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为了探究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研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范式, 检验了在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中延迟时间知觉起到的中介作用。两个实验分别操纵了情景预见中未来事件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和未来事件的情绪特征, 结果均发现情景预见通过改变个体对延迟等待时间的时距知觉影响了跨期决策。想象与自己、与母亲有关的未来事件, 想象积极、中性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都使得被试将延迟等待时间知觉为较短的时间段, 更倾向于选择延迟奖励。想象消极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使得被试将延迟等待时间知觉为较长的时间段, 更加偏好即时奖励。本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情景预见影响跨期决策现象的理解。

  • 毕赤酵母GPI型细胞壁蛋白的功能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9-20

    摘要: 毕赤酵母作为常用的蛋白表达系统,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规模的蛋白质制备、表征以及结构解析等方面,已有上千种蛋白在毕赤酵母系统中成功地得到表达。在工业酶制剂领域,也有许多酶制剂包括植酸酶、脂肪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等利用毕赤酵母实现了产业化规模的生产[1]。 酵母细胞壁在保护细胞完整性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在形态发生过程中产生并维持细胞的形态,并且在环境压力中有保护细胞的作用[2]。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蛋白组成,其中多糖为β-1,3-葡聚糖,β-1,6-葡聚糖和几丁质,蛋白主要由N-和O-修饰的蛋白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酵母的细胞壁厚约 200nm,分为电子密度不同的两层结构,外层甘露糖蛋白层和内层葡聚糖骨架[3]。GPI修饰的蛋白是一种通过糖脂共价连接在蛋白C端,从而将蛋白定位在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GPI修饰的蛋白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都存在,并且其基本结构在大部分生物中都是保守的。通过对毕赤酵母全基因组中所有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合GPI型细胞壁蛋白的结构特征,最终在毕赤酵母GS115中发现50个潜在的GPI型细胞壁蛋白[4],对这些蛋白的生化分析及功能鉴定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通过对毕赤酵母GS115潜在的50个GPI细胞壁蛋白逐一进行单基因敲除,构建了GPI型细胞壁蛋白缺陷菌株库,研究了各细胞壁缺陷菌株在不同浓度碳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变化,以及细胞表面亲疏水变化及对细胞壁干扰剂的耐受性情况。研究发现敲除细胞壁蛋白会引起细胞多方面的变化,如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差异,对不同细胞壁干扰剂的耐受差异等。挑取一株甲醇耐受的菌株进行转录组学的分析,发现敲除后细胞代谢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如细胞壁各组分的合成路径,细胞膜甾醇合成路径相关基因明显上调,同时一些胁迫路径也被激活,以抵抗高浓度甲醇对细胞的损害。通过对细胞壁蛋白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为毕赤酵母作为宿主菌表达外源蛋白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基于GIS的天山北坡聚落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通过利用地理信息手段对新疆天山北坡的地名文化景观进行可视化分析,将不同类型的地名进行分类,共分划分出了兵团类、自然类、工(宫)运类、民族类、数字类、姓氏类、直属类、移民类与其他类地名共9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将点状化的地名进行分类分层和核密度分析,将不同类型的地名集聚和分布状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着眼于新疆天山北坡的历史、经济、自然、民族文化等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地名集聚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域地名整体较集中地分布在南部天山与北部沙漠盆地之间的几个绿洲城镇集群附近,其余9种类型地名除直属类分布较离散外,其他类型基本都分布在中部绿洲条带线上,呈现出各自历史情况、经济条件、自然特征和包括屯垦、民族、移民以及新疆地域文化特色规律的分布特征。

  • 塔里木盆地中北部绿洲生态安全评价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06-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维护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以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从绿洲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效益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角模型,对20052014年该绿洲生态安全状态和趋势进行测算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该绿洲生态安全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生态系统非结构性指数(NSI)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生态系统非功能性指数(NFI),呈现出波动起伏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效益性指数(BI)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趋势。②在20052014年期间,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生态安全经历了不安全-弱安全两个状态,并呈现出逐渐向安全且稳定发展的趋势。③20052014年影响生态渭-库绿洲生态安全的主要因子是水土协调度和造林面积。研究结果将为维持及进一步改善该绿洲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行扫描测量的运动目标压缩成像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03-10

    摘要: 运动目标成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如何获取高质量运动目标图像是该领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采用行扫描的采样方式,通过构造运动测量矩阵,建立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运动物体成像模型,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对于恢复运动物体图像信息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的运动物体成像。通过引入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分析了运动物体成像质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将该方法与普通压缩感知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在相同速度下,该方法的成像质量更高。因而,该成像方法在无人机对地观测、产品线视频监测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北极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2-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冰川物质平衡作为表征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通常被用来评估冰川对径流及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本文采用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World Glacier Monitoring Service, WGMS)最新公布的物质平衡、平衡线高度及积累区面积比率资料,以北极地区具有长时间观测序列的23条冰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极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状况及物质平衡与平衡线高度和积累区比率的关系。分析表明:(1)1960—2017年北极冰川厚度平均减薄14.8 m,俄罗斯北极减薄最小,为4.3 m,阿拉斯加地区减薄最严重,为27.7 m;(2)23条冰川中,仅Engabreen冰川平均物质平衡为正值,Kongsvegen冰川保持微弱的负平衡,其他21条冰川的物质平衡均处于较强的负平衡状态,北极冰川整体物质损失严重;(3)过去60 a,北极冰川物质平衡整体呈负平衡,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冰川开始加速消融,损失速率从-128.2 mm·a-1上升至-594 mm·a-1;(4)物质平衡与平衡线高度呈负相关,与积累区比率呈正相关,相关性显著;(5)北极气温升高是冰川物质消融的主要原因,90年代之后气温大幅度升高造成同期冰川物质大量流失,降水量对物质平衡影响较小

  • 幼苗期不同水稻材料应答盐胁迫的生理差异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12-01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解耐盐水稻 HD96-1 幼苗期耐盐生理调控特性,该研究以籼型水稻 HD96-1(耐盐性强)和 93-11(耐盐性弱)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设置3 种NaCl 盐浓度(0、60、120 mmolL-1),对3 叶 期幼苗进行了7 d 盐处理,测定了两个材料的生长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结果表明:(1)在盐胁 迫下,水稻幼苗均表现为株高、假茎宽减小,根冠比增加;与93-11 比,HD96-1 株高、茎宽减小幅度小, 根冠比增加幅度高;地上部和根系干重,HD96-1 增加,而93-11 减少。(2)盐胁迫后,水稻幼苗的丙二 醛(MDA)、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上升,但HD96-1 增幅较93-11 小。(3)在 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 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 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升高,HD96-1 增幅高于93-11。综上表明,两个水稻材料幼苗应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 相似,差异在于耐盐性强的HD96-1 应对盐胁迫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与渗透调节能力,使生长发育受抑制更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