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用户移动搜索系统使用路径的提取与评价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提取用户移动端网络搜索系统使用及切换的完整路径,揭示不同网络搜索系统使用路径在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过程] 采用实验研究法,并结合问卷与访谈,从移动端搜索系统使用的视角,设计两个不同主题下的复杂搜索任务,以搜索系统作为节点对用户的搜索系统使用路径进行提取,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发现并总结移动端用户搜索系统使用路径的多种特定模式,从搜索过程、搜索结果、探寻式搜索表现3个方面对每种模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结论] 移动端用户在不同的任务主题下对搜索系统的偏好存在差异,用户搜索系统使用路径存在特定的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用户对搜索路径的评价存在差异。

  • 科学文献被引轨迹的跨学科特征影响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文献引用不仅是静态的统计分布,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对于引文曲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索,有助于了解某一学科的文献生命周期和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对科学预测和科研评估也具有潜在价值。[方法/过程] 对不同类型的引文轨迹进行识别和分类,研究各类型引文轨迹的特征、时间分布以及其他可能包含在引文曲线中的信息。对论文的跨学科程度进行测度,考察跨学科程度与引文轨迹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 在不同的文献累积引用水平下,都存在持续性和暂时性两种引用模式。对于高被引文献,跨学科程度与其累积被引趋势并无明显关系,但是对于区分持续性和暂时性引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

  • 政策计量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内容主题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通过政策计量视角观察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环境全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设计,提供政策、研究、实践等板块之间进行比较的思路与资料库。[方法/过程] 收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本形成样本集,利用机器自动抽取和人工规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题标引,构建政策类目框架。[结果/结论] 对政策类目框架中8个一级类目组及24个一级类目进行描述,阐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核心内容主题。以内容主题为分析单元,可以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理论研究、机构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 Sn掺杂ZrCoBi基Half-Heusler化合物的合成与热电性能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2-10-26 合作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Sn掺杂对ZrCoBi化合物的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采用感应熔炼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不同掺杂 浓度的ZrCoBi1-xSnx(x=0,0.05,0.10,0.15,0.20,0.25)系列样品,并对其物相结构和热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 结果表明,合成的ZrCoBi基化合物均为标准的Half-Heusler相,Sn在ZrCoBi基体中的最大固溶度为20%。在相同温度 下,随着Bi位Sn掺杂浓度的增加,电导率增大,塞贝克系数先增后减,ZT 值不断增大。通过Sn/Bi的取代,ZrCoBi1-xSnx 的热导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在730 K附近,ZrCoBi0.80Sn0.20 样品的热导率达到最低值为2.56 Wcm-1K-1。由于功率因子 的增大及热导率的减小,在730 K附近,ZT 值由未掺杂的ZrCoBi样品的0.39增至最大为ZrCoBi0.20Sn0.80 样品的1.02。 Sn的掺杂引入了受主杂质,优化了载流子浓度,提高了电导率和功率因子。同时由于Sn、Bi原子间的尺寸与质量差异,增 强了点缺陷散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热导率,从而整体上提高了ZT 值,改善了热电性能。

  • 感知不透明性增加职场中的算法厌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22

    摘要: 职场中用算法作为人类决策的辅助和替代屡见不鲜,但人们表现出算法厌恶。本研究通过4个递进实验在不同职场应用场景下比较了人们对于人类决策者与算法决策者所做决策的态度,并探讨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在职场情境中,相比于人类决策者,人们对算法决策的可容许性、喜爱程度、利用意愿更低,表现出算法厌恶。这一现象的内在心理机制是相比于人类决策,人们认为算法决策者的决策更加不透明(实验2~3)。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算法被赋予拟人化特征时人们扭转了对算法决策的厌恶,提高了对其的接纳态度(实验4)。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们对算法决策的反应,为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引导算法使用伦理化提供启示。

  • 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情境—策略”非对称匹配视角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5-0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逆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卡脖子技术难题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 题。现有研究针对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破解策略缺少结构化的理论框架,且忽视了卡脖子技术情境依 赖机制的分析。研究从技术轨道和技术范畴 2 个维度构建卡脖子技术破解策略矩阵,从技术能力基础和 技术范式动态性 2 个维度评估技术情境,进一步整合破解策略矩阵与技术情境 2 个范畴,借鉴非对称创新思 想,基于非对称情境策略匹配视角,构建卡脖子技术非对称破解策略的理论框架。针对 20 项典型 卡脖子技术,采用专利计量方法测度技术情境,提出各项卡脖子技术的非对称破解策略。基于非对 称情境策略匹配视角,构建的卡脖子技术非对称破解策略理论框架,为我国破解卡脖子技术 难题提供决策借鉴。

  • 陕西省3种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和土壤N、P化学计量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2-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以陕西省29个县(市)39个样点的刺槐、辽东栎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树种乔木叶片、凋落物与土壤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经纬度、海拔、年均温度和年降水等环境因子间关系的异同以及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以期为认识陕西省主要森林树种养分限制状况、制定合理的植被管理和恢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树种叶片N、P含量及比值均为刺槐 > 辽东栎 > 油松,与叶片相比,凋落物中N、P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为刺槐 > 辽东栎 > 油松,N:P比值为油松 > 辽东栎 > 刺槐。10-20 cm与0-10 cm土层相比,3树种中除辽东栎中P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它指标N、P含量及N:P比值均显著下降(P < 0.05)。刺槐、辽东栎和油松叶片N、P含量与土壤N、P含量均没有显著相关性,以刺槐、辽东栎和油松3种植物叶片为总体来说,P含量与土壤P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叶片N、P含量均大致表现出随着年均温度和年降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这一点在刺槐叶中最为明显。凋落物N含量随着年均温度和年降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纬度和经度的增加而降低;P含量随着年降水和经度的增加而降低;N:P比值随着年均温度和年降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区内,土壤N、P含量随着纬度、海拔的增加和年均温度、年降水、经度的降低而增加,N:P比值则呈相反的趋势。3树种土壤N、P含量及N:P比值中,P含量比N含量受环境影响更大,且0-10 cm和10-20 cm土层N、P含量及N:P比值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基本一致。

  • 家畜饲喂机器人研究进展与发展展望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家畜养殖的生产模式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 力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中国家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家畜饲喂机器人, 包括喂料、推料等机器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家畜养殖,提高畜牧养殖生产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 途径。为深入分析机器人技术在家畜养殖中的研究现状,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家畜机器人研究实例和文献资 料,从轨道式喂料机器人、自走式喂料机器人和推料机器人3个方面重点介绍家畜饲喂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饲喂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国内外饲喂机器人进行了比较, 并从战略规划制定、核心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展望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家畜饲喂机器人 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 中国饲料营养大数据分析平台研制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饲料粮缺口的逐渐加大,导致中国饲料粮安全问题逐步转化为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全面整合饲 料营养基础数据资源,提高一切可利用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成为中国今后长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技术 措施之一。本研究依据16类中国饲料原料描述规范和属性数据标准,全面用数字化模式收集整理了自“六 五”至“十三五”期间累积的50万条以上已有饲料资源的种类、空间分布、饲料成分含量及营养价值特性 数据,利用MySQL网络数据库及PHP程序语言,开发了新一代饲料营养大数据分析平台(http://www.chin⁃ afeeddata.org.cn/) 并提供Web数据共享功能。首先,平台提供所有入库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可实现单个或多 个饲料多种养分和多种图形模式的直观比对。通过二维码技术提供所有饲料营养属性数据及饲料实体样本 溯源数据的移动端实时分享与下载服务。其次,平台构建了通过已知饲料概略养分在线预测其他有效养分 的回归模型,为饲料原料养分变异提供动态分析。最后,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饲料概略养分和 主要矿物元素含量数据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布相结合,实现了饲料营养数据地理信息图谱的分布查询及 对比分析,同时提供各种数据的下载方式,为已有饲料数据的全面应用带来便利。研究表明,拓展饲料资 源数据并提供饲料养分的预测分析模型,可最大化利用已有饲料养分数据的价值,进一步嵌入各类饲料配 方的网络计算模块,可以达到饲料营养数据的一站式服务及数据的最大化升值服务。

  • 青海祁连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三种沙棘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1-3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杂交带是研究物种形成及进化的天然实验室,为探究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三种沙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在光照充足的 7 月中旬分别测定了该区域三种沙棘雌、雄株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期为杂交带的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同种沙棘雌、雄株间光合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不同沙棘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Pn 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 PAR 和Ta 相对较高的 10:00 和 14:00,最高达到 19.53±5.35 μmol·m-2·s-1,棱果沙棘(Hippophae goniocarpa)和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 ssp. neurocarpa)Pn 日变化均呈近双峰曲线,在 PAR 和 Ta 相对较低的 8:00 和 16:00 有较高的值,最高值分别为 13.43±3.43 和 15.27±2.43μmol·m-2·s-1;三种沙棘 WUE 与 Pn 的日变化规律一致,但中国沙棘具有最高的 WUE,达到6.72±0.95 μmol·mmol-1,棱果沙棘和肋果沙棘的 WUE 日变化最高分别为 4.03±1.08 和4.93±0.86 μmol·mmol-1;三种沙棘 Tr、Gs、Ci 和 Ls 的日变化规律相似,其中 Gs 均在 10:00后一致下降,在 12:00 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孔关闭的现象,这也是其发生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之一;杂交带三种沙棘光合特性日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沙棘和其它两种沙棘之间,而杂交种棱果沙棘与亲本种肋果沙棘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 Pn 与 WUE 可能受到了Ta、PAR 和 RH 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 云南省农村居民2011年和2021年5种常见慢性病疾病负担的变化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2-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慢性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死亡病例数也逐年递增,患者疾病负担正逐渐加重。掌握慢性病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对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但目前鲜见针对云南省农村常见慢性病疾病负担变化的研究。目的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 2011 和 2021 年 5 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重复横断面设计,分别于 2011 年和 2021 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 8 400 名和 7 700 名 35 岁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数据,以及 5 种常见慢性病的死因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 3 个变量构建社会经济地位(SEP)指标,利用各变量系数计算 SEP 综合得分,并依据 SEP 综合得分的四分位数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低、中等偏下、中等偏上和高 4 个等级;采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测量 5 种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的大小。结果与 2011 年比较,2021 年云南省农村居民的高血压(25.14%与 41.57%)、脑卒中(1.03% 与 2.52%)和 COPD(9.23% 与 12.60%)的总体患病率均升高(P 均 0.05),但男性和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男性和中等偏上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哮喘患病率却升高(P<0.05);男性 2021 年 5 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2021 年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 COPD 患病率呈递减趋势(2 趋势 =6.801,P<0.001)。此外,冠心病(10.45 与 18.18)、脑卒中(12.80 与23.20)、哮喘(4.54 与 9.10)和 COPD(35.99 与 49.07)的每千人口 DALY 均升高,高血压(1.38 和 1.26)降低;其中以 COPD 的每千人口 DALY 和伤残所致生命损失年(YLD)较高,脑卒中的每千人口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较高。结论云南省农村居民 2021 年 5 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与 2011 年比较,以升高为主,且 2021 年 COPD的疾病负担最重,男性和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是未来慢性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降低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 全科医学研究中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要点及案例解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全科医学研究既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重视患者的精神感受,既关注医生的职业胜任力,也重视医生的从业动力,既关注医疗服务的质量,也重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和合作。这些问题通常需借助定性研究方法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是,定性研究通常被认为样本量小,主观性强,主要用于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全科医学领域的目前仍以定量研究为主导。因此,整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适用于研究复杂问题,为全科医学研究指出了一条融合临床医学和社会学两大部分的途径。然而,混合方法研究在国内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与实施的规范性亟待提高。因此,本文计划从方法学的角度,理论结合实践,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为拟开展混合方法研究的全科医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