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B/S架构的期刊业务办公自动化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3-02-15 合作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摘要: 随着期刊出版数字化的到来,采用在线期刊编审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稿件的征集、投稿、分稿、编辑审稿、专家审稿、 定稿、查询稿件处理结果、关键字和参考文献审核、组版设置、发排稿件、三级签发、排版校对、清样出片、数据统计、费用管 理、年终索引等功能。实现期刊编审的流程化控制,提高期刊文章编审的可靠性、透明度。本文介绍了系统实现的过程,包 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进行详细说明。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期刊业务办公的自动化需求。

  •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子图匹配符号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2-11-02 合作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摘要: 子图匹配是图数据分析中的基础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子图匹配求解算法存在大量冗余搜索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子图匹配符号算法。该算法利用图神经网络技术聚合节点的邻域信息,得到包含图局部属 性和结构的特征向量,以该向量作为过滤条件得到查询图的节点候选集C。此外,优化匹配顺序并利用符号ADD操作在 数据图中构建C 的各个候选区域,减少了子图枚举验证过程中的冗余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与VF3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 地提高了子图匹配的求解效率。

  •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3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基于用CEVSA模型计算的NPP及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基准期(1971-2000年)及未来(2021-2050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准期及未来RCP4.5、RCP8.5两情景下,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值分别为12.80(4.55-20.72)万亿元、14.81(5.26-23.97)万亿元、15.13(5.38-24.49)万亿元。总价值在空间上均呈现出西部、东北低及南部高的格局。未来总价值除了在少数地区(新疆中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我国东北和南方部分森林边缘地区)将降低外,在其他地区均增加,且增幅在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其中华南增幅最大(RCP4.5、RCP8.5情景下年均增幅分别达1.87亿元、2.13亿元)。高增幅比例( > 45%)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北端。生态系统服务各功能构成项对总价值的贡献率依次为:土壤形成与保护(17.8%) > 气体调节(16.0%) > 生物多样性保护(14.9%) > 水源涵养(14.6%) > 气候调节(12.4%) > 原材料生产(11.9%) > 废物处理(6.0%) > 娱乐文化(5.9%) > 食物生产(0.5%),即物质产品产出价值(12.4%)远低于非物质价值(87.6%)。揭示了未来30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格局动态演化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

  • 方兴未艾的冰冻圈科学分支学科――冰冻圈气候学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气候系统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冰冻圈科学和气候学的交叉融合,进而催生了冰冻圈气候学。冰冻圈的形成演化和地球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冰冻圈不仅是一定条件下气候的产物,其变化也影响到天气和气候,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冰冻圈气候学就是研究冰冻圈变化与大气圈的互馈作用及其物理机制的科学。文章从介绍冰冻圈气候学的发展历史入手,系统阐释冰冻圈气候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冰冻圈气候学重点研究冰冻圈在天气气候及大气环流形成与变异中的作用、冰冻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气候系统和冰冻圈模式的发展、气候变化与冰冻圈变化的预估,以及冰冻圈气候学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继续深化对冰冻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的认识,推动陆地冰冻圈、海洋冰冻圈和大气冰冻圈过程参数化方案向精细化、定量化、复杂性方向发展,特别是重点考虑冰冻圈不同分量和要素非线性作用的时空尺度,发展耦合冰冻圈过程的全球与区域气候系统模式是冰冻圈气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世界主要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部署与启示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未来产业。文章通过世界主要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部署展开分析,以期为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收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共 7 个国家 22 个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战略意义和趋势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这 7 个国家未来产业的部署,总结了各国发展未来产业的经验,并对我国发展未来产业提出 3 点启示:未来产业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统筹编制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与路线图,中国科学院等智库应针对未来产业系统开展研究,以及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布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