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0-2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安徽省从一个灾害频发的穷省, 经过60 多年的艰苦奋斗, 目前具有350 亿kg 的粮食生产能力, 是解放初期63.9 亿kg 的5.5 倍, 已经成为我国五大粮食调出大省之一, 粮食总产到2020 年有望达到400 亿kg, 在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薄弱、多数地区靠雨养农业, 中 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 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 农业管理粗放, 单产普遍较低; 远远没有发挥其自然资源禀赋的生产潜力, 是我国未来中低产田重点改造的地区。本文提出安徽省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是: 在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总体方针指导下, 在区域治理方面, 重点改造淮北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面积, 扩大建设淮河流域吨粮县市; 在区域发展模式方面, 主抓沿江淮(水稻-小麦)和淮北平原(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及深加工主体功能区农业现代化建设, 拓展江淮丘陵发展经济林果业和特色养殖业, 加快发展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绿色生态产业; 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 突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加快投资大中型农业机械化普及, 创建绿色提质增效防灾减灾体系;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 继续坚持水稻提升, 小麦高产、玉米振兴, 兼顾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调节; 在作物品种优化布局方面, 淮南地区减籼稻扩粳稻稳定油菜, 沿淮和淮北地区是减弱冬小麦扩半冬性优质小麦, 改中晚熟玉米为中早熟籽粒脱水快优质品种。创建出具有安徽省特色、水热资源高效利用(800~1 000 mm 降水)、投入少、快速改造大面积中低产田、延伸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产业链, 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CO2、N2O排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0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以华北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连续6a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CO2 、N2O通量进行了整个轮作周期的连续观测,探究施用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其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CK(对照)、C1(低量生物炭4.5 t hm-2a -1)、C2(高量生物炭9.0 t hm-2 a-1)和SR(秸秆还田straw return)。结果表明:在整个轮作周期内,各处理CO2 、N2O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CO2 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0.3%-90.3%(C1)、1.0%-334.2%(C2)和0.4%-156.3%(SR)。其中,C2处理对CO2 累积排放量影响最大,增幅为42.9%。对N2O而言,C2处理显著降低了N2O累积排放量,但增加了CO2 和N2O排放的综合增温潜势,C1和SR处理对N2O累积排放量及综合增温潜势均没有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CO2 通量最主要的因素,两者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2O通量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NO3--N和NH+ 4-N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值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添加生物炭对于减少氮素的气体损失具有较大的潜力。

  • 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靶向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建立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方法,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点,评价其在淋巴瘤治疗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CD45单抗及亲和素的 188Re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度。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Nod-Scid小鼠6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二步法预定位组,对照组为 188Re-CD45单抗组。注药后0.5、1、6和23 h分别进行SPECT显像;同时于注药后24 h分别处死2组荷瘤小鼠,取脏器组织及肿瘤,称重,测量放射性计数,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各脏器%ID/g和靶/非靶(T/NT)比值。结果188 Re-CD45单抗的标记率(82.52±2.92)%,放化纯度>90%; 188 Re-亲和素标记率平均为(80.83±3.48)%。荷瘤小鼠SPECT显像及体内生物分布结果示:在实验组整个显像期间血池内放射性均较低,肝脏和脾脏内见较多放射性浓聚,注射后1 h移植肿瘤见显影,随着时间的延长瘤内放射性分布增多,1~6 h肿瘤显影渐清晰,并持续到23 h;注射标记物后24 h,肿瘤摄取(%ID/g)为(1.34±0.52)%,肾脏和肝脏摄取(%ID/g)分别为(6.77±2.32)%和(2.81±1.25)%,其他脏器内的%ID/g保持在较低水平,24 h肿瘤/血液比值为(4.28±0.82),肿瘤/肌肉比值为(8.00±0.88)。而对照组则可见肝脏、脾脏和肾脏内有明显放射性聚集,肿瘤部位显影模糊,20 h血池内仍见有较多放射性分布,肿瘤部位见少量放射性集聚;注射标记物后24 h,肿瘤/血液比值为(0.58±0.06),肿瘤/肌肉比值为(3.21±0.24)。结论 与188Re-CD45单抗组相比较,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组在淋巴瘤荷瘤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靶向性,明显提高肿瘤的T/NT比值,标记物注射后1 h即可使肿瘤显影。

  • 黄淮南片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皖北、苏北、鲁西南和豫东南的4 省交界地区, 有以淮北平原为主的砂姜黑土、黄泛区为主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中低产田面积400 万hm2 以上, 虽然处于南北过渡带的黄淮南片, 温热降水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 但因地理偏远、交通不便, 科技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业高产潜力还未发挥。加快黄淮南片中低产田改造, 建设黄淮南片第二粮仓, 可以新增粮食50 亿kg, 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气候变暖和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 提出以下黄淮南片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在种植业方面, 第1 是培育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 利用综合防治措施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第2 是培育耐旱耐涝、脱水快适合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并快速示范推广; 第3 是扩大吨粮田建设, 确保黄淮南片和国家粮食安全。在区域治理方面, 重点改造淮北砂姜黑土、黄泛区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区的中低产田, 加强农田排灌系统基础投入, 建设旱涝保收、林网路、渠井电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在现代科技装备方面, 要加大农机补贴, 增加大中型农机的数量, 加强深翻深松农机的示范推广, 普及农作全程机械化。在绿色提质增效方面, 积极推行化肥农药减施, 扩大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物肥料制剂等应用, 加强秸秆还田和生物资源等循环高效利用。在科技教育方面, 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培养知识农民, 专业服务工人, 打造社会化服务的专业队伍。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在皖北做强做大粮食品牌化生产, 在苏北做大粮食规模化生产和培育现代新型产业,在鲁西南做好农林牧协同高效发展, 在豫东南打造中国食品深加工的旗舰。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 加大“互联网+”农业的普及, 带动订单农业、外销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快速发展。建议国家及早启动黄淮南片第二粮仓重点科技专项, 将黄淮南片粮食主产区和经济塌陷区建设成为国家主体粮仓和农业经济新兴区及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