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兰科植物研究杂记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学研究、实验与植物演化、发展 提交时间: 2018-06-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西藏墨脱县位于东喜马拉雅和印缅交界地区,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是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通过对墨脱的科学考察,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2新纪录种,西藏牛角兰(Ceratostylis radiata)和格当石豆兰(Bulbophyllum psychoon),并提供描述和图片。西藏牛角兰花为纯白色,花辐射对称,唇瓣3裂,茎长2~2.5 cm而明显区别于该属内其他种。格当石豆兰与齿瓣石豆兰(Bulbophyllum levinei)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花瓣卵形,先端锐尖。凭证标本分别保存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XZ)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E)标本馆。2个新纪录种原分布均在印度、缅甸和越南等地区,在西藏的发现,说明了墨脱的植物区系和原分布地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印证了墨脱属于亚热带地区,且2个种的分布海拔也超出了原分布地范围,开花的时间也相对推迟。新纪录种的发现对摸清本区植物种类和丰富中国西藏植物区系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资料。

  • 中国西藏兰科植物新资料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6-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中国西藏东南地区位于东喜马拉雅和印缅的交接处,是全球生物多样热点地区。尤其是位于该地区的墨脱,巨大的海拔高差,使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呈显著的垂直地带性,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通过联合科学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的分析,报道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新记录属3个,即线柱兰属(Zeuxine)、爬兰属(Herpysma)和槽舌兰属(Holcoglossum);新纪录种27个,即白肋线柱兰(Zeuxine goodyeroides)、爬兰(Herpysma longicaulis)、小花槽舌兰(Holcoglossum himalaicum)、西南齿唇兰(Anoectochilus elwesii)、窄唇蜘蛛兰(Arachnis labrosa)、短足石豆兰(Bulbophyllum stenobulbon)、尖角卷瓣兰(Bulbophyllum forrestii)、南方虾脊兰(Calanthe lyroglossa)、泰国牛角兰(Ceratostylis siamensis)、金唇兰(Chrysoglossum ornatum)、格力贝母兰(Coelogyne griffithii)、云南贝母兰(Coelogyne assamica)、斑舌兰(Cymbidium tigrinum)、梳唇石斛(Dendrobium strongylanthum)、狭叶金石斛((Dendrobium angustifolium)、厚唇兰(Dendrobium mariae)、粗茎苹兰(Pinalia amica)、垂叶斑叶兰(Goodyera pendula)、绿花斑叶兰(Goodyera viridiflora)、狭叶羊耳蒜(Liparis perpusilla)、小花羊耳蒜(Liparis platyrachis)、三裂羊耳蒜(Liparis mannii)、镰叶鸢尾兰(Oberonia falcata)、阔瓣鸢尾兰(Oberonia latipetala)、凹唇石仙桃(Pholidota convallariae)、大苞兰(Sunipia scariosa)、滇南矮柱兰(Thelasis khasiana)。凭证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E)和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XZ)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HITBC)标本馆。这些新资料种的发现,对于丰富西藏植物种类及对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