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EN | CN
  • 首页
  • 论文提交
  • 论文浏览
  • 论文检索
  • 个人中心
  • 帮助
按提交时间
  • 1
  • 1
  • 2
按主题分类
  • 1
  • 1
  • 1
  • 1
按作者
  • 4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按机构
  • 3
  • 2
  • 1
  • 1
  • 1
当前资源共 4条
隐藏摘要 点击量 时间 下载量
  • 1. ChinaXiv:202207.00081
    下载全文

    限制性饮食者的食物奖赏调控缺陷:一项基于记忆抑制的fMRI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09

    邹雨晴 梁蓉芳 敖华 高源 沈佳雯 高笑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Think/No-Think(TNT)范式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限制饮食者食物记忆提取抑制及其奖赏贬值效应的认知机制和脑基础。 [方法] 40名女性大学生被试(21名限制性饮食者,19名非限制性饮食者)参与实验。被试完成以食物图片和非食物图片为材料的 Think/No-Think(TNT)范式,其中TNT阶段在核磁共振扫描仪中进行,在TNT范式前后进行主观奖赏价值的测量。 [结果] 行为结果中并未观察到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记忆提取抑制能力的降低或损伤,但提取抑制的奖赏贬值效应随限制性进食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脑成像结果显示,限制性饮食者在抑制食物关联的记忆时,表现出更强的dlPFC的激活和更弱的奖赏和记忆脑区的激活。此外,dlPFC与记忆和奖赏脑区的连接强度随限制性进食得分的升高而减弱。进一步的分析表明,dlPFC和丘脑的功能连接强度介导了限制性进食得分与奖赏贬值效应的负性变化关系。 [局限] 本研究的被试均为健康大学生。在年龄上,执行功能处于整个年龄段的高峰阶段,因此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 [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限制性饮食者进行食物奖赏调控的抑制控制缺陷,为理解限制性饮食者自我调控失败而导致过强的食物奖赏动机和过度进食行为提供了支持目标冲突模型的证据。

    同行评议状态:待评议

     点击量 5444  下载量 813  评论 0
  • 2. ChinaXiv:202401.00207
    下载全文

    工具性喂养对9~12岁儿童挑食行为的影响:来自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7

    崔一岑 张易晓 陈曦梅 肖明岳 刘永 宋诗情 高笑 郭成 陈红

    摘要: 采用静息态磁共振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在87名9~12岁儿童中探究挑食行为的神经关联,并检验其在工具性喂养和挑食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儿童挑食行为与右侧尾状核的局部一致性正相关。功能连接结果表明儿童挑食行为与右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功能连接正相关。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神经发现能够较好的预测儿童挑食行为,验证了神经结果的稳定性。这表明涉及感觉信息编码和奖赏加工的尾状核和壳核可能在儿童挑食行为的个体差异中起着关键作用。中介模型进一步显示,工具性喂养能够通过右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功能连接负向影响儿童挑食行为。研究提供了儿童挑食行为稳健的神经基础证据,并且为从父母喂养方式入手干预改善儿童不良的挑食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同行评议状态:待评议

     点击量 2573  下载量 1235  评论 0
  • 3. ChinaXiv:202303.08483
    下载全文

    9~12岁儿童应激与额颞区的关联: 来自多模态脑影像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李为 边子茗 陈曦梅 王俊杰 罗一君 刘永 宋诗情 高笑 陈红

    摘要: 首次采用多模态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考察了78名学龄儿童(女性39名, 平均年龄10.18岁)应激的神经关联。结果表明, 儿童应激水平与内侧眶额叶、脑岛、颞上回和辅助运动区的灰质体积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脑岛和顶下小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涉及情绪加工的前额叶-边缘-颞叶脑区可能在儿童应激的个体差异中起着关键作用, 而负责整合内外部信息(如, 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外部消极刺激)的脑岛与顶下小叶之间功能同步性的增加与儿童应激的降低有密切关联。基于结构网络的预测分析显示, 感觉运动、额顶、突显、视觉和小脑网络对儿童应激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不仅丰富了儿童应激神经基础的实证证据, 而且对儿童应激的早期预防策略和干预手段具有启示意义。

     点击量 1219  下载量 476  评论 0
  • 4. ChinaXiv:202209.00103
    下载全文

    9~12岁儿童应激与额颞区的关联:来自多模态脑影像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2-09-08

    李为 边子茗 陈曦梅 王俊杰 罗一君 刘永 宋诗情 高笑 陈红

    摘要: 首次采用多模态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考察了78名学龄儿童(女性39名,平均年龄10.18岁)应激的神经关联。结果表明,儿童应激水平与内侧眶额叶、脑岛、颞上回和辅助运动区的灰质体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脑岛和顶下小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涉及情绪加工的前额叶-边缘-颞叶脑区可能在儿童应激的个体差异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负责整合内外部信息(如,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外部消极刺激)的脑岛与顶下小叶之间功能同步性的增加与儿童应激的降低有密切关联。基于结构网络的预测分析显示,感觉运动、额顶、突显、视觉和小脑网络对儿童应激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不仅丰富了儿童应激神经基础的实证证据,而且对儿童应激的早期预防策略和干预手段具有启示意义。

    同行评议状态:待评议

     点击量 10272  下载量 1053  评论 0
友情链接 : PubScholar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
  • 运营单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 邮箱: eprint@mail.las.ac.cn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募预印本评审专家 许可声明 法律声明

京ICP备05002861号-25 |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6号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