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用户交互对社会标注行为的差异影响研究——以豆瓣网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为提高标签质量,优化社会标注系统的信息服务提供依据,从用户在社会标注系统中与其他用户交互的视角,探讨不同交互特征用户的标注行为差异。[方法/过程] 以豆瓣读书作为社会标注系统研究样本,从标签数量、标签结构、标签语义、标注动机和活跃度五个角度研究豆瓣用户标注行为的分布特征;使用用户的关注人数、被关注人数和使用年限表征其在社会标注系统中与其他用户的关联和交互程度,通过差异性分析探讨不同交互特征用户标注行为的差异,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交互特征对这种差异影响的程度。[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不同交互特征的用户间的社会标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用户交互比较强的用户标签数据集包含更多的标签,关注其他用户越多的用户和被越多用户关注的用户所使用的标签数量越多;使用豆瓣读书年限越长的用户,其平均标签长度和标签重用率越大,而其与其他用户的关注关系对其标签平均长度和标签重用率的影响不大;用户的特殊语种标签比受用户的使用年限影响很大,但一个用户被多少人关注不会显著的影响其特殊语种标签比;关注其他用户越多的用户在标注系统中越活跃。由此可见,社会标注系统可以采取措施加强系统中用户间的交互,通过用户间的相互作用规范用户的社会标注行为,从而提高标签质量。

  • 新媒体时代媒体编辑转型创新与发展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本文以信息时代为大环境,以媒体编辑为核心,分析网络媒体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的差异性,为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促进传统媒体编辑的创新、转型,助力传统媒体谋求更好的发展。

  • 沙地潜水含水层不同时间段抽水降深的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抽水降深过程是计算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要观测资料,为揭示毛乌素沙地海流兔河流域第四系潜水含 水层不同时段的水文地质特征,明晰沙地潜水含水层降深差异的主控因子,本文对同一口井不同时间的4次抽水降 深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基于抽水井附近的逐小时监测水位,首次将Bland-Altman法引入了对抽水降深过程间 的差异性辨析,并利用配线法和水位恢复法求解了第四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来进行差异性佐证。最后,本文 以流域尺度为研究系统,通过对含水层厚度、水力坡度、地下水储量变化和降水补给分析,辨析了抽水降深差异产 生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得到毛乌素沙地海流兔河流域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导水系数变化范围为3.00~4.85 m2h-1, 且抽水前降水对包气带的下渗补给是产生抽水降深差异的主控因素。

  • 络石藤与地瓜藤抑制NO 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1-3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络石藤为药典记载的常用中药,地瓜藤在民间部分地区用作络石藤,为明确两种药材抗炎活性及相关化 学成分间的差异,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络石藤与地瓜藤醇提物对 RAW 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 试剂法测定 LPS 诱导的 RAW 264.7 细胞上清液 NO 释放量,利用 UPLC-Q-TOF-MS/MS 技术对络石藤与地瓜藤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学中的 OPLS-DA 模型鉴定两种药材的差异性化学成分。结果表明:(1)两种药材皆具一定的 NO 抑制作用,络石藤粗提物的 抑制作用稍强于地瓜藤。(2)络石藤与地瓜藤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络石藤中的 21 个差异性成分主要为 木脂素类,地瓜藤中的 10 个差异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上述差异性化学成分可能是造成两种药材抗炎活性差 异的主要活性物质,该研究为络石藤与地瓜藤的抗炎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新疆不同等级暴雨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2-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 1961—2019 年新疆 86 个县(市)出现的 3220 次暴雨洪涝灾害事件,依据灾害中出现的 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倒塌棚圈数、牲畜死亡数量和农作物受灾面积 5 种灾情要素构建灾损指数,并根据百分位数方法对灾损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对应将暴雨洪涝灾害事件定量划分为一般、较重、 严重、特重 4 个等级,用于评估新疆暴雨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新疆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次 数最多的区域是伊犁河谷、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同时这 3 个区域也是出现暴雨洪涝灾情最重的区域。危害性等级较轻(一般、较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出现次数较多的区域大多集中在新疆北部,随着暴雨洪涝灾害危害程度加重,新疆北部大部分区域严重和特重等级灾害出现次数迅速减少, 新疆南部的阿克苏、喀什等地区平均出现次数明显多于全疆其他区域,伊犁河谷各危害性等级出 现次数较其他区域为中等到较多,尤其是特重等级暴雨洪涝灾害出现次数位居全疆前三。新疆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夏季,6 月和 7 月出现次数最多。新疆暴雨洪涝灾害出现次数的突变出现在 1980 年代中期,自 1980 年代中期起,新疆 3—10 月降水增多,极端降水事件增加,各危险等级暴雨 洪涝灾害出现次数、年出现次数和年灾损指数发生了 3.8~5.6 倍的增幅;降水量和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日数是形成新疆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

  • 宁夏阅海湿地水质评价及其空间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了进一步查明水深、芦苇分布、进水口、排水口分布等因素对宁夏阅海湿地水质的影响程度,于2019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分别对阅海湿地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了14个水点采集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湿地水质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阅海湖泊水质指标季节分布特征为,各水质指标大多介于Ⅲ~Ⅳ类水质。其中,5月水质最差,11月相对较好,8月居中。(2)阅海湖泊水质指标空间分布特征为,5月阅海水体在浅水区属于Ⅱ类水质,在芦苇区、入水口、深水区属于Ⅳ类水质;8月在深水区、芦苇区属于Ⅳ类水质,在入水口属于Ⅰ类水质,在其他区域均属于Ⅲ类水质;11月在入水口属于Ⅳ类水质,其余区域属于Ⅲ类水质。(3)阅海湖泊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与旅游活动、人工补水、鸟类栖息繁衍等外源输入、自然和人为原因对湖泊底泥的扰动有关。研究结果对阅海湿地等干旱区水资源的管理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基于统计学特征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24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中忽略特征统计学意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特征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取应用统计学特征作为训练数据集,并采用聚类算法预处理恶意数据集以降低个体差异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该方法结合特征和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建立了检测模型。该方法提出的两个模型准确率均能达到95%以上,检测时间相比于对比实验也能大幅度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的统计学特征能够很好地区分良性和恶意应用,并且通过聚类算法预处理数据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 基于词向量与TextRank的关键词提取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19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词汇语义的差异性对TextRank算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词向量与TextRank的关键词抽取方法。首先,利用FastText将文档集进行词向量表征;其次,基于隐含主题分布思想和利用词汇间语义性的差异,构建TextRank的转移概率矩阵;最后,进行词图的迭代计算和关键词抽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抽取效果相比于传统方法有明显提升,同时证明利用词向量能简单而有效的改善TextRank算法的性能。

  •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支付与受偿意愿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如何揭示秸秆还田技术实践中利益相关者生态补偿的真实意愿, 不但是技术外部性测度研究的难点问题, 也是提高农业补偿政策准确性与效能的关键之一。以往的研究较多地采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量估算技术产生的外部性价值, 由于未充分考虑环境利益双方量价关系的均衡, 评估结果的准确往往受到质疑。鉴于此, 本研究首先厘清主体关系, 农户是生产技术的实践者和环境保护参与者, 理应成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因而, 技术外部性测度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其次, 确定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意愿价值评估法(CVM), 引导获取河北省徐水区502户受访者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 结合多元对数线性模型估计法, 估算受访者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机械成本(包括: 秸秆粉碎及旋耕费用)的最大WTP值和最小WTA值。结果表明: WTP的期望值为38.23元·户-1·a-1, WTA的期望值为137.52元·户-1·a-1, WTA/WTP的比值为3.6倍。本文进一步剖析WTP与WTA差异性原因, 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两者差异性影响因素, 其中: 机械成本对差异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已成为影响玉米秸秆还田推广的重要决定因素; 劳动力比率、信息来源、灌溉成本和收割方式等4个因素均产生负向关联。可见, 在大力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中, 机械成本上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补贴的效果, 导致农户参与秸秆还田积极性并不高。因此, 决策部门及时跟进技术价值评估工作, 建立针对农户的直接补偿机制, 是从根源上解决技术外部性内部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 基于信息熵和用户行为一致性的协同过滤分组推荐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0-11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在仅以输入评分矩阵作为唯一算法输入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中,针对数据的质量不同带来的差异性对推荐结果的影响这一问题,包括对数据质量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如何刻画质量差异性以及如何针对不同质量数据的用户组别进行分组推荐建模等问题,提出针对数据质量的刻画,综合考虑用户行为一致性和用户信息熵两个指标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用户进行分组。对于不同组别的用户在分析其历史行为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更精准的推荐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数据质量的差异性确实对推荐精度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论证了对用户进行分组推荐的必要性。实验结果同时表明,运用用户行为一致性和用户信息熵两个指标的综合刻画带来的精度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 基于采样的流数据聚类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12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对流数据进行聚类时面临时间复杂度高,存储空间需求大以及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异性采样的流数据聚类算法。首先利用差异性采样法对流数据进行采样并用样本点构造核矩阵,然后利用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核矩阵中的点进行聚类得到一个带有标记的样本核矩阵,最后利用带有标记的样本核矩阵对流数据中的点进行划分。同时利用衰退聚类机制,实时更新样本核矩阵。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聚类算法,该算法实现了更低的时间复杂度,同时实时聚类,得到较为理想的聚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