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中国温带和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3-22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对水分响应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与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观测站2003-2009年生长季的碳通量(NEE)和气象观测数据,综合考虑水分对光合、呼吸作用的影响,构建不同的NEE模型,并应用模型数据融合方法优化模型参数、遴选最适模型,系统分析了水分因子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模型参数均能被NEE实测数据较好约束。长白山生长季的光合、呼吸参数值均高于千烟洲,未考虑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的模型高估了千烟洲温度敏感性参数(Q10)值、低估了千烟洲基础呼吸速率参数(BR)值;(2)仅考虑VPD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模型是长白山生长季碳通量模拟的最优模型,但模拟精度提高不显著。不同模型间碳通量组分模拟结果差异较小;(3)考虑VPD和土壤含水量对光合、呼吸作用共同影响的模型是千烟洲生长季碳通量模拟的最优模型,并且显著提高了模拟精度。未考虑水分的模型在生长季高估了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总量2.0%(21.85 g C/m2),同时更大幅度地高估了生态系统呼吸(RE)总量4.4%(38.02 g C/m2),从而导致NEE总量低估于实测值7.8%(18.55 g C/m2)。

  • 淬火后预拉伸对自然时效状态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15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通过拉伸试验机、腐蚀试验箱、DSC以及TEM等设备对淬火后预拉伸处理并自然时效至稳定状态的铝锂合金薄板的拉伸性能、腐蚀性能、时效响应特征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0?6%范围内,合金的屈服强度随预拉伸量增加而逐渐提高;预拉伸量低于3%时,合金的抗拉强度随拉伸量增逐渐降低,在3?6%范围内,抗拉强度趋于平稳;随预拉伸量增大,合金由明显的晶间腐蚀转为点蚀,T34状态点蚀深度最小,约为0.03mm;预拉伸改变了合金的时效响应特征,使合金在100?C附近的吸热峰向高温移动,180?C以及260?C附近的放热峰向低温区移动。淬火后的预拉伸在增加晶内位错密度的同时,抑制了d相在晶内和晶界的析出,预拉伸量越大,晶内及晶界??相的数量越少。位错及析出相的共同作用影响了合金的拉伸及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