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量添加Sn和Nb对Zr-Cu-Fe-Al 块体非晶合金热稳定性和塑性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Cu模铸造方法制备了直径2 和3 mm的Zr61.5Cu21.5-xFe5Al11Sn1Nbx (x=0, 1, 2, 原子分数, %)和Zr61.5Cu21.5Fe5Al12非晶合金棒. 结果表明, Sn 和Nb微合金化略微降低了Zr-Cu-Fe-Al 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 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压缩塑性, 并且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 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显示Zr61.5Cu19.5Fe5Al11Sn1Nb2和Zr61.5Cu21.5Fe5Al12合金均为完全非晶态, Sn 和Nb微合金化后合金内部原子排列更紧密. 正电子湮没谱分析结果表明, 与Zr61.5Cu21.5Fe5Al12非晶合金相比, 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内部原子密排间隙和结构自由体积尺寸减小、总量增加. 大量弥散分布的自由体积有利于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剪切带的形成、分枝和相互作用, 最终改善了非晶合金的塑性.

  • 微量添加Sn、Nb对Zr-Cu-Fe-Al块体非晶合金热稳定性和塑性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5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直径2和3 mm的Zr61.5Cu21.5-xFe5Al11Sn1Nbx(x=0, 1, 2 原子分数%)和Zr61.5Cu21.5Fe5Al12非晶合金棒。结果表明, Sn和Nb微合金化略微降低了Zr-Cu-Fe-Al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压缩塑性,并且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高分辨透射电镜显示Zr61.5Cu19.5Fe5Al11Sn1Nb2和Zr61.5Cu21.5Fe5Al12合金均为完全非晶态,Sn和Nb微合金化后合金内部原子排列更紧密。正电子湮没谱分析结果表明,与Zr61.5Cu21.5Fe5Al12非晶合金相比,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内部原子密排间隙和结构自由体积尺寸减小、总量增加。大量弥散分布的自由体积有利于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剪切带的形成、分枝和相互作用,最终改善了非晶合金的塑性。

  • 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对早稻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综合评价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对早稻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筛选紫云英等量翻压条件下, 较适宜的施氮水平, 以冬闲常规施氮[150 kg(N)·hm2]处理为对照, 在翻压紫云英22 500 kg·hm2 条件下, 设置90 kg(N)·hm2、120 kg(N)·hm2、150 kg(N)·hm2 和180 kg(N)·hm2 4 个施氮水平, 研究紫云英和施氮量对早稻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对照, 其中紫云英配施氮肥90 kg(N)·hm2 和120 kg(N)·hm2 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多, 分别达9.65 t·hm2 和9.97 t·hm2, 比对照分别增加11.18%和14.86%。各处理在水稻播种—分蘖期及抽穗—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大, 占成熟期干物质量的19.26%~24.77%和45.23%~52.75%, 这两个生育阶段是干物质主要积累时期。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各处理的氮素积累量均高于对照, 增幅为6.95%~18.68%。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以紫云英配施90 kg(N)·hm2处理最高, 比其他处理分别增加3.94%~14.08%和6.65%~14.90%。紫云英配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早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 其中以紫云英配施氮肥90 kg(N)·hm2 和120 kg(N)·hm2 效果较优, 可实现减氮增效目的,是较理想的施肥模式。

  • 稻田复种轮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了筛选具有可持续性、适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冬季绿色高效循环复合种植模式, 通过2012 年— 2013 年连续2 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采用AHP 法和综合指数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5 种稻田复种轮作模式(冬闲稻稻冬闲早稻晚稻, 绿肥早稻晚稻油菜玉米||大豆晚稻, 油菜玉米||大豆晚稻, 蚕豆早稻甘薯||玉米蔬菜甘蔗||大豆, 蔬菜甘蔗||大豆绿肥早稻晚稻)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晚稻价格比折算后, 两年间各种植模式中蔬菜甘蔗||大豆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最高, 其次是绿肥早稻晚稻, 蚕豆早稻甘薯||玉米的作物产量最低。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表明, 2012 年各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大小排序依次为: 蔬菜甘蔗||大豆>油菜玉米||大豆晚稻>蚕豆早稻甘薯||玉米>绿肥早稻晚稻>冬闲早稻晚稻, 说明蔬菜甘蔗||大豆种植模式“改稻为经”, 是能够带动稻田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013 年经过稻田复种轮作后, 各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表现为: 绿肥早稻晚稻>蔬菜甘蔗||大豆>油菜玉米||大豆晚稻>蚕豆早稻甘薯||玉米>冬闲早稻晚稻, 表明稻田冬种紫云英模式的绿肥早稻晚稻种 植模式能兼顾三大效益,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两年的综合效益结果来看, 蔬菜甘蔗||大豆→绿肥早稻晚稻模式能够带动稻田高产高效, 能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等社会问题, 而且对于冬季农业开发、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综合来说, 蔬菜甘蔗||大豆→绿肥早稻晚稻模式是适合我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稻田冬季农业开发与复种轮作循环模式。

  • 电子健康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居民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慢性、迁延性的病程特点,以居家为核心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症状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电子健康(e-health)技术是心力衰竭居家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具有突破时间、空间壁垒的优势,能够实现居家患者健康状态连续监测、智能评估、动态管理。本文对心力衰竭患者居家管理 e-health 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探讨其在心力衰竭患者药物管理、运动康复、症状管理、风险预测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同时对 e-health 系统数字包容性欠佳、运转体系不完善、数据安全存在风险等局限进行分析及展望,旨在为创新心力衰竭患者居家管理模式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