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耦合协调度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2-04

    摘要: 深入研究耕地利用形态对实现耕地高效利用、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耕地利用形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空统计方法,探讨2010—2021年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分解模型分析耕地利用的障碍指标。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性、隐性形态存在不同步发展,滞后发展区域分异特征显著;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水平不高,各亚区均存在明显的极化分布特征。(2)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区域内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贡献率逐渐上升成为总体差异的首要来源,各亚区均存在空间收敛特征。(3)耕地利用主要受到耕地数量结构、景观特征、集约化水平以及生产功能等因素限制。将上述因素作为关键瞄准,应提高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推进适宜性耕地的保护开发、缓解障碍指标的掣肘,促进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发展,以期为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参考。

  • 新疆绿洲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特征——以伊犁河谷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摘要: 伊犁河谷是维护新疆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保障区,其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相协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以200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指数模型、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对伊犁河谷2005—2020年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土地生态安全时空特征以及两者协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20年伊犁河谷各县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总体上缓慢提升,大体呈现以伊宁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降低的发展态势。(2)2005—2020年伊犁河谷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表现为波动增长趋势,并与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变化密切相关。(3)2005—2020年伊犁河谷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土地生态安全为高耦合关系,中心城市协调性高于边缘城市。(4)伊犁河谷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程度主要受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开发强度、土地产权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