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混合模型:方法进展与软件实现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近来以个体为分析对象的方法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其中潜类别和潜剖面模型最为流行。研究者在潜类别和潜剖面模型建模时往往需要进一步探讨协变量与潜分组之间的关系(即带有协变量的潜类别模型)。例如, 哪些变量预测个体类别归属, 以及个体的类别归属对结果变量的预测。本文对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包括当结果变量是分类变量的LTB法; 当结果变量是连续变量时的BCH和稳健三步法。在此基础上, 文章为应用研究者提供了Mplus软件示例, 并在最后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简要评价。

  • “忽冷忽热”的杏仁核:与攻击相关的重要核团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攻击是有意对他人造成直接伤害的行为,可以分为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其神经生理基础,作为情绪加工和学习的关键脑区,杏仁核与攻击有着密切的关联。战斗-逃跑机制模型、暴力抑制机制模型和恐惧功能障碍假说强调了杏仁核对于攻击的重要性。表现出攻击或暴力行为的群体存在杏仁核的结构缺陷和功能障碍,其中功能障碍有两种相反的异常表现:在具有反应性攻击表现的高危人群中,杏仁核对威胁性刺激的反应增强(“热”反应);而以主动性攻击为主的人群如带有冷酷无情特质的精神病态人群,会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以及他人痛苦情绪线索的杏仁核反应减弱,以及在恐惧条件学习和道德决策的过程中杏仁核的激活不足的现象(“冷”反应)。这些功能障碍损害了个体在威胁反应、共情能力、惩罚回避以及道德决策等方面的正常水平。未来研究需人群研究和过程研究并举,关注杏仁核子结构的功能,探究攻击的神经网络基础,并探索有效的暴力防治干预手段。

  • “忽冷忽热”的杏仁核:与攻击相关的重要核团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攻击是有意对他人造成直接伤害的行为,可以分为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其神经生理基础,作为情绪加工和学习的关键脑区,杏仁核与攻击有着密切的关联。战斗-逃跑机制模型、暴力抑制机制模型和恐惧功能障碍假说强调了杏仁核对于攻击的重要性。表现出攻击或暴力行为的群体存在杏仁核的结构缺陷和功能障碍,其中功能障碍有两种相反的异常表现:在具有反应性攻击表现的高危人群中,杏仁核对威胁性刺激的反应增强(“热”反应);而以主动性攻击为主的人群如带有冷酷无情特质的精神病态人群,会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以及他人痛苦情绪线索的杏仁核反应减弱,以及在恐惧条件学习和道德决策的过程中杏仁核的激活不足的现象(“冷”反应)。这些功能障碍损害了个体在威胁反应、共情能力、惩罚回避以及道德决策等方面的正常水平。未来研究需人群研究和过程研究并举,关注杏仁核子结构的功能,探究攻击的神经网络基础,并探索有效的暴力防治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