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的创新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创新,改进方法,才不会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新媒体时代,网络和手机媒体的出现,使电视媒体的关注度和喜爱度明显下降,电视媒体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只有电视媒体做出更加有趣的节目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因此,电视媒体正面临着创新这一大难题。

  •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的应用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新媒体融合时代应运而生,迅速在新闻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使受众得到分流,抢占广告份额。新旧媒体竞争加剧。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专题片若要有所成就,必须推陈出新,完善创作技巧,使之在激烈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分析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的应用,以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AIGC识别研究进展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4-01

    摘要: 目的/意义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崛起,AIGC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为防止AIGC滥用,减少虚假消息、学术不端、欺骗评论等问题的产生,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AIGC识别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展望。 方法/过程 首先,明确AIGC识别是二值分类问题,其目标是识别一段内容是否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然后,采用系统综述方法梳理了AIGC识别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全面的优秀数据集对构建AIGC识别分类器的重要性,同时探究了当前流行数据集的局限性和发展目标,以及潜在的数据集。此外,论文分析了各种分类器的范式,提出了多领域的识别任务、跨语言的识别任务、数据歧义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总结了未来AIGC识别的发展路径。旨在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清晰的介绍,为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分类器提出建设性意见。

  • 近三十年国际网络舆情领域的主题热点与演变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1-08

    摘要: 摘要: 目的/意义  对国际上近三十年网络舆情的主题热点与演变进行可视化研究,为我国学者理清国际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快速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核心与热点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设计/方法  通过Wos检索1993-2022网络舆情文献3084篇,使用VOSviewer进行性能分析和科学制图,以及使用SciMAT检查了三个连续时期关系的主题演变。 结论/发现  创建术语共线地图确定主要的术语类团,使用引用来源的共同引用发现具有影响力的期刊,使用引用参考文献的共同引文分析得到具有影响力的出版物,使用被引作者的共同引用分析和书目耦合链接得到有影响力的作者和国家,然后使用SciMAT得到了三个连续时期关系的主题演变。 创新/价值 使用科学制图和绩效分析对国际现有的网络舆情的研究进行了深度的刨析,科学制图可视化该领域的研究结构,绩效分析集中在各项目的指标上。

  • 近五年国内外社会网络分析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与对比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1-05

    摘要: 摘要:【目的/意义】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将社会网络分析发展起来,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近五年国内外社会网络分析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态势,为更好的将社会网络分析应用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促进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科研发展水平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近五年国外Web Of Science核心集收录的社会网络分析在图情领域相关论文和国内CNKI中CSSCI收录的社会网络分析在图情领域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战略坐标分析以及VOSviewer可视化工具进行对比分析,对文献数量、文献作者合作网络、作者机构合作网络、文献主题词网络等进行了可视化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得到了近五年国内外社会网络分析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影响力较大的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并对近五年国内外社会网络分析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近五年国内外社会网络分析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异同,提出了对国内图书情报领域有建设性的意见。

  • 科技赋能非遗转化与发展路径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研究旨在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研究,强调现代 科技赋能对非遗转化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方法/ 过程 通过对非遗“双创”内涵进行解读、非遗“双创”重要贡献分析以及 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分类别场景分析,探讨科技赋能非遗“双创”的6 类共性关键技术和3 层框架体系。结合非遗传统技 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具体实例,展示现代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促进作用和对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影响。 结果/ 结 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要深入 思考和防范现代科技对非遗项目的潜在风险和挑战等问题。

  • 人文社会科学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图书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建立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展现图书影响力,为图书外译的内容类型选择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从反映外译图书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10个维度出发,细化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得分,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的外译图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40.48%的图书国内外影响力排名差值的绝对值大于10;部分国内学术影响力高的图书外译后未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外译图书的社会影响整体较低。选择外译图书的内容类型时需要同时考察该图书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 小分子化合物在干细胞神经分化中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2-13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神经系统疾病是发生于中枢、周围、自主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目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随着干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在诱导干细胞神经分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可能会解决神经修复与再生的关键问题。其中,小分子化合物因其在使用的便捷性、可控性和功能多样性等方面的显着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干预和研究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重编程等生物学行为。本文针对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干细胞神经分化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 科学大数据智能分析软件的现状与趋势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取得突破进展,如何在自然科学领域采用人工智能新技术促进科学发现,成为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关注焦点。多学科、跨领域交叉背景下的科学大数据挖掘分析与知识发现,依赖于构建一套高效、易用、可扩展的科学大数据智能分析软件系统,为复杂数据处理、分析、模式提取和知识发现提供学习模型、算法及开发工具支持。文章选取典型科学领域内代表性的智能分析软件系统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比分析这类软件的共性和差异,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个面向科学大数据的一体化、可定制的智能分析框架,支撑科学家交互式构建智能分析模型并高效执行,为快速开展科学发现研究提供系统和工具支撑。

  •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草场植被盖度反演模型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4-14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作为草地资源大国,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草场退化形势。掌握草场植被盖度的历史演变趋势,是草场退化驱动力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基础。目前已有研究多以参数回归方法估算植被盖度,但并未充分考虑其苛刻的使用条件。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及地面植被盖度监测资料建立非参数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并与传统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应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估算近10年来布尔津县草场植被盖度的变化趋势,并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很难满足其基本的统计学假设条件,而随机森林模型不但无需进行假设条件检验,而且预测的准确性也优于以往普遍应用的线性模型。基于Landsat ETM+标准数据得到的反演结果较之TM和OLI数据普遍偏小,地表反射率数据虽然可以大幅降低传感器不同对反演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但结果仍存在约±10%的不确定性。涉及的草场类型众多,为了提高反演精度,后续研究需要分别计算其植被指数,并尽量减低传感器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

  • 基于叶片生理指标的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4-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小麦生产,提高小麦耐盐性是应对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生物途径之一。 小麦芽期亦是对盐分较为敏感的时期,小麦芽期耐盐性的强弱对对盐碱地小麦种植至关重要。为探 讨利用叶片生理指标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的可行性,该文以沧麦 6005 及其 73 个叠氮化钠诱变 家系为试验材料,在超纯水和 40%人工海水条件下,对芽期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总蛋白和可 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等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在 40% 人工海水盐胁迫下,小麦芽期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而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弱。(2) 主成分分析中第 1 和第 4 主成分是小麦芽期叶片耐盐的酶活响应因子,第 2 和第 3 主成分是小麦芽 期叶片耐盐的渗透调节因子。(3)在耐盐性评价中,沧麦 6005 芽期耐盐性鉴定等级为 2 级(耐盐), 耐盐等级鉴定为 1 级(高耐)的家系为 SAM1、SAM49 和 SAM59,这与田间生产实践经验一致。 综上认为,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脯 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作为叶片生理指标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叶片生 理指标进行小麦芽期耐盐性评价提供参考。

  • 基于专利新颖性研发组合标识图的技术机 会分析——以溶栓药领域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识别新颖专利代替由一组关键词代表的专利空白,改善技术机会识别过于主观 的缺陷。[ 方法 / 过程 ] 利用一种基于系统流程的定量方法识别专利的新颖程度。通过基于密度的局部离 群点(DLOF)算法识别出新颖专利,利用技术范围指标与同类专利数量指标构建研发组合标识图。[ 结 果 / 结论 ]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专利的新颖性研发组合标识图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新颖专利,为技术研发提 供借鉴。

  • From simple digital twin to complex digital twin Part I: A novel modeling method for multi-scale and multi-scenario digital twin

    分类: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其他学科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软件 提交时间: 2022-02-16

    摘要: 近年来,数字孪生受到了广泛关注,数字孪生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的数字孪生案例大多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上,面对多层次多场景的工作环境,甚至模型的交互与耦合,仍缺乏构建复杂数字孪生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标准化的基于模型分割和组装的复杂数字孪生模型的建模方法。首先,将数字孪生的复杂模型按照4C架构中的层次(Composition)、场景(Context) 、组件(Component)和代码(Code)划分为若干简单模型。层次和场景使数字孪生专注于特定尺度和场景中的有效元素。组件和代码用于开发简单数字孪生模型。其次,通过信息融合、多尺度关联、多场景交互,将数字孪生的简单模型组装成复杂模型。本体模型构建了不同数字孪生中实体的完整信息库。知识图谱在不同尺度的数字孪生之间架起了关系的桥梁。场景迭代实现行为交互和计算结果精度的提高。本文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的方法来构建复杂的数字孪生模型,并支持组件和代码的复用促进数字孪生的快速开发。

  • 科学数据价值增值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03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探究科学数据价值增值影响因素,揭示科学数据价值增值内在发展规律。[方法/ 过程]基于专家访谈 资料和文献中科学数据价值增值相关内容,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得到科学数据价值增值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 建立科学数据价值增值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科学数据价值增值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与分析,揭示各影响因素对科学数据 价值增值的作用关系。[结果/ 结论]科学数据价值增值过程中,原始数据质量是前提条件,数据存缴水平影响显著,数据组 织与整合是价值增值形成的关键,科学数据共享与开发是价值增值实现的关键。

  • 面向用户长短期偏好调节的可解释个性化推荐方法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推荐模型愈加复杂、数据输入越来越多、传统推荐模型可解释性较低、推荐结果"过度特化"等问题,提出面向用户长短偏好调节的可解释个性化推荐方法。[方法/过程] 从用户近期产品需求及其长期生活方式两个维度构建用户长短偏好模型,借鉴用户评分偏置及注意力机制,将用户长短偏好与其评分相结合进行评分预测,从而形成Top-N推荐。[结果/结论] 通过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不同的用户行为(显式反馈或隐式反馈),不同的推荐项目个数及在不同的推荐算法中都有良好表现。在无需对各种推荐模型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提升了推荐结果的准确率、召回率与多样性;另外基于对长短偏好系数的改变,实现对推荐结果多样性与准确率的调整,并且形成相应的推荐解释。

  • 共享住宿与酒店用户评论文本的跨平台比较研究:基于LDA的主题社会网络和情感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共享住宿与酒店预定平台可能同时存在替代性和互补性,但这种替代性和互补性分别体现在哪些产品和服务上当前文献还缺乏探讨,需要进一步开展跨平台的比较研究。[方法/过程] 选取携程酒店预定平台和小猪短租平台为实验对象,采集北京市相关房源的86 635条用户评论文本,结合LDA模型、主题社会网络和主题情感分析方法对用户文本评论进行跨平台比较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两大平台用户在评论主题、主题社会网络和主题情感上的异同之处,从微观用户评论角度解释了两大平台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替代性和互补性。本文结果为平台管理者进行住宿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改进提供重要的实践借鉴。

  • 基于UHD185 成像光谱仪的冬小麦叶绿素监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2-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关中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无人机为平台搭载的UHD185成像光谱仪获得冬小麦农田高光谱影像,并从中提取波段信息,以传统光谱指数和新光谱指数为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比较模型精度并制作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布图。结果表明:各预测模型中以新光谱指数构建的预测模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光谱指数模型,其中,SPAD-NDSI模型精度最高(R2=0.6308,RMSE=1.9766);通过反演叶片叶绿素分布图并对填图结果进行检验可知,SPAD-NDSI模型填图效果最佳(R2=0.7013,RMSE=1.4548),可以作为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无人机高光谱影像遥感反演估算的基本模型。

  • 面向在线评论的比较观点挖掘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对比较观点挖掘和相关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和步骤进行综述, 为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指导。【文献范围】从WoS, Google Scholar, CNKI 中以“比较观点(Comparative Opinion)”、“比较句识别(Comparative Sentence)”、“比较关系(Comparative Relation)”等为检索词筛选获得55 篇相关文献。【方法】基于文献调研, 介绍比较范畴的划分、比较句识别、比较关系抽取和比较观点情感分析等研究进展。【结果】由于有限的序列规则, 比较观点的识别难以进一步提高, 对隐形比较观点的识别研究鲜有提及, 并且现有的抽取技术难以很好地提取比较要素。此外, 比较观点缺乏细粒度的情感分析。【局限】缺乏对现有比较观点识别方法的对比分析。【结论】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可以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此外, 未来的工作重点应关注通过比较观点识别追踪潜在竞争对手, 分析产品竞争力, 以及提供不同商品的对比分析等。

  • 近50 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物候期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107 个气象站点1965—2013 年逐月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 分析了 1965 年以来青藏高原区的气候变化趋势, 并采用MODIS 数据、Thornthwaite Memorial 模型及GIS 技术分析了近50 a 青藏高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利用连续22 a 的青藏高原牧草生育期观测数据, 探讨了牧草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与牧草主要发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 1)近50 a 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升温幅度达0.53 ℃(10a)1, 降水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但增加幅度较小, 其倾向率为7.81 mm(10a)1; 而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 其下降幅度为16.94 h(10a)1。2)1965—2013 年青藏高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增加趋势, 在空间上, 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增加, 青海省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上升幅度较大, 而西藏东部上升幅度较小, 且南北部地区差异较大。3)牧草返青期、抽穗期及开花期均呈提前趋势, 而黄枯期呈现推迟趋势, 从而延长了牧草物候期; 由东南向西北牧草返青期逐渐推迟, 而黄枯期主要出现在一年中的第257~289 d,其空间整体差异不如返青期明显。4)温度和降水均与牧草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 而日照时数与其呈显著负相关,且温度是影响牧草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因子。利用青藏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物候期与气候因子的响应规律, 可为提高该区牧草的实际产量和保护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提供借鉴和依据。

  • 扶贫资源配置对低收入农户收入影响 ——以青海省18村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防止致贫返贫、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落脚点。探究低收入农户收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建立预防致贫返贫机制提供思路和借鉴。基于青海省3县18个行政村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角度将所访低收入农户收入特征进行分析。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影响农户收入和收入结构的影响因子,确定因子的解释力和显著性,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低收入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增长明显,增收效果明显,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通过扶贫资源配置,农户增收意愿与内生动力明显提升,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户的主要 收入来源。(3)收入影响单因子解释力有很大差异,且双因子交互作用驱动力均高于单一因子。其中劳动力人数和建档立卡人数交互后影响力最大。(4)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户的收入结构影响显著,不同的收入渠道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在收入提升阶段应重点关注贡献程度较高的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