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中国社会陌生人之间合作行为的变迁:基于社会困境研究的元分析(1999~2019)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陌生人间的合作行为对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基于1999~2019年间开展的254项使用社会困境范式研究我国陌生人间合作行为的数据(共302个合作率,29249名被试,平均年龄:18~28岁),探讨了中国社会中合作行为的变迁及一些社会发展指标在其中的解释作用,并比较中美两国的合作行为变迁趋势。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合作行为水平随时间而上升,一些社会发展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率、高等教育水平、互联网普及率等)可能是其上升的社会变迁基础。中美两国合作行为表现出相似的上升趋势,但中国的在更短时间内有更大上升幅度。研究结果对提振民众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 PRECEDE 模式的居民减盐行为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2-0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中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而控制率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减少膳食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因此探索居民减盐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居民自身的健康管理及减轻社会负担意义重大。目的  基于PRECEDE模式,探索山东居民减盐行为的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为后续减盐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  运用混合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先后于2016年和2018年采访居民共计114人,访谈提纲主要包含对控盐的态度、在控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获得的帮助等。定量数据来源于2016年山东省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终末调查鲁东、鲁中南地区的问卷数据,从数据库中选取与高血压相关调查内容,共纳入研究样本6697份。结果  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下,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对减盐行为依从性有影响(P<0.05)。在控制个人一般情况的影响下,个人口味、减盐知识及对低盐饮食的态度对减盐行为依从性有影响(P<0.05)。医生的干预能强化居民减盐行为。通过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增强高血压患者的减盐行为与意识,还能加强家人的督促,提升家人的减盐行为与意识,进而达到促进居民减盐的目的。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督促能强化居民控盐行为。山东省减盐行动制定了项目推进政策、餐饮业政策、食品业政策以及减盐健康教育政策,打造了浓厚的减盐大环境。低盐产品中对居民影响较大的是限盐勺,低盐食品及低钠盐的可及性相对较低影响了其控盐作用。大众媒体宣传是居民获得减盐信息的主要途径,目前作用较为明显的大众传播方式包括电视和在公共场所的宣传。结论  对低盐饮食的态度及知识水平因素是影响居民减盐行为的倾向因素;医生的劝诫和家人的提醒能帮助居民开始减盐,也能强化居民减盐行为,属于强化因素;减盐相关政策、大众传播为居民减盐创造了社会氛围,减盐相关产品则提供了现实条件,属于促成因素。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2-0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重症发生和减少后遗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已经有许多关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时间和地理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综述及分析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独秀学术搜索数据库(Duxiu)、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Yiigl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和BioMed Central,搜集涉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23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4.0和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个研究,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53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CRP)[OR=1.92,95%CI(1.72~2.15),P<0.00001]、红细胞沉降率(ESR)[OR=2.61,95%CI(2.12~3.22),P<0.00001]、降钙素原(PCT)[OR=2.60,95%CI(1.43~4.75),P=0.002]、D-二聚体[OR=4.36,95%CI(2.93~6.50),P<0.00001]、白细胞计数(WBC)[OR=1.98,95%CI(1.66~2.36),P<0.00001]、肺下叶病变[OR=5.70,95%CI(3.48~9.35),P<0.00001]、肺大片状病变[OR=6.37,95%CI(4.09~9.92),P<0.00001]、高MP抗体滴度[OR=2.83,95%CI(1.78~4.49),P<0.0001]、LDH[OR=1.03,95%CI(1.00~1.05),P=0.05]、发热时间[OR=8.33,95%CI(3.38~20.56),P<0.00001]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呈正相关。结论  炎性标志物(CRP、ESR、PCT、LDH、WBC)的升高、出现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大片状实变、下叶病变)、高MP抗体滴度、D-二聚体升高以及发热时间延长可能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他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发现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

  • 中国≥45岁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一项基于CHARLS2018的全国横断面调查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2-0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居民门诊和住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然而分析我国居民预防性就医及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的相关研究却较少。目的  了解我国≥45岁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选取≥45岁人群,统计2015—2018年的参加体检率和体检项目数。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分析居民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203例样本,平均年龄(62.4±10.0)岁,参加体检率为47.73%(8211/17203)。体检参加率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6.47%)、上海市(83.67%)和北京市(82.05%),排后三名的分别为辽宁省(35.41%)、青海省(36.55%)和福建省(36.94%)。在8211名参加过常规体检的人群中,平均年龄(64.1±9.9)岁,人均参加体检项目中位数为9(5,12)项。体检项目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北京市(14项)、上海市(14项)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项),排名后三位的分别为甘肃省(7项)、安徽省(7项)和辽宁省(7.5项)。非参数检验显示,城镇居民体检项目数高于农村(10项与8项),东部高于中部(10项与8项)、西部(10项与9项)及东北部(10项与8项),西部高于中部(9项与8项)(P<0.001)。Zinb模型显示,经济区域(中部、西部、东北部)、居住地类型(城镇地区)、性别(女性)、年龄(60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健康状况(共患病)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职工医疗保险)是居民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P<0.001)。按照城镇和农村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区域(中部、西部、东北部)、年龄(60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是城镇和农村居民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除此之外,对于城镇地区居民而言,已婚是其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P<0.001);对于农村地区居民而言,男性、共病、具有职工医疗保险是其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我国≥45岁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利用较低,城镇地区、东部地区健康体检服务更多,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居民利用健康体检服务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是城镇地区居民利用健康体检服务的影响因素,性别、健康状态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是农村地区居民利用健康体检服务的影响因素。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居民利用健康体检服务的情况,并分城乡和地域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 拔火罐治疗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摘要:本文总结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拔火罐的护理体会。患者住院期间采用中医治疗拔火罐,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选穴、对膈俞穴、肾俞穴、次髎穴、血海穴、委中穴、阿是穴进行操作,观察临床疗效。实施上述中医治疗操作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显著,得到患者的好评。

  • 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压丸治疗1例肝阳上亢型眩晕(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摘要:本文总结1例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基于循证采用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同时配合生活起居、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调护、情志调护及安全护理等六个方面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稳定血压,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 多对象情境中一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自发性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本研究设计了三项实验探究多对象情境中一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自发性表现。实验一通过改编经典的视角采择任务范式,验证了一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过程是可以自发产生的观点。实验二增加了一个虚拟对象,结果发现存在多个对象的情况下,尤其是对自我视角进行判断时,虚拟对象所看到的客体数量一致性会产生群体视角作用,影响任务绩效。实验三将虚拟对象看到的客体数量设定为不一致,证明对象间视线的一致性也会吸引被试的注意,在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条件下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总之,在多对象情境中,无论该视角是否为目标视角,人都会高度灵活、自发地对他人视角进行采择,这一过程受到“本人-目标对象-无关对象”三者间关系的影响,呈现出基于情境的特有表现。

  • 急性肺栓塞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急性肺栓塞(APE)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急性肺栓塞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存在血栓和出血的双重问题,目前研究主要以成功的病例报道为主,存在一定的临床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研究缺口。目的  探讨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预后,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纳入于2015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出血情况分为严重出血组(7例)和轻微/无出血组(14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除肺动脉以外其他部位血栓将患者分为多部位血栓组(7例)和肺动脉血栓组(14例);依据患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例)和存活组(1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1例,其中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2±18.9)岁。分析患者病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4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3例,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肿瘤相关性血小板减少2例,病因不明3例。19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肺动脉血栓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高于多部位血栓组(P<0.05)。严重出血组男性比例、平均血小板体积低于轻微/无出血组,多部位血栓比例、中心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于轻微/无出血组(P<0.05)。死亡组抗凝治疗比例、血小板计数低于生存组,心率、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值、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AP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存在多血栓事件风险,抗凝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依据血小板计数开展抗凝治疗与严重出血事件无明显相关性,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其他凝血相关参数有助于血栓负荷、出血风险及临床预后的判读。

  • CNPC2023近球形核94Nb的高自旋态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摘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82Se(18O,p5n)94Nb,布居了94Nb的高自旋态,实验中使用的18O束流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束流能量为82MeV和88MeV。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15条新的γ跃迁并调整了部分能级的摆放位置,丰富并完善了94Nb的能级纲图,结合DC0比值和线极化测量,确认了部分能级的自旋和宇称。在质子π(1f5/2, 2p3/2, 2p1/2, 1g9/2)和中子ν(2p1/2, 1g9/2, 1g7/2, 2d5/2)空间下对94Nb新的能级结构与壳模型计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 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集群时空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基于2005—2020年黄河流域62市面板数据,从集群规模、联系度和专业化3个维度匹配构建文化产业集群水平指标体系,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和空间杜宾模型,在厘清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机制与路径的基础上,探究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集群时空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05—2020年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集群指数均值由0.07上升为0.21,整体呈“正三角”型分布模式。(2) 城市间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均衡,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各解释变量对溢出效应影响效果差异显著。(3) 空间溢出效应与地理距离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地理距离达到500 km时,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强,超过850 km时,空间溢出效应逐渐消失,总体呈倒“U”型趋势。基于上述分析,为加快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出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把握城市更新进程、避免同质化竞争等建议。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对入境旅游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多重距离权重的考察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了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少有研究从空间关系视角揭示交通基础设施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探讨2000—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入境旅游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 交通基础设施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布,铁路网以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为核心并向区域东北方向延伸,公路网核心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域东西两端,一端为中国、越南、老挝、泰国,另一端为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机场设施在南部沿海地区集聚,呈现沿海高而内陆低的特征。(2) 入境旅游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沿海国家为核心向内陆国家扩张的“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格局。(3) 地理邻近、经济或制度相似国家或地区的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溢出系数分别为0.381、0.311、0.233,且地理邻近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最强,文化类型相似国家的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竞争效应。(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入境旅游产生空间溢出的重要路径,铁路基础设施对制度相似国家的入境旅游产生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溢出系数为1.507;公路基础设施对地理邻近和制度相似国家的入境旅游有正向溢出,溢出系数分别为0.040、0.101;航空基础设施对制度相似国家的入境旅游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且对地理邻近国家入境旅游的竞争效应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对于深化大尺度区域内旅游和交通关系机理的认识具有重要价值。

  • 城市边缘区概念演化与分类体系重构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变化最活跃的区域,科学认知边缘区的体系架构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与规划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以1991—2021年相关主题词文献为依据对边缘区的概念演化进行了深入阐述。在辨析关联概念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特征要素-研究视角-衍生概念”为主线对城市边缘区体系的理论内涵进行阐释,并构建了城乡边缘区、城城边缘区、城野边缘区的分类体系。研究发现,学界对边缘区的关联概念与内涵认知基本统一。相较于其他概念,城市边缘区具有更均衡的分析视角和更好的国际统一性。通过对城乡社会经济要素流动分析,土地、人口和经济成为聚焦边缘区特征的关键要素。今后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城市边缘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架构体系,加强数据信息的采集以构建多要素、多尺度与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亟待扩充中小型规模城市及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化研究,以充分挖掘区域间的关联耦合,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 中国北方农牧区乡村重构特征及问题区域识别——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科学、有序重构是实现农牧区现代化和国家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取黄河流域内蒙古段这一典型北方农牧区乡村,基于乡村发展指标和计量模型,探究了乡村重构的特征并识别问题区域。结果表明:(1) 1990—2020年研究区乡村发展各维度的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总体上经济发展>空间利用>社会发展。(2) 1990—2020年研究区乡村经济重构总体先增强后减弱,空间重构则一直增强,社会重构整体滞后。乡村综合重构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其中经济重构地域差异较小,社会重构表现为南高北低;空间重构以河套平原较为剧烈。1990—2020年乡村经济-社会-空间重构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总体先升高后降低,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3) 乡村发展及重构的问题县域共6类11个,分布在研究区黄河以西、阴山以北,映射了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区域政策等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综合影响,需结合地域实际分类施策。

  •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构及影响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以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798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不均衡指数揭示了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和类型结构特征,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叠加分析等方法探测了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呈聚集分布状态,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区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低密度集聚区。(2)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类型结构中,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所占比例最高,呈现“双核多点”空间特征,“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所占比例最低,呈“一带多点”空间结构,各类型科普教育基地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异格局。(3)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受社会经济、交通条件、教育水平、旅游资源和政策制度等人文因素以及高程、河流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研究结果对优化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布局,促进科普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 乌鲁木齐市核心城区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生态风险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型城市核心城区土壤已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乌鲁木齐市核心城区典型城市公园绿地和交通枢纽绿地为对象,系统探究土壤中6种重金属(Cd、Cr、Cu、Pb、Zn和Ni)的累积特征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 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相较于乌鲁木齐市土壤背景值,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为轻度污染,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为中度污染。(2) 不同行政区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头屯河区(2.85)>水磨沟区(2.13)>天山区(1.91)>新市区(1.85)>米东区(1.23),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米东区(4.17)>沙依巴克区(3.24)>新市区(2.84)>水磨沟区(2.70)>头屯河区(2.50)>天山区(2.37)。(3) 不同行政区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水磨沟区(101.68)>头屯河区(98.83)>新市区(88.56)>天山区(73.43)>米东区(58.24),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米东区(177.60)>水磨沟区(131.75)>沙依巴克区(120.25)>新市区(105.76)>头屯河区(105.63)>天山区(82.12)。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的分别为头屯河区和水磨沟区,而城市交通枢纽绿地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的均是米东区。(4) 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高值区总体上以岛状分布在中心城区,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除Ni外,高值区以岛状分布在米东区的西南部和沙依巴克区的东部。工业企业的显著集聚、密集的交通干线和较高的人口密度成为影响不同行政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土壤盐渍化易发性评价——以新疆南疆塔里木灌区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新疆南疆(简称南疆)的土地资源利用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供给区,开展土壤盐渍化易发性评价,对于南疆增水增地选区与土地分区分类治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南疆塔里木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水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地下水埋深、土壤质地、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盐量等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数据驱动方式的证据权进行土壤盐渍化单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定量评价土壤盐渍化易发性。结果表明:(1) 高的地下水TDS、浅的地下水埋深、细颗粒的土壤质地以及地貌类型中的冲(湖)积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中的草地与高土壤含盐量地区表现出较高的正空间相关性。(2) 灌区冲积平原内的古河道,湖积平原内的古湖沼等槽型、封闭洼地是土壤盐渍化高易发区,面积约29 km2,占灌区总面积的1.3%;灌区农田周边的弃耕地为土壤盐渍化中易发区,面积约453 km2,占灌区总面积的20.5%;灌区周边广阔的沙漠及水域为土壤盐渍化低易发区,面积约1726 km2,占灌区总面积的78.2%。(3) 综合模型评价置信度结果及野外实地调查现状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定量评价土壤盐渍化易发性的结果准确可靠,为土壤盐渍化易发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南疆地区土壤盐渍化防治和后备耕地资源选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 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被类型、分布和数量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被在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合拢及保障区域绿洲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全面掌握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被类型、分布及其生存现状,在解译卫片影像基础上,开展了多年实地调查,划分了荒漠植被类型,绘制了植被分布图,分析了典型荒漠植被群落的数量特征,为石羊河流域荒漠植被及其物种多样性保护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 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被类型较多,有4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40个植被群系,具有典型的荒漠和草原化荒漠特征。荒漠区植被在流域内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东部流沙分布较广,植被类型较为单一;北部戈壁与沙漠交错分布,植被类型及物种组成相对丰富。(2) 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被物种组成较为丰富,有57科255属486种,以温带荒漠植物为主,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和灌木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9.59%、25.31%和18.93%,乔木、寄生草本和水生植物数量较少。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被层片结构简单,群落建群种常为灌木和半灌木。(3) 石羊河流域典型植物群落优势种的数量特征差异明显,从物种丰富度来看,石羊河流域荒漠区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介于2.1~16.3之间,平均物种数7.6种,以红砂+泡泡刺(Reaumuria songarica+Nitraria sphaerocarpa)群落物种最为丰富,为16.3种;珍珠柴+泡泡刺+尖叶盐爪爪(Caroxylon passerinum+Nitraria sphaerocarpa+Kalidium cuspidatum)群落次之,为14.5种;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群落、合头藜(Sympegma regelii)群落、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群落和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物种数最少分别为2.7种、2.6种、2.1种、2.6种。综上所述,石羊河流域荒漠植被区类型多样,组成物种相对丰富,但群落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低,因此要加强荒漠植被及其脆弱生境的保护和修复,以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充分发挥生态防护功能。

  • 基于特征波段选择和机器学习的陆地棉叶片水分估算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棉花叶片含水量的及时准确监测对于评价棉花生长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精准估算棉花叶片含水量,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田间尺度上棉花叶片的高光谱数据和叶片水分数据为基础,采用分数阶微分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Monte Carlo uninformative variables elimination,MC-UVE)以及将CARS与SPA耦合等方法筛选特征波段,采用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改进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建立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叶片水分含量反演模型,并使用独立样本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 不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得到的波段数量与位置不同,其中MC-UVE所得特征波段数量为8个,CARS所得特征波段数量为38个。SPA、GA与CARS-SPA方法中特征波段位置较为一致,基本集中在近红外的950~1050 nm范围内。(2) CARS-SPA-WOA-RFR模型反演效果最好,模型预测值决定系数(R2)=0.9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0.032。最终构建的模型可为准确快速地监测棉花旱情以及精准灌溉提供决策依据。

  • 柴达木盆地巨型沙波纹条带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巨型沙波纹条带(Megaripple stripes,MRS)是一种巨型沙波纹在来流方向上呈条带状分布的纵向风成地貌,包括巨型沙波纹尺寸较大的巨型沙波纹走廊(Megaripple corridor,MRC)和尺寸相对较小的微床面形态走廊(Smaller bedform corridor,SBC)。采集柴达木盆地MRS表层沉积物样品共112个,对其物理性质(粒度特征)和化学性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柴达木盆地MRS表层沉积物中MRC的优势粒级为砾石(44.24%~50.19%)和极细沙(15.91%~20.42%),粒度分布呈双峰型;SBC的优势粒级为极粗沙(26.00%~35.90%)和细沙(14.80%~20.47%),粒度分布呈三峰型。(2) MRS分选很差,偏度以正偏为主,峰态为宽到很宽。(3) MRC和SBC各元素含量差异不大。常量元素以SiO2和Al2O3为主,含量分别在63%和10%左右;微量元素以Cr、Co、Mo和Ba为主。除Cr和Mo外其余元素均为迁移淋失的状态。(4) 柴达木盆地MRS为寒冷干燥环境下的低等化学风化,处于大陆风化初期,化学风化侵蚀相对稳定。

  • 基于实际调查与观测解译对比验证的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将生态敏感性实际调查结果与观测解译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进行修正,对提升生态敏感性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遥感解译和气候观测数据,构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陕西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结合陕西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实际调查结果,对比验证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实际调查与观测解译结果间的差异,并对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观测解译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1) 观测解译结果显示陕西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空间差异显著,极敏感区主要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和渭南市。(2) 实测调查结果显示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调查中土地沙漠化区主要分布于榆林市北部长城沿线地区。(3) 差异特点表明92.5%的实际调查结果土地沙漠化区域与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观测解译评价结果存在空间上的重叠,但只有71.8%的观测解译极敏感区与实际调查土地沙漠化区域间存在空间重叠。(4) 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数据来源误差、模型构建误差以及指标赋值误差3个方面。(5) 修正后的陕西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极敏感区域主要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北部和渭南市大荔县,较基于观测解译的评价结果增加面积110.41 km2。针对差异原因和特点,可以针对性的完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和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