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农业景观中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综述了农业景观异质性的组成和特征。农业 景观的异质性不仅包括空间组成和构型异质性以及时间异质性, 更应包括基于物种或功能类群认识的农业景观功能异质性, 这对于讨论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十分关键。纵览景观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影响发现, 很多研究证实非农生境对于维持农业景观中生物多样性十分必要, 由非农生境斑块和农田基质组成异质性较高的农业景观往往促进生物多样性, 不同生物类群对景观异质性的响应尺度不同。景观结构和种间作用的复合影响是异质性农业景观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机制。景观异质性通过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和分布进而影响其提供的生物控制、授粉和物质循环等生态系统服务。结合黄河中下游平原农业景观异质性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系列研究结果,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田块管理的农业景观中, 未来相关研究应基于功能景观的时空异质性深入讨论农业景观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 为可持续农业景观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 东北平原典型玉米种植区农业景观植物多样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非耕作生境是农业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昌图县为例, 利用GIS技术将全县划分为4572个1km×1km网格, 并分析各网格内农田景观中非耕作生境类型、数量和面积比例, 从中选取20个非耕作生境比例为0~50%的网格作为植物群落调查区域, 并采用典型样地法对调查区域内的农业景观中林地、田间路、草地、沟渠、果园5类主要非耕作生境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 探讨不同非耕作生境类型和比例中植物多样性及其与景观异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非耕作生境比例增加, 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先增加后减小, 在20%~30%时达到峰值; 非耕作生境比例0-40%时, 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减小, 在20%~30%时达到峰值, 非耕作生境比例高于40%时, 景观斑块复杂程度和主要景观的优势度均出现较大差异, 物种丰富度再次增加且高于在20%~30%时的值。不同生境中重要值最高的均为禾本科植物, 但其植物种不同; 优势种优势度为果园>沟渠>草地>田间路>林地。果园、草地和沟渠中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林地和田间路, 丰富度指数为草地>林地>沟渠>果园>田间路, 且草地、果园和田间路的不同调查区域间植物群落指数存在较大的变异性。草地、果园、沟渠、田间路和林地中景观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相关性顺次降低。研究表明, 东北平原典型玉米种植区农业景观中, 最适非耕作生境比例为20%~30%; 非耕作生境中林地、沟渠对物种多样性维持、湿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不同生境中干扰类型和方式不同, 景观异质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关性程度不同。未来区内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应该综合非耕作生境类型和比例、干扰类型和方式等多种影响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及农业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