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法律职业伦理 提交时间: 2024-01-23
摘要: 大数据法律监督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也是新一轮检察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大数据法律监督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对其基本理论有所把握。作为新生的事物,大数据法律监督仍然在蓬勃发展之中,难免会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争议也是最多是数据、算法和制度三个方面。若要大数据法律监督发挥其预期作用,则需要从多个角度共同改进。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为相关规定的出台提供些许参考。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11-17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ic acid, α-KG)是谷氨酸脱氨基的酮酸产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为提高L-氨基酸脱氨酶全细胞催化法合成α-KG的效率及产量,首先通过优化全细胞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全细胞转化反应条件,包括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诱导剂浓度,诱导剂添加时刻、诱导时间等;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温度、pH、细胞量、转化时间。各个条件优化后以200 g·L-1谷氨酸钠为底物时,产量最终提高了54.9 %,摩尔转化率为39.6 %。其次,通过定点饱和突变对L-氨基酸脱氨酶进行定向进化以提高其催化能力。经过多次突变、筛选,最优突变体E.coli BL21-pET-20b(+)-pm1152催化200 g·L-1谷氨酸钠生成α-KG最高产量为 100.9 g·L-1,摩尔转化率为64.7 %,较最初对照菌株提高了66.3 %。结果表明,条件优化和饱和突变可有效提高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转化合成α-KG的能力。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8
摘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下,考虑区域资源和产业基础等多方面要素,面向十四五产业发 展规划及社会实际需求,筛选适合区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技创新 能力,已经成为政府产业规划的重要任务。文章从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出发,借鉴多个产业筛选经典理 论,构建了一套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体系,包含区域资源禀赋、 产业升级潜力、技术支撑能力、社会需求条件、政府干预力度和其他相关机会六大维度,以期为政府和相关 部门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和产业筛选工具。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作物育种领域开始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自动化种子切片机是影响育种规模的关键设备,相关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未来将提高我国作物育种水平。文章论述了自动种子切片机在作物育种中的意义,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原理,并对我国第一套商业化育种种子切片设备的技术特点进行详细介绍,指明了我国育种种子切片设备的发展方向。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高血压与帕金森病在观察性研究中已经表现出共病现象,但其共同遗传基础和因果关系尚未明确。目的 本研究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探讨了高血压与帕金森病的共同遗传病因及因果关系。方法 提取Finngen项目R5版本中GWAS汇总统计数据(2162例帕金森病患者和216630例对照)和英国生物银行的汇总统计数据(包含129909例高血压患者和354689例对照),通过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LDSC)和局部遗传力估计(ρ-HESS)评估整体和局部的遗传相关性。采用跨性状meta分析揭示高血压与帕金森病共享的多效性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通过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推断潜在的因果关系。结果 遗传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与帕金森病之间未观察到整体相关性(rg=0.067,P=0.527)。局部分析识别出3个边缘显著区域(P0.05/1703)。跨性状meta分析确认了37个与高血压和帕金森病相关的SNPs。双向MR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对帕金森病具有因果效应(β=0.655,P=0.019),而帕金森病对高血压无反向因果效应(β=0.002,SE=0.001,P=0.179)。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并提供了两者之间共同遗传基础和因果关系的证据,强调了二者在疾病预防和治疗策略中的重要意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8-0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对反映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时空差异或变化的β多样性及其组分开展研究,有 助于提高对群落结构及其维持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森林草本层是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对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关于β多样性 的组分(如物种周转和嵌套组分)的相对比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等方面仍缺乏统一 认识。该研究基于河南省168 个自然林样地草本层植物群落调查数据资料,通过Jaccard 相异性指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河南省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格局,并量化空 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等影响因素对其β多样性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河 南省的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的Jaccard 相异性指数为0.94,主要来源于物种周 转组分(占总β多样性的96.8%)。(2)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及物种周转组分 随空间距离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嵌套组分随空间距离增加呈显著减少趋势。(3)Mantel 检验显示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对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均具有显 著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影响最大,空间距离影响次之,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小;方差分解结 果进一步显示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共解释了总β多样性及其周转组分27.14%、 20.35%的变异,其中环境因素可以单独解释的变异最多(分别占总β多样性的10.62%和周 转组分的9.35%)。该研究有助于增强对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 认识,进而为森林植被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产生消化酶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提高动物免疫力、抗细胞凋亡、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此外,丁酸梭菌属于厌氧芽孢杆菌,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以及动物胃肠道环境有较好的耐受性。因此,丁酸梭菌是一种适合在畜禽生产中添加的益生菌。本文总结了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和对畜禽生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丁酸梭菌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干预和延缓痴呆进展的重要阶段,既往研究发现MCI与遗传因素存在紧密关联,且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4是医学界公认的MCI重要风险等位基因。由于缺少MCI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汇总数据,当前普遍以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GWAS汇总数据作为Base数据集来计算MCI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致使MCI的PRS遗传风险预测效果并不理想。目的 本研究以多基因遗传风险综合评分(Meta-polygenic risk score,metaPRS)与APOE4作为重要预测因子,从广义线性模型与机器学习角度,探索并优化MCI的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策略。方法 计算MCI的12个亚表型PRS,并利用弹性网状Logistic回归模型将其整合为MCI的metaPRS。利用年龄矫正的APOE4效应量计算APOE4加权总和(SCOREAPOE)。以metaPRS、SCOREAPOE及基本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构建不同的预测因子纳入策略,以XGBoost,GBM,Logistic回归及Lasso回归作为统计建模方法,采用AUC及F-measure评价MCI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的预测效果。结果 metaPRS与SCOREAPOE对于MCI的遗传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纳入metaPRS、SCOREAPOE及基本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后,各个统计建模方法的预测效果为:XGBoost(AUC=0.69,F-measure=0.88),GBM(AUC=0.76,F-measure=0.87),Logistic回归(AUC=0.77,F-measure=0.89),Lasso回归(AUC=0.76,F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3
摘要: 加速器电子束参数的无损间接测量是一个难题,储存环上传统的X射线针孔成像(X-ray pinhole imaging)方法和直线加速器上的狭缝衍射法(ODR)都存在不足之处。激光康普顿散射(Laser Compton Scattering,简称LCS)装置是利用相对论电子与低能光子相互碰撞产生高能伽马束的新光源。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康普顿散射光源测量能谱提取电子束参数的方法,该研究旨在通过自主开发的基于Geant4的蒙特卡洛程序模拟重建出与实验测量能谱符合一致的模拟谱,从而获得电子束参数,包括水平方向束斑尺寸、电子能量和发射度。在对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简称上海光源)的激光伽马光束线站(SLEGS)上的多碰撞角度伽马测量能谱做了一致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提取的上海光源储存环电子束参数与理论值符合得较好。这证明了激光康普顿散射是一个有效的电子束参数无损间接测量方法,为后续其他电子束的提取奠定基础。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5-05-0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中枢敏化(CS)是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疼痛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尚不清楚,在RA疼痛管理中易被忽视。目的 探究RA疼痛与CS相关性,分析RA疼痛合并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纳入2024年1月—2024年9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的200例RA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VA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采用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进行疾病活动度评估;采用中枢敏化测评量表(CSI)进行CS评分,并根据CS评分分为RA-CS组和RA-非CS组(简称RA-nCS组)。采用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依据《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进行中医证候评估,采用疲劳严重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F)进行疲劳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RA疼痛程度以及RA-CS影响因素;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进行内部验证,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回归模型拟合度。结果 纳入200例RA患者中,轻度组88例(44%)、中度组80例(40%)、重度组32例(16%)。3组年龄、压痛关节数(TJC28)、肿胀关节数(SJC28)、DAS28-ESR、DAS28-CRP、疲劳VAS评分、中枢敏化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AS28-ESR(OR=3.948,95%CI=1.069~14.579,P=0.039)、中枢敏化评分(OR=1.066,95%CI=1.035~099,P<0.001)是RA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200例RA患者中,RA-CS组57例(28.5%),RA-nCS组143例(71.5%)。RA-CS组病程、晨僵时间、患者总体评估(PGA)、疲劳VAS评分、HAQ-DI高于RA-nCS组,ES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RA-n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CS组出现屈伸不利、汗出、腰膝酸软、肝肾不足证和寒湿痹阻证患者数量高于RA-nCS组,关节发热数量低于RA-n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疲劳VAS评分(OR=1.735,95%CI=1.261~2.388,P<0.001)、汗出(OR=6.593,95%CI=1.656~26.242,P=0.007)是RA-CS的危险因素,关节发热(OR=0.242,95%CI=0.067~0.872,P=0.030)是RA-CS的保护因素。Bootstrap法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一致性。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χ2=9.532,P=0.299)。结论 RA疼痛与CS密切相关,当RA患者表现出明显疲劳、汗出,而不伴关节发热时,评估CS并进行多维化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5-01
摘要: 贝塔奥斯陆实验方法为研究高激发态下的放射性核素性质以及探究从铁到铀的元素核合成过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处理技术,旨在消除贝塔衰变电子对贝塔奥斯陆实验中了子核伽马退激衰变探测的影响,从而准确地展开观测到的伽马射线光谱。通过运用伽马射线与衰变电子的综合探测器响应函数矩阵,将列主元消去法与逐步迭代反解法相结合,确定真实的入射伽马光谱。通过模拟和反演计算,证实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8
摘要: 介绍了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之一的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 (Shanghai Laser Electron Gamma Source, SLEGS)光束线站的建设与试运行情况,在SLEGS伽马源装置上可以开展核物理、核天体物理等基础研究、开展伽马辐照,伽马成像及伽马活化等应用研究。SLEGS光束线站在2021年12月通过工艺验收,2022年10月进入到试运行阶段,2023年9月对用户开放运行。SLEGS是国际上首台采用变换碰撞角度连续改变伽马束能量,具有最好的能量扫描精度、流强密度以及高效的能量调节能力。试运行阶段SLEGS光束线站重点解决了伽马束能谱和流强的在线监测问题,主要完成了平坦效率谱仪(FED)测量光中子截面的实验方法学研究,以及开展了伽马成像、伽马活化,正电子产生等应用平台的拓展和研究。随着逆康普顿散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未来短脉冲、高极化、高通量以及小型化的激光康普顿散射光源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将在核物理、天体物理、粒子物理,极化物理,以及航空航天,医学检测,能源开发等伽马源应用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5-08
摘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Shanghai Laser Electron Gamma Source-SLEGS)的两种正电子束产生方法,通过蒙特卡洛程序Geant4模拟研究了单靶磁场分离和多靶侧向引出模式下的正电子靶选择、偏转磁铁和聚焦系统设置,本底干扰及抑制等,根据模拟分析,优化了正电子束流产生参数,在SLEGS获得MeV能级的高质量正电子束流并建设正电子束应用平台,将SLEGS的研究扩展到正电子束湮灭实验等应用领域。在SLEGS伽马射线能量在0.66-21.7MeV连续可调,伽马束流强度~107photons/s条件下,通过单靶磁场分离模式得到了正电子能量范围为1.0- 12.9 MeV,流强密度为102- 103e+/s/cm2的正电子束。优化的螺线管多靶侧向引出模式使正电子束具有更好的流强和能量分辨,并可有效避免了伽马本底的影响,最后得到的正电子能量范围为1.0 MeV- 9.1 MeV,流强密度为~103-105e+/s/cm2。实验测量了SLEGS正电子湮灭产额及伽马射线角分布,LaBr3(Ce)探测器测量得到全空间正电子湮灭伽马射线约为2.5×108photons,而模拟计算中4π立体角收集得到的511keV射线总计数为2.47×108photons,在误差范围内与模拟结果符合一致,验证了模拟分析的可靠性。文中同时还展示了SLEGS正电子湮灭寿命谱测量的探测器与电子学布局,以及初步实验研究情况,未来考虑通过从储存环加速器、短脉冲激光等方法引出更准确的起始时间信号,从而获得精确正电子湮灭寿命谱。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6-13
摘要: Shanghai Laser Electron Gamma Source (SLEGS) is a powerful gamma source to provide MeV gamma-ray beams for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developed as one of the sixteenbeamline stations in Phase II Project of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 Theslant-scattering mode is for the first time systematically employed in the laser Compton scattering (LCS) at SLEGS to produce energy-tunable quasi-monoenergetic gamma-ray beams. SLEGS officially completed its commissioning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21. Gamma-rays in energy range of 0.25 - 21.7 MeV with the flux of 2.1 104 - 1.2 107 photons/s and the energy spread of 2 15 % are produced during the test.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of the commissioning of the SLEGS beamline.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20
摘要: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终端,测量了中子能量为33.9MeV 12C(n,d)x的角微分反应截面。利用轻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LPDA)E-E 望远镜系统, 测量了在实验室坐标系下从24.5到155.5 12C(n,d)x 的角微分反应截面。实验结果能够很好的符合以前的实验结果。由于缺少实验数据,这项工作为相关数据库的评价及数据库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