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白及小分子热激蛋白BsHsp17.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3-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3'RACE技术,从白及(Bletilla striata )中获得与热激蛋白合成有关的BsHsp17.3基因,并分析BsHsp17.3基因对不同胁迫的响应,探索人工栽培白及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BsHsp17.3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量为17.42 kD,等电点为6.33;进化树分析表明,BsHSP17.3蛋白与同为兰科的铁皮石斛进化关系较近,同在一分支上。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BsHsp17.3基因在白及根、叶、鳞茎及花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且BsHsp17.3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较高,在鳞茎及花中不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BsHsp17.3对非生物胁迫高温、低温具有明显应答反应,20%PEG模拟干旱胁迫不诱导该基因表达,推测该基因在白及防止倒苗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 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正常 RR 间期的标准差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2-1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前确诊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为冠状动脉增强CT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由于准确性欠佳、部分患者由于心率过快不能进行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而作为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于其有创性、在基层医疗单位难以大范围普及同样使其推广受阻。如何运用一些简单易得的指标参与冠心病的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将就收缩压昼夜变异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NN standard deviation,SDNN)二者联合使用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索,以期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新型预测方法。目的 探索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SDNN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以期为评估预测冠心病诊断提供无创方法学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4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具有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病房内昼夜血压监测记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两组对象的一般基线资料;将冠心病诊断与否作为观察终点,分析纳入观察的各项参数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并探索可能与终点事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而就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这一指标联合SDNN的疾病诊断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基线资料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SDNN、收缩压昼夜变异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收缩压昼夜变异率与冠心病诊断呈正相关,LVD和SDNN与冠心病诊断呈负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D、EDV、CO、SDNN、收缩压昼夜变异率是冠心病诊断的影响因素。SDNN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690(95%CI:0.620,0.7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3和0.615,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28.5。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08(95%CI:0.869,0.9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7和0.896,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4.61%。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SDNN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14(95%CI:0.875,0.9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和0.917,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0.721。结论 收缩压昼夜变异率联合SDNN对于冠心病的预测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饲料精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精氨酸水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均重为(1.13±0.02) g的黄颡鱼幼鱼7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分别投喂精氨酸水平为2.44%、2.64%、2.81%、3.01%和3.23%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2%和脂肪水平为9%)。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与3.23%组相比,2.64%组和2.81%组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WGR)显著升高(P<0.05),2.64%组、2.81%组和3.01%组黄颡鱼幼鱼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2)黄颡鱼幼鱼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3.01%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2.44%组(P<0.05);2.81%组和3.01%组黄颡鱼幼鱼的胃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64%、2.81%组、3.23%组黄颡鱼幼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44%组(P<0.05)。2.64%组、2.81%组、3.01%组和3.23%组黄颡鱼幼鱼的肠道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2.44%组(P<0.05);2.64%组、2.81%组黄颡鱼幼鱼的肠道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显著高于2.44%组、3.01%组和3.23%组(P<0.05)。3)2.81%组和3.01%组黄颡鱼幼鱼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2.44%组(P<0.05),2.64%组、2.81%组、3.01%组和3.23%组黄颡鱼幼鱼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显著低于2.44%组(P<0.05),2.81%组黄颡鱼幼鱼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2.44%组和2.64%组(P<0.05)。4)2.64%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2.44%组(P<0.05),3.01%组黄颡鱼幼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2.64%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可提高黄颡鱼幼鱼的WGR,降低FCR,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以黄颡鱼幼鱼的WGR和血清NO含量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需求量分别为2.74%(占饲料蛋白质的6.45%)和2.94%(占饲料蛋白质的6.92%)。

  •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 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100、300、500、700 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利用氯化铵进行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且100~500 mg/k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700 mg/kg组全鱼粗蛋白质和100~700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4)氨氮应激后,试验组黄颡鱼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96 h时,各试验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0和30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鱼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抗氨氮应激能力。利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特定生长率和谷胱甘肽添加量,得出谷胱甘肽在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7.69 mg/kg。

  • 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指标及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及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51±0.02) g的吉富罗非鱼8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100、300、500和1 000 mg/kg的桑叶黄酮。饲养期56 d。饲养试验结束后,各组采用亚硝酸钠进行72 h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各组间吉富罗非鱼增重、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吉富罗非鱼鱼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组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比高于对照组,其中100、300、500和1 000 mg/kg桑叶黄酮组血清SOD活性,50、500、1 000 mg/kg桑叶黄酮组血清GSH-Px活性及100、500 mg/kg桑叶黄酮组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0、300和500 mg/kg桑叶黄酮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SOD活性和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GSH-Px活性以500 mg/kg桑叶黄酮组最高,显著高于1 000 mg/kg桑叶黄酮组(P<0.05)。3)亚硝酸盐氮应激48和72 h,50、100、500 mg/kg桑叶黄酮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及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本试验条件下,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以血清SOD活性、T-AOC为评价指标,得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桑叶黄酮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以肝脏SOD活性、T-AOC为评价指标,得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桑叶黄酮适宜添加水平为371.00~441.75 mg/kg。

  • 饲料硒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硒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12±0.01) g的黄颡鱼幼鱼45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幼鱼,分别投喂硒含量<0.05(对照组)、0.15、0.23、0.35、0.47和0.96 mg/kg的6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期为8周。结果显示:黄颡鱼的增重率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反,在饲粮硒含量为0.23 mg/kg时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各组均为100%。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0.35 mg/kg的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P<0.05)。对照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15、0.47和0.96 mg/kg的组(P<0.05),而对照组全鱼水分含量则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15、0.35、0.47和0.96 mg/kg的组(P<0.05)。血浆胆固醇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鱼硒含量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与饲料硒含量呈正剂量效应关系。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由<0.05 mg/kg升高到0.47 mg/kg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在饲料硒含量为0.96 mg/kg时又出现升高。对照组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饲料硒含量为0.23 mg/kg的组(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硒的适宜含量为0.20 mg/kg。

  • 氧化鱼油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及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及添加精氨酸对其的干预作用。选取初始重为(4.41±0.05) g的健康黄颡鱼6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含2.5%新鲜鱼油(FF组)、1.5%新鲜鱼油+1.0%氧化鱼油(FO1组)、0.5%新鲜鱼油+2.0%氧化鱼油(FO2组)、2.5%新鲜鱼油+0.48% L-精氨酸盐酸盐(FFA组)、1.5%新鲜鱼油+1.0%氧化鱼油+0.48% L-精氨酸盐酸盐(FOA1组)、0.5%新鲜鱼油+2.0%氧化鱼油+0.48% L-精氨酸盐酸盐(FOA2组)的6种饲料,投喂期为56 d。结果显示:在FF、FO1、FO2组中,随着氧化鱼油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逐渐降低,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逐渐升高,均在FO2组达到极值,与其他2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氧化鱼油饲料添加精氨酸后,在FFA、FOA1、FOA2组的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FOA1、FOA2组的增重率分别比FO1、FO2组升高3.0%和9.9%。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增重率和摄食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氧化鱼油与精氨酸对黄颡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FO1组肝体比显著低于FF组(P﹤0.05),FO2组肠体比与FFA、FOA2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氧化鱼油与精氨酸对黄颡鱼肝体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FOA1组全鱼粗脂肪含量与FO1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FF、FO1、FO2组中,随着氧化鱼油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逐渐降低,FO2组显著低于FF组(P﹤0.05);氧化鱼油饲料添加精氨酸后,黄颡鱼血清T-AOC分别升高77.0%(FOA1组vs.FO1组)和137.4%(FOA2比FO2),其中后者达显著水平(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氧化鱼油对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氧化鱼油和精氨酸对黄颡鱼血清T-AOC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氧化鱼油会抑制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并降低血清的抗氧化能力,但添加一定量的精氨酸可以缓解氧化鱼油对黄颡鱼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增强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职业院校教师组织支持、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现状及其相关性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8

    摘要: 摘要:目的 调查了解职业院校教师组织支持、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关系,为职业院校开展师资队伍改革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2023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对我省5所职业院校282名教师展开调查。结果 职业院校教师组织支持感得分为(3.36±0.39)分、心理资本得分为(4.10±0.49)分、工作投入得分为(3.52±0.54)分;三者间均呈正相关(r=0.943,r=0.884,r=0.898,P<0.01);组织支持和心理资本对教师工作投入具有直接正向作用,且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和工作投入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比18.05%)。结论 职业院校教师组织支持、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均处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和组织支持对教师工作投入均具有积极效应。故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强化提高对教师的组织支持和心理资本投入水平,提升其职业价值感和使命感,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 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0.67±0.0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XOS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4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脂肪酶活力、400 mg/kg组胃中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虾肝胰腺总蛋白含量、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弧菌(Vibrio)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XOS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弧菌数量

  • 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0.67±0.0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XOS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4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脂肪酶活力、400 mg/kg组胃中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虾肝胰腺总蛋白含量、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弧菌(Vibrio)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XOS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弧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