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实验运?现代实验语?学的?法,对福建漳州闽南??的单字调、双字调模式进?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漳州??单字?共有7个调类,其调值分别为:阴平-24、阳平-312、上声-51、阴去-42、阳去-33、阴?-53、阳?-11。双字调共有49种组合模式,在变调后共有28种。连读变调只发?在前字,其中阴平和阳平、阴去和阴?、阳去和阳?在变调后调值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前?研究中提出的两种阴?的变调模式已经逐渐统?为其中?种,只在个别字种仍有保留。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提取基频参数,研究了徐州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实验 结果表明,徐州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 213、55、35、51。双字调共有16种组合模式。作为前字的阴平在双音节字组中易产生明显的变调,这是为使发音省力而简化形成的结果,其他聲調組合一般不變。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重庆忠县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中的西南官话,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共四个声调。本文通过语音实验的方式,运用Praat提取并分析发音人的语音数据以及基频,再作分析以及总结有关忠县方言单音节的调值以及双字调连续变调模式。得出结论为忠县方言的单音节的阴平调值为45,阳平调值为32,去声调值为25,上声调值为43。双音节的 16 种组合所得出的结果为:34+21,45+31,45+33,11+12,12+11,12+21,11+12,23+22,23+21,23+34,23+22,24+21,23+21,12+34,发现在双音节字组中更容易产生变调的情况。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西安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区关中方言,是古代长安方言的继承者。本文通过声学实验研究西安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调值和变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西安方言单字调共有4个,分为2个降调,1个升调和1个平调,其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调值分别为32、35、52和55。组合成双字调共16组,连读的情况下,前字和后字都发生音变,阴平在与阴平组合时变为升调,上声与上声组合时前字变为与阴平相同,其余个别升调发生了“简化连调”,调值比单字调低一度。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天津津南方言属于属于北方官话中的冀鲁官话,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本文通过语音实验的方式,运用Praat提取并分析发音人的语料基频,总结津南方言单音节的调值以及双字调连续变调模式。结果表明,津南方言单字调的阴平调值为54,阳平调值为55,上声调值为24,去声调值为31。双音节的16种组合中共有10种组合模式,即55+54,55+55,54+24,54+31,35+54,34+55,34+24,35+31,31+55,31+24。作为前字的阴平和去声比较不稳定,在双音节字组中易产生明显的变调,这是为使发音省力而简化形成的结果。在双音节调位中,平声作为前字不分阴阳是津南方言的突出特征。与前人学者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实验的结果在大体上与之一致,在具体调值上略有不同,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荔城区方言属于闽南语系莆田话中的一个下属方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与‘标准’莆田话有着微妙的差别。前人文章并未科学有效地测试其音调以及连读的具体变化和声调值。故本文将以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式,使用Praat提取、分析发音人的语料基频,以了解荔城区莆田话单音节的调值以及双子连读变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荔城方言的阴平调值为533、阳平为26、上声为453、阴去为42、阳去为14、阴入为21、阳入为4。存在49(7*7)种不同的连字变调规律。前人也有对莆田方言进行研究,但大多集中在莆仙区,而非荔城区,本次调查的音调结果虽与前人的调查大致一致,却有±4 的微小差别。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文方言调查的方言点为湖北宜昌西陵区,位于长江的西陵峡口。宜昌西陵区方言为宜昌土语,属于北方方言。以往前人对湖北宜昌西陵区的方言调查并不多,仅有对宜昌方言进行总体性概括,还有一些是对宜昌周围城市(当阳市,宜都市等)等地的方言的描写。因此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手段,对宜昌西陵区方言声调进行具体的描写和分析,向学界展现出湖北宜昌西陵区的方言声调特点。本文总共分为四章节。第一节为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将前人对宜昌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介绍方言点的语音特点。第二节,详细说明实验方法和过程,列出发音人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具体主体为研究宜昌西陵区方言单字调的声调。首先使用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R6611录音笔获取宜昌西陵区方言单字发音样本。然后运用Praat软件提取样本基频,再用半音法对基频值进行归一处理,最后分析列出湖北宜昌西陵区单字的声调:男生单字调中:阴平调值为35,阳平调值为21,上声调值为21,去声调值为214,入声调值为31;女生单字调中:阴平调值为45,阳平调值为31,上声调值为31,去声调值为214,入声为32。最终单音节调值为:阴平调值为35;阳平调值为21;上声调值为31;去声调值为214;入声调值为31。第三节,主体为研究宜昌西陵区方言双字调的声调。首先使用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R6611录音笔获取宜昌西陵区方言双字发音样本。然后运用Praat软件提取样本基频,再用半音法对基频值进行归一处理,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在声调方面双字调组合变调共有20种。最后分析列出湖北宜昌西陵区双字的声调:阴平+X(以下X均依次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的调值分别为34+44、35+31、35+32、35+212、35+32;阳平+X的调值分别为22+35、21+21、21+21、21+213、31+21;上声+X的调值分别为32+33、32+21、22+21、22+213、22+21;去声+X的调值分别为21+24、214+31、213+22、213+213、213+32,入声+X的调值分别为21+34、22+31、31+22、21+213、22+21。最后,全文总结。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文分析了黔江话单字调及双字调的基频模式。黔江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单字调,阴平为上升调,按五度标调法记为45;阳平和上声为两个降调,分别为21和31;去声是一个降升曲折调,记为214。此外,黔江话双字组声调有16种组合形式,前字为阴平调时,只在阴平后字前变调,整体音高变低为34,在其他三调后字前不变调;后字为阴平调时,均发生变调,在阴平前字后变为44,阳平前字后变为23,上声前字后变为33,去声前字后变为34。阳平调作前字时,后字为阴平则不变调,后字为阳平、上声和去声都变为22的平调;阳平调作后字,在阳平和上声前字后不变调,在阴平和去声前字后变调为41。前字为上声字,上声前字都变调为33;上声调作后字时,在阴平和去声前字后变调为42,在阳平前字后变调为21,在上声前字后不变调。当前字为去声调时,后字为阴平则不变调,后字为上声和去声变调为213,后字为阴平变为31;当后字为去声时,在阴平和去声前字后变为212,在上声前字后变为312。变调多是由于前后音节的同化机制造成的,同时也有音节清晰和发音省力等其他机制作用。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 新绛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基频为主要声学参数,对运城市新绛县方言单字调和双音节连读变调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绛方言单字调有3个调类,阴平、去声调为高降调41,阳平调为中升调34,上声为平调33。在双音节连读变调中,变化较为显著,前字、后字均有变调。阳平、上声、去声同为上声前字时发生合并。双音节组合调类一共有16种模式,归并后为13个。语音变调的规律性较强。在大部分情况下,阴平调型保持降调不变,调值会有些许变化。由于有古音为入声来源的词,阳平为前字多两种组合模式。变调多在阳平和上声中发生。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 潜江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的武(汉)天(门)片,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历来关于潜江方言在西南官话中所属分区问题、音系系统、语法特点、词汇特点等方面的讨论成果颇丰,但未曾通过数据测量对潜江方言进行过声学分析。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Praat软件,通过提取潜江方言单、双字调的基频信息对潜江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分析,重新测量单、双字调的调值,并总结双字调中的音变规律。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的方式,利用自相关算法和时长归一化提取淮安方言的单字和二字词组的基频曲线,并通过T 值法进行五度值转换,对淮安话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描写。实验结果证明,淮安方言上声单字是一个低降调而非低平调;淮安话中存在两种最主要的变调模式,即上声做后字时的前字变调和入声做前字时的前字变调。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提取基频参数,再计算半音与五度值,比较男女单字调的半音曲线,并且计算总体五度值研究了萍乡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蒙阴方言有四个单字调:2个降调、1 个声调和 1 个曲折调,其中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23、33、34、32。双音节的 16 种组合的声调研究的数值出现连读变调的变化,且发现萍乡方言的连读变调规则很特殊,只以轻重音产生变调。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建瓯方言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次方言,建瓯方言在原建宁府各县(浦城北乡除外),及延平(今南平)府属顺昌的东北部乡间和南平乡间大体可以通行,在闽北具有较大的代表性,福建建瓯方言一共有六个声调分别是阴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本文运用praat提取并分析发音人的基频,探究建瓯方言的单字调与双字调,结果表明,建瓯方言单字调的阴平调值为43,上声为31,阴去为33,阳去为44,阴入为35,阳入为42.双字调共有36种组合方式。通过双字调的探究发现建瓯双音节中的阳去调总体调值由44变成55,阴平与调型配合时,作为前字的阴平调值由43变为54。单、双音节中未发现声调合并现象。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广西兴安方言属于湘方言与西南官话交界,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本文通过声学实验的方式,运用Praat提取基频参数,研究了兴安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结果表明:兴安方言的四个单字调中,有平、升、降、曲折调各一,其中阴平调值为33,阳平调值为21,上声调值为45,去声调值为214。双音节一共有16种组合,连读变调一般只在后字发生,前字调值稳定,阴平大部分情况为平调或降调;阳平一直为低降调,作后字时起点容易被抬高;上声连读时读为44+44,作后字时一般会遵从简化型连调原则,变为平调;去声变调情况比较复杂,无论前后字都会变调,但总体遵从简化型连调原则或异化型连调原则。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赣州话是江西省赣南地区赣客方言包围下的一个西南官话方言岛。前人研究中,对赣州话单字调调值的描写和入声的存在与归派问题有一定争议,且缺少对赣州话双字连读变调模式的全面描写。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赣州话单字调和双字连读变调展开声学分析,得到了赣州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调值描写,并发现赣州话的入声仅在连读时存在,在单字调中已归入去声。本文还尝试总结赣州话声调系统的变调规律,对赣州话的方言研究进行了补充。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提取基频参数,研究了浙江慈溪中部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的声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慈溪方言有5个单字调,可用五度标调法分别将阴平上、阳平上去、阴去、阴入、阳入的调值定为324、14、43、54、13。但从声学上来看,阴平和阴上有细微的区别。慈溪方言有复杂的连读变调模式,同时部分语法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变调模式。广用式连读变调,其连读变调模式基本由前字的古调类决定:在后字是舒声的情况下,前字清平、清上、清去之间,浊平、浊上、浊去之间,均可形成不同连调调形。但根据前后字的古调类总结出的规律不是绝对的,有小部分词组不符合归纳出的规律,如部分前字为浊上的双字组混同于前字为浊去的变调形式。经实验、统计,双字调连读变调模式共19种。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提取基频数据,研究了天柱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的声调模式。实验数据表明天柱方言有4个单字调:1个平调,1个降调,2个升调,其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五度值分别为12、11、32、45。理论上,天柱方言双字调共有16种组合模式,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后,双字调只有14种组合模式。天柱方言双字调中,后字较易变调;作为后字的阴平、上声和去声较易发生变调,阳平极为稳定,没有发生变调;只有上声和去声相配时,前后两字都变调。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历史悠久,是一座千年古县。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沂蒙山腹地,沂河、沭河上游。二三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而灿烂的农业文明,并在山川河流的孕育下培养了当地独特的语言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沂水方言。本文基于录音语料,提取声音基频参数并进行归一化和半音值化处理,以此分析沂水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对于沂水方言的四声声调体系做了详细的描写和总结。结果表明,该方言有四个独立单字调:三个降调和一个平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为31、54、33、42;降调为该方言一大特点,并体现在连读变调中的归并情况中。双字调共有16种组合模式,连读变调后发生归并后共10种。其中,变调主要发生在前字:阴平在阴平前由降调31变为升调35,在上声前由低降调31变为高降调54,在去声前由降调31变为平调33;上声在阳平前由平调33变为降调31。本文采取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描绘了沂水县城方言的声调系统,试图补充胶辽官话乃至山东方言的声调研究体系。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18-11-29
摘要: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提取基频参数,研究了蒙阴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蒙阴方言有四个单字调:2个降调、1个声调和1个曲折调,其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213、54、24、42。双字调共有20种组合模式,连读变调后发生归并后共16种。连读变调在前后字都有发生:阴平大部分情况变为只降不升;阳平作前字时未发生变化,作后字时趋于平调;上声变调情况最为复杂;去声在前后字中都未发生变化;此外,蒙阴方言双字调中单字调后接轻声的连读变调模式很有特点,前接单字调基本都发生了变调,后接的轻声调值也各不相同。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梅州大埔客方言属于汉族语系中的客家话粤台片梅惠小片,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六个声调。本文通过语音实验方式,使用Praat提取并分析发音人的语音基频,总结大埔客方言单音节的调值和双音节词调值与连续变调模式。大埔客方言单音节的阴平调值为44,阳平调值为32,上声调值为42,去声调值为53,阴入调值为4,阳入调值为5。双音节的36种组合中共有29种组合模式,入声变调情况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