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健全应急科普介入机制 促进科技保障社会安全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8-07-26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拓展,涉及公共安全的社会热点事件出现复杂、多变、高发的态势,尤其是一些涉及科技的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在引发公众极大参与热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干扰。将科学普及渗透到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治理机制中,实现科学普及全程化、常态化、科学化参与重大科技热点事件治理,对保障社会安全、提升公众理解科技的认知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出发,对我国应急科普介入科技热点事件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科普介入的模式和时机两个维度构建了科普介入重大科技热点事件的机制,为政府、媒体、科学共同体、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提升我国重大科技热点事件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 H2S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2-01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温度363.15 K和413.15 K,压力3 MPa和6 MPa条件下,硫化氢在不同浓度无机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并对Hofmeister效应中反常现象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相同温度和离子浓度下,压力越高硫化氢的溶解度越大;相同压力和离子浓度下,温度越高硫化氢的溶解度越小;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离子浓度越高,硫化氢的溶解度越小,与相关实验结果一致。溶解度模拟数据和geochem平台提供的数据相比,最小误差为5.5%,最大误差为17.7%,平均误差为13.1%。同时,还发现Hofmeister效应中的反常现象是由阳离子的尺寸效应引起的。

  • HFO-1234ze(Z)热解机理的DFT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1,1,1,3一四氟丙烯(HFO-1234ze(Z),CF3CH}HF)的热解反应路径进行研究,对可能得热解产物(CF3H, CF4, HF)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均裂反应中,CF:自由基最易生成,其活化能为210.25 kJ mol-1。相比之下,由于较高的活化能,F自由基最难产生。在随后的链式反应中,生成CF3H所需的活化能最低为64.23 kJ mol-1。而生成CF4和HF所需的活化能较高。本文从分子尺度研究了HFO-1234ze的热解机理并为研究有机工质的热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 濒危种观光木小枝生物量分配与功能性状的纬度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4-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本研究以濒危物种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广西地 区 5 个不同纬度上观光木当年生小枝及叶片功能性状,探讨观光木当年生枝条生物量的分配 规律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着纬度的增加小枝总重 和总叶重总体呈异速生长关系,其生物量更多的趋于对小枝的构建。(2)观光木叶功能性 状呈现一定规律:从南向北随纬度的增加,其叶面积、叶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叶厚度、叶 干物质含量、气孔长、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比叶面积、叶含水率、气孔 宽先增大后减小,总体呈逐渐减低的趋势,叶组织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反映观光木可通过叶 片形态可塑性以应对地理环境的变化。(3)比叶面积与叶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鲜重、 叶干物质含量、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反映观光 木可通过叶片性状组合的调整和平衡以响应环境变化。(4)CCA 分析显示,坡度是影响观 光木功能性状的最显著变量,年平均温度对观光木功能性状也具有显著影响,年均降水量和 相对湿度对植物功能性状具有一定的强度的影响,但不起显著作用,观光木功能性状主要受 坡度和年平均温度环境因子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观光木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其对纬度 变异的响应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 四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和种间变异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种间性状变异反映不同物种的生活史对策,种内变异反映了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性状应答。人工林均一的环境有利于深入分析不同树种种内和种间变异。本研究以南宁良凤江林场的四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Magnolia blumei和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和种间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高度的四种植物的大部分叶功能形状差异显著,只有极少数叶功能性状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其他三种植物,红锥的叶鲜重、叶厚度、叶面积、叶干重、比叶面积和叶含水率较小,但红锥的比叶重、叶干物质量和叶组织密度较大。(2)不同高度的叶功能性状存在差异,不同的树种差异表现不同。高度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灰木莲>望天树>观光木>红锥。随着高度的变化,9种叶功能性状中,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表现最稳定,叶面积和叶干重变化较大;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比叶重呈上升趋势。(3)随着树龄的增大,灰木莲的叶功能性状变化最大,红锥的叶功能性状表现最稳定,树龄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灰木莲>观光木/望天树>红锥。9种叶功能性状中,受到树龄影响最大的是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影响最小的是叶鲜重、叶干重和叶面积;四种树种的叶功能性状随树龄的变化差异显著,但不具有明显规律性。(4)叶干物质量与叶厚度相关性不显著,叶含水率与叶厚度、叶面积、叶干重和比叶重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各功能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职场错失焦虑的结构测量、多维效应与形成机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错失焦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职场的负性心理, 已逐渐引起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现有关于职场错失焦虑的研究主要基于西方情境探讨个体对于职场关系和工作信息错失产生的焦虑。然而, 在中国差序格局 人情与面子 潜规则的文化情境中, 职场错失焦虑还包含着本土特征。因此, 本研究考虑基于中国文化情境, 探究职场错失焦虑的结构测量、多维效应与形成机制。首先, 阐明职场错失焦虑的本土构念,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测量量表; 其次,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究职场错失焦虑对个体工作领域、家庭领域与健康方面的作用结果; 最后, 结合社会比较理论和不确定管理理论, 探究上行社会比较对职场错失焦虑的作用机制, 以及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对职场错失焦虑的干预机制。本研究将增进学术界对职场错失焦虑心理的本土洞见, 并进一步指导个体和组织如何有效地识别潜在的职场错失焦虑, 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干预。

  • 职场错失焦虑的结构测量、多维效应与形成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03

    摘要: 错失焦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职场的负性心理,已逐渐引起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现有关于职场错失焦虑的研究主要基于西方情境探讨个体对于职场关系和工作信息错失产生的焦虑。然而,在中国差序格局人情与面子潜规则的文化情境中,职场错失焦虑还包含着本土特征。因此,本研究考虑基于中国文化情境,探究职场错失焦虑的结构测量、多维效应与形成机制。首先,阐明职场错失焦虑的本土构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测量量表;其次,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究职场错失焦虑对个体工作领域、家庭领域与健康方面的作用结果;最后,结合社会比较理论和不确定管理理论,探究上行社会比较对职场错失焦虑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对职场错失焦虑的干预机制。本研究将增进学术界对职场错失焦虑心理的本土洞见,并进一步指导个体和组织如何有效地识别潜在的职场错失焦虑,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干预。

  • 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生理生化响应及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调控机理,该研究以‘水晶’葡萄 (Vitis vinifera×V. labrusca ‘Shuijing’)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氰胺处理‘水晶’葡萄后芽内SOD、 POD 和CAT 活性、MDA 和H2O2 含量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并通过RT-PCR 技术克 隆得到其葡萄芽的2 个FT(Flowering locus T)基因(VvFT1 和VvFT2)和1 个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基因(VvCBF)的全长cDNA 序列,分析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基序 及结构域和单氰胺处理后其在葡萄芽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等。结果表明:(1)生理生化指标 测定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SOD、POD 和CAT 活性、MDA 和H2O2 含量及氧自 由基产生速率均明显增加。(2)‘水晶’葡萄VvFT1 和VvFT2 的cDNA 全长为525 bp,编码 174 aa;VvCBF 的cDNA 全长为714 bp,编码237 aa。(3)同源性分析表明,‘水晶’葡萄 VvFT1 与荔枝(Litchi chinensis,LcFT:AEU08960.1)和龙眼(Dimocarpus longan,DlFT2: ALA55998.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VvFT2 与LcFT(AEU08961.1)和DlFT2(AHF27444.1) 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FT1、VvFT2 、LcFT(AEU08960.1;AEU08961.1) 和DlFT2(ALA55998.1;AHF27444.1)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VvCBF 与野扁桃(Prunus ledebouriana,PlCBF:AEB69782.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CBF 和 PlCBF 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4)qRT-PCR 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中VvFT1、 VvFT2 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VvCBF 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该研究较为 全面地分析了VvFT1、VvFT2 和VvCBF 基因的系统进化和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各基因表 达模式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HFO-1234ze(Z)热解机理的DFT 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8-01-02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1,1,1,3-四氟丙烯(HFO-1234ze(Z),CF3CH=CHF)的热解反应路径进行研究,对可能得热解产物(CF3H, CF4, HF)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均裂反应中,CF3 自由基最易生成,其活化能为210.25 kJ mol-1。相比之下,由于较高的活化能,F 自由基最难产生。在随后的链式反应中,生成CF3H 所需的活化能最低为 64.23 kJ mol-1。而生成CF4和HF 所需的活化能较高。本文从分子尺度研究了HFO-1234ze 的热解机理并为研究有机工质的热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 珙桐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对重金属铅、镉胁迫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9-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铅和镉在土壤中表现出很强的毒性,严重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着眼于中国特有濒危珍稀植物珙桐,探究盆栽实验条件下其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以及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对不同浓度重金属铅、镉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铅处理下,珙桐幼苗丙二醛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镉胁迫条件下除10 mg·kg-1浓度外,其余处理组丙二醛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了铅和镉污染加剧了珙桐膜脂过氧化进程。(2)游离脯氨酸随着铅、镉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分别在铅浓度≥800 mg·kg-1和镉浓度≥20 mg·kg-1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组。可溶性蛋白浓度随着铅浓度的增加也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其浓度在镉胁迫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的增加可以提高珙桐抵抗低浓度重金属危害的能力,但高浓度重金属对珙桐产生抑制作用。(3) 随着铅和镉浓度的增加,珙桐抗氧化酶活性也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表明了低浓度重金属(铅浓度≤600 mg·kg−1,镉浓度≤5 mg·kg−1)容易激活珙桐抗氧化应激反应,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高浓度的重金属则会抑制抗氧化酶活性。(4)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珙桐幼苗中抗氧化酶、游离脯氨酸可以较好地反映珙桐对两种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规律。

  • 离子影响水蒸气核化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离子的存在对水蒸气核化过程的影响。模拟系综初始温度为600 K,达到平衡后撤去水蒸气热浴,将载气温度标定至200 K,与水蒸气进行热量交换,带走水蒸气核化释放的核化潜热。研究结果表明,离子的存在能够促使核化的发生,但离子的浓度对系综内最大团簇的生长影响较小。根据团簇分析统计系综内含20 个Na+/Cl-时,核化率约为1.011028/(cm3s),与经典核化理论计算值4.89×1028/(cm3s)在同一个数量级。

  • 离子影响水蒸气核化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离子的存在对水蒸气核化过程的影响。模拟系综初始温度为600 K,达到平衡后撤去水蒸气热浴,将载气温度标定至200 K,与水蒸气进行热量交换,带走水蒸气核化释放的核化潜热。研究结果表明,离子的存在能够促使核化的发生,但离子的浓度对系综内最大团簇的生长影响较小。根据团簇分析统计系综内含20个Na+/Cl-时,核化率约为1.01´1028/(cm3×s),与经典核化理论计算值4.89×1028/(cm3×s)在同一个数量级

  • 利用无人机影像监测不同生育阶段玉米群体株高的精度差异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为明确利用无人机影像监测玉米群体株高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无人机搭载光学成像 设备构建大田玉米群体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研究不同生育时期下玉米群体株高监 测的精度差异。针对3个玉米品种、8个播期处理构建的株高差异化群体,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高清RGB相 机和多光谱成像设备,采集试验区高清RGB和多光谱影像,获取玉米群体数字高程信息DEM和各处理区植 株高度,分析不同品种和播期处理下基于无人机和人工测量株高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高清RGB 相机和多光谱成像设备获取的DEM均能反映玉米群体的高度差异。高清RGB相机的株高监测精度优于多光 谱成像设备,但株高监测精度不足,难以反映玉米群体的较小株高差异。不同生育阶段对玉米株高监测精度 具有较大影响,生育前期冠层尚未全部覆盖地表或生育后期植株衰老叶片枯黄下垂时,受裸露地表影响,群 体株高被严重低估。本研究分析了影响无人机搭载成像设备监测玉米株高精度的因素,可为该方法应用于大 田生产提供借鉴意义。

  • 蓖麻根腐病抗性鉴定及其 SSR 标记的初步建立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6-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蓖麻根腐病是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根部病害,严重威胁蓖麻产量。 由于缺乏抗源,制约了抗病品种的选育。为寻找抗病种质、建立抗性分子标记,本研究对 252 份材料的抗性进行了表型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1)浓度为 1×106 个∙mL-1 的孢子 悬浮液灌根是一种有效的接种方法;以接种后枯萎天数为基础的 5 级评价法,可作为鉴定标 准。(2)鉴定出了 130 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的 105 份。(3)野生材料中抗病材料比例(66%) 远高于栽培材料(35%),建议将野生材料,尤其是中国华南野生材料的研究利用作为今后 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4)初步建立了 8 个与抗性关联的 SSR 标记。该结果提供了有效的 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筛选出了一批育种迫切需要的抗病基因资源,初步建立了 可用于辅助选择的 SSR 标记,为蓖麻抗根腐病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