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探索毛乌素沙地不同人工固沙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选取毛乌素沙地6种典型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计算0~10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和6种不同人工固沙植被林的土壤养分指数(SNI),研究结果表明:6种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容重无显著差异,呈现弱变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含量(TN)均表现出表层大于底层,全钾(TK)含量无显著差异,磷(P)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土壤有机碳密度0~20 cm显著高于其他土层,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0~100 cm的土壤有机碳(SOC)累积储量除裸沙地之外随土壤深度变化,6种人工固沙植被样地可以通过对数函数[y=aln(x)+b,R2>0.96]模拟。土壤养分指数(SNI)从大到小为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苜蓿(Medicago sativ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结果表明,花棒林(Hedysarum scoparium)的土壤养分状况最好,6种植被类型中花棒(Hedysarumscoparium)是毛乌素沙地中最适宜种植的植被。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2-16
摘要: 以7种荒漠草原适生物种为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荒漠草原区自然和人工植被土壤养分及其与氮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和柠条(Caragana)养分含量较高,对养分具有固定作用,有利于研究区域养分含量恢复;同时显著提高根际土壤bac、AOA、AOB、nirS、nirk、nifH、nosZ基因丰度。(2) nifH基因丰度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3) 研究区域土壤生态恢复受碳氮元素的共同作用,需调整施肥结构,改善土壤环境。自然植被猪毛菜和人工植被柠条在土壤养分固定和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上均优于其他植被,更适合在研究区域种植,这一结果也为压砂地生态修复植物的筛选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