二者在老年人群的内在联系尚不明晰。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 2022 年 7—8 月选取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村的 511 名老年人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和中国大五人格量表简明 15 项版(CBF-PI-15)分别评价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质。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进行标准化典型相关模型的构建、典型结构分析、典型冗余分析,以探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与人格特质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 MUNSH 总分为(39.72±7.74)分,MUNSH 各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正性体验(9.48±3.24)分、正性情感(8.61±2.24)分、负性体验(1.44±2.31)分、负性情感(0.93±1.80)分;老年人 CBF-PI-15 的各维度得分为宜人性(14.04±2.60)分、外向性(11.77±4.05)分、尽责性(10.75±3.57)分、开放性(7.20±3.90)分、神经质(6.34±3.22)分;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与尽责性(r=0.334)、开放性(r=0.219)均呈正相关(P<0.05),与神经质(r=-0.223,P<0.05)呈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对典型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是 0.476、0.331(P<0.001)。标准化典型相关模型构建结果显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第一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U1)水平与人格特质第一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V1)水平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正性体验与神经质之间的负相关,与尽责性之间的正相关;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第二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U2)水平与人格特质第二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V2)水平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与神经质之间的正相关。典型结构分析结果显示,U1 与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呈较强相关,U2 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呈较强相关。V1 与正性体验、尽责性、开放性呈较强相关;V2 与神经质、开放性呈较强相关。典型冗余分析结果显示,U1 解释人格特质 5.4% 的变异,V1 解释主观幸福感 12.2% 的变异,表明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大于主观幸福感对人格特质的影响作用。结论 整体上老年人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尽责性人格关系密切,在未来可针对不同的人格特征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提高主观幸福感,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保障全科医学师资质量不仅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重要基础,而且关系到全科医学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是提高全科医学地位、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相关网站及文献,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角色和功能、准入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认证标准进行总结,并对我国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证指标体系的发展进行展望,提示未来应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定指标体系,成立权威的全科医学师资专业委员会,制定全科医学师资的准入、评价和考核的标准,建立系统完善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管理制度,在各省筛选出1~2家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一支相对固定、优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这将为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09-22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目的】本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品牌构建议题,探索如何巧妙地将乡村文化、非遗民俗、足球精神和时尚情绪融合编码,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符号体系。【方法】采用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型为理论基础,并通过“村超”实例展开具体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成功的乡村品牌构建不仅仅取决于传播策略,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价值的深度编码,以及受众的有效解码,通过互动反馈实现文化认同。【结论】以期为乡村品牌构建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文献学 提交时间: 2023-09-22
摘要:目的 分析国际上主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现状和收录要点,旨在为国内其他医学期刊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的工作及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 方法 统计并分析国际数据库(Scopus、Embase、DOAJ、MEDLINE、PMC和WoS等)收录中国医学类科技期刊的现状,深入分析收录要点,以《中国癌症杂志》申请国际数据库的具体工作为例,总结申请国际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结果 各数据库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情况各不相同,总体上,收录中国期刊数量有限。近年来,Scopus、DOAJ和PMC数据库发展较快,中、英文期刊均有收录;SCIE主要收录英文刊,ESCI已开始中文刊的收录工作,MEDLINE和PMC的收录标准则越来越高。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是期刊的重要工作。此外,期刊应加强其中英双语网站建设,建立并落实各项制度,提倡期刊采取论文英文长摘要的写作策略,进而提高期刊的展示度。 结论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数量整体上在持续增长,但仍有待提升。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有助于促进期刊的制度建设及国际一流期刊的网站建设,还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内容质量,更有利于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进而提高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展示度和国际影响力。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其与代谢障碍密切相关,专家小组提出将其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NAFLD/MAFLD 不仅可能导致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相关。本文对 NAFLD/MAFLD 的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并总结了NAFLD/MAFLD 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结果表明,NAFLD/MAFLD 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且 MAFLD 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高于 NAFLD 患者。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 NAFLD/MAFLD 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依据,提示临床医生在处理 NAFLD/MAFLD 患者时,除了关注肝脏疾病的治疗外,还应重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3-09-22
摘要:目的 及时和准确的空气质量预测数据对于环境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空气重污染期间,预测数据可以为政府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应对污染状况、精准地调配社会资源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笔者研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AirNet6,可以兼顾准确性和实时性,实现臭氧、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因子的7天甚至更长时间的空气质量预测。
结果 与传统的化学模型演算不同,本模型使用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能捕获历史监测数据、天气预测数据、社会活动等数据的规律,在2分钟内完成一百多个点位未来168小时数据的预测。
结论 实验表明,AirNet6模型在速度、节能和准确度上,比传统的化学模型及时间序列AI模型均有明显进步。
关键词:空气质量预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时空图卷积网络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检索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9-22
摘要:Purpose/significance ChatGPT is a chatbot program developed by OpenAI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versations with ChatGPT can shed light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age of AI. Method/process Currently, ChatGPT offers users 30 free query credits per day. By creating an outline for the conversation, Chen Yu engaged in a dialog with ChatGPT on various issue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conclusion In the AI era, the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can become a "game-changer"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pecifically,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can achieve faster data analysis, hypothesis gener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trigger paradigm innov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discover new research problem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lower the "barriers to entry"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mote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 number of 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cluding privacy or data security issues, over-reliance on AI technology, rigidity of thinking, stereotyping or even prejudice against certain genders, races, cultures, languages and ideolog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orkforce adaptation, academic misconduct, and digital hegemony or AI hegemony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