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唐中华
  • 适度紫外辐射增强对白鲜光合特性和药用活性成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5-21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次生代谢成分环境调控是药用植物优质栽培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然而,迄今为止,短期紫外光诱导对药用活性成分积累效应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该文以光环境敏感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为研究对象,探索短期不同强度(低剂量和中剂量)紫外(UV)辐射增强对其根、茎和叶中黄柏酮、梣酮、白鲜碱和柠檬苦素􀀁4 种有效成分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1)无论是低剂量还是中剂量􀀁UV-A 和􀀁UV-B 辐射条件下,白鲜叶片光系统􀀁II(PS 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大于􀀁0.76;PS II 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光化学淬灭系数(qL)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与对照(未经紫外辐射处理)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低剂量与中剂量􀀁UV-B 辐射均显著增加白鲜PS II 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2)适度短期紫外辐射增强能够诱导白鲜药用活性成分快速积累,根中􀀁4 种有效成分最高可提升􀀁51%,主要在白鲜根中积累。其中,中剂量􀀁UV-A 辐射和低剂量􀀁UV-B 辐射效果最明显,不仅根中黄柏酮、梣酮、白鲜碱和柠檬苦素􀀁4 种活性成分明显提升,还促进茎、叶白鲜碱和梣酮的积累。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短期紫外辐射增强能够有效诱导白鲜药用活性成分的积累,并通过提升白鲜􀀁PS II 非光化学效率来提升白鲜光强耐受性。

  • 基于数字标本探究绿绒蒿属植物花期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11-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明显升高,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气候变暖会使植物物候发生改变,花期的变化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植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尤其是高山植物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探究高山植物的花期更具有代表性。为了了解植物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花期的变化特征,并制定出合理的植物保护措施。该文以典型的高山植物绿绒蒿属为例,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保存的自􀀁1880􀀁年至􀀁2017􀀁年的􀀁3 056􀀁份高山植物绿绒蒿属标本数据,其中,有花标本归属年份共计􀀁104􀀁年,具有统计意义的有花标本为􀀁1 539􀀁份,利用相关性分析对分布于中国的绿绒蒿属植物的花期和年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随着年份的增加,绿绒蒿属植物的花期整体呈现延后的趋势;种类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有全缘叶绿绒蒿(M. integrifolia)、红花绿绒蒿(M. punicea)、总状绿绒蒿(M. racemosa)、川西绿绒蒿(M. henrici)、长叶绿绒蒿(M. delavayi)、椭果绿绒蒿(M. chelidonifolia)在内的􀀁6 种绿绒蒿,是随着年份的增加,花期呈现延后的变化趋势;有多刺绿绒蒿(M. horridula)、五脉绿绒蒿(M. quintuplinervia)和滇西绿绒蒿(M. impedita)在内的􀀁3 种绿绒蒿,是随着年份的增加,花期呈现提前的变化趋势;其中花期延后天数最多的为红花叶绿绒蒿,在􀀁1880—2017􀀁年之间,平均花期延后􀀁6 d,花期提前天数最多的是滇西绿绒蒿,在1880—2017􀀁年之间,平均花期提前􀀁5 d。

  • 分类学、生活型及土壤特性对温带荒漠植物叶元素浓度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2-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叶片元素浓度紧密相关,因此,了解影响叶元素浓度的生物和生态因素对于模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养分通量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非常重要。通过对15科79种荒漠植物叶片中的10种元素(N、P、K、Ca、Mg、Na、Cu、Fe、Mn、Zn)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禾本科、藜科、豆科、莎草科、菊科、麻黄科、十字花科、紫草科、牻牛儿苗科属于K>Ca型,鸢尾科、蔷薇科、蒺藜科、柽柳科、百合科、旋花科属于K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