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国际公铁联运客运站及北广场出入口工程BIM技术应用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提交时间: 2017-12-05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发起了新一轮围绕着BIM和 3D打印技术展开的现代建筑业技术变革,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一系列内在增效的目的。随着 市政工程的规模、难度的加大,BIM应用在设计和施工中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乌鲁木齐国际公铁联运客运站项 目工程的工期短、工序安排紧促、需预加工的构件种类多且精度要求高。本企业BIM团队从项目中标后就开始介 入使用BIM技术,从设计、生产、施工全方位角度提供了一整套高效的工作管理模式。本文着重介绍项目前期启动 时建立的技术措施、工作流程与协调机制,在项目各阶段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应用目标、解决施工难点并提高施工 精度的过程,以及最后提出对整个项目应用效果的总结分析和优化措施。

  • 乌鲁木齐国际公铁联运客运站及北广场出入口工程BIM技术应用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结构 提交时间: 2017-11-30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发起了新一轮围绕着BIM和 3D打印技术展开的现代建筑业技术变革,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一系列内在增效的目的。随着 市政工程的规模、难度的加大,BIM应用在设计和施工中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乌鲁木齐国际公铁联运客运站项 目工程的工期短、工序安排紧促、需预加工的构件种类多且精度要求高。本企业BIM团队从项目中标后就开始介 入使用BIM技术,从设计、生产、施工全方位角度提供了一整套高效的工作管理模式。本文着重介绍项目前期启动 时建立的技术措施、工作流程与协调机制,在项目各阶段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应用目标、解决施工难点并提高施工 精度的过程,以及最后提出对整个项目应用效果的总结分析和优化措施。

  •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埋地金属管道的干扰研究现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埋地金属管道的干扰机理及造成的危害,总结了国内外评估此干扰问题的 现场测试方法,介绍了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在干扰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因素与干扰规律,讨论了不同缓解方 法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 黄精根际及药用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9-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寻找促进药用植物活性代谢产物合成的微生物,以黄精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态功能预测平台,测定根际土真菌、根茎和根内生真菌的􀀁ITS 序列,分析其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并预测根茎内生真菌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1)测序得到􀀁1 02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根际、根茎和根真菌􀀁OTU 数分别为􀀁703、128 和􀀁141,三种部位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根际土存在特有的真菌类群,即壶菌门。(2)根际土、根茎及根共有􀀁OTU 41 个,子囊菌门占共有真菌的􀀁58.15%,丰度最大。(3)根茎内生真菌被划分􀀁6 个生态功能群,包括未定义腐生菌、菌寄生真菌、动物病原菌、植物病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地衣共生真菌,37 个􀀁Undefined 种类(34.91%)在􀀁FUNGuild 数据库中没有参考信息。该文认为根茎中优势菌属􀀁Setophoma、新赤壳属等内生真菌可能与活性代谢产物密切相关,为黄精药用功能菌群的发掘提供数据参考。

  •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支付与受偿意愿差异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如何揭示秸秆还田技术实践中利益相关者生态补偿的真实意愿, 不但是技术外部性测度研究的难点问题, 也是提高农业补偿政策准确性与效能的关键之一。以往的研究较多地采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量估算技术产生的外部性价值, 由于未充分考虑环境利益双方量价关系的均衡, 评估结果的准确往往受到质疑。鉴于此, 本研究首先厘清主体关系, 农户是生产技术的实践者和环境保护参与者, 理应成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因而, 技术外部性测度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其次, 确定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意愿价值评估法(CVM), 引导获取河北省徐水区502户受访者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 结合多元对数线性模型估计法, 估算受访者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机械成本(包括: 秸秆粉碎及旋耕费用)的最大WTP值和最小WTA值。结果表明: WTP的期望值为38.23元·户-1·a-1, WTA的期望值为137.52元·户-1·a-1, WTA/WTP的比值为3.6倍。本文进一步剖析WTP与WTA差异性原因, 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两者差异性影响因素, 其中: 机械成本对差异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已成为影响玉米秸秆还田推广的重要决定因素; 劳动力比率、信息来源、灌溉成本和收割方式等4个因素均产生负向关联。可见, 在大力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中, 机械成本上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补贴的效果, 导致农户参与秸秆还田积极性并不高。因此, 决策部门及时跟进技术价值评估工作, 建立针对农户的直接补偿机制, 是从根源上解决技术外部性内部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 高压直流干扰下X80钢在广东土壤中的干扰参数变化规律及腐蚀行为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考察了在大幅高压直流干扰电压下,X80钢在广东土壤中的干扰电流密度变化规律及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50~300 V直流干扰电位下,电流密度随时间呈现典型的3阶段变化特征:先在几秒内急剧上升到较高水平的峰值,然后在几百秒内下降到较低水平的稳定值,最后维持在稳定值上下较长时间。结合干扰过程中试样附近土壤温度、含水率及电阻的测试分析表明,电流密度变化主要是因为大幅干扰电压造成短时间内试片周围土壤温度升高,含水率降低,局部电阻率大幅增加所致。同时实验获得直流干扰电位分别为50 V,100 V,200 V及300 V情况下,对应的X80钢腐蚀速率分别为5.56,7.85,10.63及7.78 μm/h;腐蚀速率随直流干扰电位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趋势不同于电流密度峰值随直流干扰电位的变化规律,但与电流密度稳定值随直流干扰电位的变化规律相似。此外分析了高压直流干扰下试样失重腐蚀速率与3种形式电流密度理论计算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高压直流干扰过程中电流密度变化曲线积分计算得到的腐蚀速率与失重腐蚀速率误差最小;其次为利用电流密度稳定值计算得到的腐蚀速率;利用电流密度峰值计算得到的腐蚀速率与失重腐蚀速率误差最大,可达到失重腐蚀速率的若干倍。据此提出了实际高压直流干扰下参数监测与腐蚀速率的预测方法。

  • 埋地管道交流干扰与阴极保护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7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随着石油、电力、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埋地管道面临的交流干扰问题日益严重。交流干扰不但会加速管道的腐蚀,同时会对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传统-850mVCSE的阴极保护准则在交流干扰条件下不再适用,急需新的阴极保护准则来评价交流干扰下埋地管道的腐蚀。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交流干扰对阴保电位、阴保电流密度、牺牲阳极电位、牺牲阳极消耗速率、牺牲阳极效率等参数的影响,同时阐述了交流干扰下阴保评价准则及交流腐蚀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 :H7 espF 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敲除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esp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建立以pBAD 33质粒为载体的espF基因回补实验平台。方法 设计1对同源臂引物扩增卡那霉素抗性打靶片段,将抗性打靶片段电转入含有PKD46质粒的EDL933w,在PKD 46介导的重组系统帮助下,打靶片段和菌体espF基因发生同源重组,PCR和测序验证;PCR扩增espF及其核苷酸片段的整个ORF区序列,将其克隆入pBAD33质粒,分别将重组质粒转入相应的缺失株,以构建出相应的回补突变株。采用RT-PCR的方法验证在相应的回补突变株中espF及其核苷酸片段是否转录。结果 构建了esp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缺失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和相应的回补株,且esp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在回补株中均发生转录。结论 本研究运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基因缺失株,并建立以pBAD33质粒为载体的EHEC O157:H7基因回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中espF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2022年版《世界指南: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解读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随着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问题受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指南不断更新。来自39个国家的96位专家组成世界跌倒预防指南小组于2022年制定了《世界指南: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该指南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跌倒管理需求及照顾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跌倒的看法,并考虑指南在各照护环境和资源有限地区的适用性,结合应用电子健康进行跌倒预防的最新证据,针对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初筛、跌倒风险评估、跌倒风险分级管理提供新的实践指导建议,同时倡导所有老年人身体活动和预防跌倒。本文将深入解读指南,为我国的医护工作者和社区的工作者预防和管理老年人跌倒提供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