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运动健身场所空间差异及 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运动健身场所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推手,探明运动健身场所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对推动运动健身场所的建设、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有重要作用。从省级、城市群以及地级市3个尺度出发,运用总体分异测度指数(Global differentiation index,GDI)、Moran’s I 指数、热点分析探讨运动健身场所的空间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灰色关联度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运动健身场所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运动健身场所数量与每万人拥有运动健身场所数量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除成都、重庆外,其余省区均分布较少。(2)运动健身场所数量与每万人拥有运动健身场所数量的GDI随着尺度的缩小而扩大,城市群尺度中,优化提升类差异最大,而发展壮大类差异最小。(3)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是运动健身场所集中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口数量与城镇人口占比的交互作用最强。在城市群尺度上,受教育程度和城市规模大小是运动场所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地级市尺度上,建成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对运动健身场所的影响更为显著。

  • 基于《世界卫生统计2015》资料全球婴儿死亡率的现状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17-04-0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全球婴儿死亡率(IMR)现状,探索系统与精准的防控策略。 [方法]以《世界卫生统计2015》提供的IMR和主要死因构成比为基础,采用1990~2013年IMR下降幅度评估千年目标完成情况,通过对2000年与2013年阶段性比较分析IMR变化规律,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IMR与“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比值”、人均GDP的相关性。 [结果]截止2013年,在194个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中,40个(20.62%)国家实现了IMR千年发展目标。2000年与2013年比较,六大洲、低和高死亡率组I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死亡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死亡率组“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死亡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与中、中与高死亡率组“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比值”、IMR及平均下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球IMR地区性差异明显,非洲IMR均值最高,欧洲最小,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居中,亚洲渐趋居中水平。2000年全球IMR比重为68.87%,2013年为73.74%,各国IMR比重与U5MR呈高度负相关关系(r2000年=-0.893,r2013年=-0.809,P<0.05)。各国IMR与“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比值”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2000年=0.913,r2013年=0.901,P<0.05),与人均GDP呈低度负相关关系(r2000年=-0.488,r2013年=-0.467,P<0.05)。 [结论]降低全球IMR任重而道远。防控重点应放在非洲和亚洲。建议实施系统与精准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