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长新冠”综合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临床表现、机制与诊治原则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1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和传播在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急性期感染结束后,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受到了后遗症的影响,目前暂将这一组涉及症状广泛、异质性强的临床症候群称为“长新冠”综合征。新冠感染急性期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因其严重性已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但急性期感染结束后的心血管受累情况亟需被重视。本文就“长新冠”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诊治原则进行综述,意在提高人们对于“长新冠”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认识,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应对和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

  • 脆弱人群的识别及防治展望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7-0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乙管的防疫背景下,脆弱人群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因此,针对脆弱人群应该进一步优化个体免疫和防控策略,在疫苗之外,还需要补充其他预防手段,如长效中和抗体。基于此,本文将对脆弱人群的识别、免疫功能特点与预防方法进行综述,为国内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期待未来可以研发出更适宜脆弱人群的预防药物,降低脆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 社区医院管理探讨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2

    摘要: 摘要:总结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新形势下,扩大医疗服务供给,为辖区居民提供住院诊疗等医疗救治保障服务。本文从社区医院病房基本设施设备清单、制度管理、质量控制、知识培训、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提供高效的护理保障提供参考。

  • Haddon模型视角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0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鲜有研究对其应用情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探讨。本研究从 COVID-19 疫情防控面临的问题出发,在介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对疫情防控过程中常用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实际应用案例进行概述。然后基于Haddon 模型视角,从疫情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三个阶段,针对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要素,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对明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 COVID-19 疫情各流行阶段的积极作用及发展应用方向,提升疫情的防控效率和质量,有效应对未来新发传染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四地区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5-0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展为重症、危重症患者甚至死亡的风险。目前,我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且鲜少有研究者探讨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行为。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8月314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区、郑州市中牟县、西宁市城中区和牡丹江市林口县1323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因素。结果 96.60%(1278/1323)的老年人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91.76%(1214/1323)的老年人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79.67%(1054/1323)的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加强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为60~64岁的老年人相比,年龄75岁的老年人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可能性更小〔OR(95%CI)=0.27(0.11,0.62),P<0.05〕;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可能性更大〔OR(95%CI)=2.07(1.12,3.84),P<0.05〕;感知利益水平越高的老年人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可能性越大〔OR(95%CI)=1.39(1.07,1.79),P<0.05〕。与年龄为60~64岁、保持规律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相比,年龄75岁〔OR(95%CI)=0.34(0.19,0.59),P<0.05〕、未保持规律体育锻炼〔OR(95%CI)=0.64(0.42,0.96),P<0.05〕的老年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的可能性更小;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的可能性更大〔OR(95%CI)=1.59(1.05,2.40),P<0.05〕。与年龄为60~64岁、来自中部地区的老年人相比,年龄75岁〔OR(95%CI)=0.55(0.36,0.86),P<0.05〕、来自东部地区〔OR(95%CI)=0.47(0.34,0.64),P<0.05〕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可能性更小;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可能性更大〔OR(95%CI)=1.54(1.15,2.06),P<0.05〕;感知严重性水平越高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可能性越大〔OR(95%CI)=1.06(1.00,1.11),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为60~64岁、来自中部地区的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年龄75岁〔OR(95%CI)=0.35(0.19,0.65),P<0.05〕、来自东部地区〔OR(95%CI)=0.49(0.29,0.83),P<0.05〕的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可能性更小;感知严重性水平越高的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可能性越大〔OR(95%CI)=1.09(1.01,1.18),P<0.05〕。与来自中部地区的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来自东部地区的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可能性更小〔OR(95%CI)=0.44(0.29,0.68),P<0.05〕。结论 在开展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高龄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通过加强新冠疫苗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

  • 基于移动平均预测限预判疫情趋势与适时风险分级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分类: 统计学 >> 生物与医学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0-02-28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数据驱动的实用方法预测突发全新传染性疾病的疫情趋势,通过动态预判疫情风险与分级为防控策略提供量化依据。方法 在移动平均法的基础上予以改进,提出一种移动平均预测限(Moving Average Prediction Limits, MAPL)方法,采用既往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疫情数据验证MAPL方法对疫情趋势和风险预判的实用性。追踪本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疫情从2020年1月16日起的官方公布数据,采用MAPL方法预判疫情变动趋势与疫区适时风险分级。 结果 基于MAPL方法分析显示,2020年2月初全国COVID-19感染疫情达到峰值。经过前期积极防控,2月中旬起全国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月下旬各地疫情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与湖北地区相比,非湖北地区新增病例数下降速度快且未来疫情加重的风险相对较小。在几个重要的疫情输入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可疑病例数的发展趋势一致,但消减速度在各省份间存在差异。 结论 MAPL方法可以辅助判断疫情趋势并适时预判风险分级,各疫情输入区可结合当地实际与疫情风险分级规划落实差异化精准防控策略。

  • 长新冠危险因素和主要症状调查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以天津地区为主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常见问题,对其的防治成为新冠感染相关领域的重点。因此明确国内长新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后续研究思路以便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至关重要。目的 探究国内长新冠特点,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于 2023 年 1—8 月,采用自拟长新冠调查问卷调查国内长新冠现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以及治疗期望、急性期及后遗症状等问题。结果 共收集 1001 份问卷,901 名受访者曾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585 人存在长新冠(发病率为 64.9%);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00,95%CI=1.477~2.705,P<0.05)、肿瘤病史(OR=4.424,95%CI=1.316~14.868,P<0.05)、退休(OR=1.527,95%CI=1.048~2.224,P<0.05)是长新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 19种长新冠症状中,患病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疲劳(341 人)、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降低(274 人)、失眠(217 人);腰背痛在疼痛类症状中发病人数排名第一(201 人);脱发在自愈难度中排名第一(58.57%)。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意愿方面,人数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是针灸(55.73%)、中药汤剂(53.68%)、中成药(47.01%)、西药(24.79%)、静脉滴注(12.14%)、住院治疗(11.97%)。结论 我国长新冠发病率较高,针灸疗法受患者青睐,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以提升针灸疗法预防和治疗的临床证据。女性、肿瘤、退休(老年人)是长新冠的高风险人群,免疫功能低是其共同特征,建议以这类人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开展针灸预防长新冠的队列研究;疲劳、失眠、腰背痛是长新冠更具代表性的症状,建议首先以这 3 种症状为切入点开展针灸治疗长新冠的随机对照研究。

  • 新型冠状病毒诱发的炎症后肺纤维化治疗新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属于近百年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卫生系统造成重大威胁。SARS-CoV-2 感染康复后部分患者可长时间存在多种呼吸道症状,这被称为 SARS-CoV-2 感染急性期后遗症,SARS-CoV-2 感染后肺纤维化(PCPF)作为其中之一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 PCPF 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 PCPF 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旨在改善 PCPF 患者的预后。

  • 儿童并发纵隔气肿8例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1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 分析并总结儿童 COVID-19 并发纵隔气肿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22-12-01—2023-01-30 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儿科住院的 8 例 COVID-19 并发纵隔气肿的患儿年龄、性别、影像学、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结果 8 例患儿年龄 3 岁 7 个月 ~12 岁,男女比 3 ∶ 5,高分辨率 CT(HRCT)均显示双肺感染合并纵隔气肿。气肿多同时累及颈部及胸壁。肺部表现多种多样:胸膜下磨玻璃影、实变、树芽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壁增厚及网格征等,未见大片实变及“白肺”。1 例患儿合并少量胸腔积液。临床表现除有发热、咳嗽外,均有明显气促,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可不显著。4 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 例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用阿奇霉素,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者给予头孢噻肟治疗。8 例患儿均给予氧疗。1 例患儿白细胞总数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明显气急,低氧血症,常规治疗无好转,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 3 d 后好转撤机。5 例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3 例使用糖皮质激素。1 周后复查胸部 CT,纵隔气肿均完全吸收,肺部病灶明显好转。结论 COVID-19 并发纵隔气肿者多为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少见。可同时合并颈部及胸壁积气。肺部病变可累及间质或实质、双肺均受累,表现形式多样。起病多有明显气急,积极氧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同时超敏 -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要严密关注呼吸情况,积极使用 IVIG,适时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采用呼吸机人工辅助通气。

  • 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04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发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此规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病因病机、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临床分型、护理措施等内容,其中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与护理、用药护理、呼吸支持护理、俯卧位治疗护理、营养支持护理、一般护理、康复期护理等内容,方便各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参照使用,为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提供参考。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修正SEIR模型应用于疫情防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8-2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奥密克戎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深圳作为连接国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自 2022 年 2 月以来持续受其影响,感染者数量迅速增加。目的 构建修正的易感 - 暴露 - 感染 - 康复(SEIR)模型,为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政策参考和建议,以缓解防控压力。方法 在传统 SEIR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针对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人群普遍易感等流行病学特征,引入具有政策性特征的组别,即密接者、次密接者、入深隔离者和携带者组别,构建修正 SEIR 模型,拟合 2022-02-1828 的深圳疫情数据确定修正模型的相关参数。结果 该模型的预测数据与 2022-03-0104 日的实际数据基本一致,为预测疫情后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进一步预测了 2022-03-0519 的疫情发展趋势,从疫情防控的人工干预程度、介入时间以及床位数、隔离房间数等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等方面为深圳后续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了指导。结论 修正 SEIR 模型在疫情发展预测、防控措施制定和调整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背景下基层卫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4-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卫生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各国学术界对新冠感染期间基层卫生工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基层卫生制度不同导致研究侧重点有差异。目的 了解新冠感染背景下国内与国际上基层卫生相关研究的进展、热点、趋势及差异性,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 2022-07-05,检索新冠感染发生后中国知网(CNKI)与 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收录的基层卫生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均限定为 2020-01-01 至 2022-06-30,纳入 CNKI 文献 282 篇、WOS 文献 1 755 篇。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作者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从文献时序分布上看国内相关研究文献量在疫情发生初期增速较快,后增速逐渐下降,趋于平缓;国际上研究起始稍滞后,但保持较高增速至今。作者合作以小团队与个人为主,无大规模跨团队合作。国内研究热点偏重疫情防控相关体制及机制探讨与管理实践,国际研究关注疫情影响下就医方式的转变、患者就医需求的满足。国内与国际上的研究均重点关注疫情影响下发生的心理问题。结论 新冠感染背景下国内与国际的基层卫生相关研究既有共通点也各有侧重,国内研究在不断细化、多样化的进程中可吸收国际经验,重视相关研究力量建设,健全该领域知识体系,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疫情下基层卫生的服务体系。

  • 背景下基层卫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4-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卫生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各国学术界对新冠感染期间基层卫生工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基层卫生制度不同导致研究侧重点有差异。目的 了解新冠感染背景下国内与国际上基层卫生相关研究的进展、热点、趋势及差异性,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 2022-07-05,检索新冠感染发生后中国知网(CNKI)与 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收录的基层卫生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均限定为 2020-01-01 至 2022-06-30,纳入 CNKI 文献 282 篇、WOS 文献 1 755 篇。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作者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从文献时序分布上看国内相关研究文献量在疫情发生初期增速较快,后增速逐渐下降,趋于平缓;国际上研究起始稍滞后,但保持较高增速至今。作者合作以小团队与个人为主,无大规模跨团队合作。国内研究热点偏重疫情防控相关体制及机制探讨与管理实践,国际研究关注疫情影响下就医方式的转变、患者就医需求的满足。国内与国际上的研究均重点关注疫情影响下发生的心理问题。结论 新冠感染背景下国内与国际的基层卫生相关研究既有共通点也各有侧重,国内研究在不断细化、多样化的进程中可吸收国际经验,重视相关研究力量建设,健全该领域知识体系,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疫情下基层卫生的服务体系。

  • 约克郡新冠康复量表改良版(C19-YRSm)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2-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约克郡新冠康复量表改良版(C19-YRSm)已在发达国家被证明可用于评估和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但其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尚不清楚。目的 汉化C19-YRSm,并对中文版C19-YRSm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研究团队在获得英国利兹大学MANOJ SIVAN团队的C19-YRSm汉化及使用授权后,参照翻译与跨文化调适流程对C19-YRSm进行汉化,经过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C19-YRSm。于2023-05-0107,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问卷星平台样本库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C19-YRSm进行调查,并邀请13位专家对量表进行内容效度评价。对中文版C19-YRSm进行条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结果 共发放问卷512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3%。条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的|CR值|为6.589~22.725(P<0.001),与量表总分的|r值|为0.547~0.806(P<0.001)。信度方面,中文版C19-YRSm的Cronbach's系数为0.881,Guttman折半系数为0.837,重测信度为0.816。内容效度方面,中文版C19-YRSm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692~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4。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显示,初始模型拟合结果不理想。根据提示增加误差变量e12和e13之间的相关关系后,除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外,修正模型的其余各项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判别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累积感染次数调查对象中文版C19-YRSm4个子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后除其他症状外的其他3个子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文版C19-YRSm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较好,可用于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康复状况的评估与监测。

  • 贵阳市≥18 岁抗疫一线人员对吸入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体验的质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5-0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 型腺病毒载体)(以下简称吸入用新冠疫苗)是我国批准的首个吸入式新冠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好、无痛、可及性更高的优势,已被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和我国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疫苗清单。由于民众对其了解甚少,因此该疫苗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研究值得关注。目的 深入了解贵阳市 18 岁抗疫一线人员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的真实感受,为该型疫苗的推广接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加强免疫接种原则选取 2022 年 10 月在贵阳市某接种点完成紧急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的受种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的确定以访谈到没有新的信息出现,即资料饱和为止,本研究共访谈了 17 位受种者。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首先采用面对面访谈了解当时的接种体验,并约定接种后 5~7 d 进行电话访谈,运用 Colaizzi 七步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共归纳提炼出 5 个主题:接种便捷、接种体验好、心理负担轻、疫苗犹豫程度低以及保护效果不确定。接种便捷包括接种流程简便省时、接种速度快、接种成本低以及不影响核酸检测;接种体验好包括接种感觉舒适、留观氛围和谐、不良反应少以及不影响日常生活;心理负担轻包括减轻了接种疫苗的紧张、焦虑情绪,更好的保持心理健康以及无创接种,消除了注射恐惧;疫苗犹豫程度低包括接种可及性高、提升疫苗的接受程度以及疫情暴发提高了民众的疫情风险感知;保护效果不确定包括不知道注射与吸入哪种接种方式的保护效果更好以及不确定吸入用新冠疫苗对变异毒株是否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便捷且不良反应少,贵阳市 18 岁抗疫一线人员对其接受程度高,接种体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