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及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旅游专业化水平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生产要素、旅游服务、制度政策5个维度构建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基于2008—2020年黄河流域61地市的面板数据,借助核密度估计、全局莫兰指数、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和驱动因素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随时间扩大,部分年份存在右拖尾现象。(2)旅游专业化水平全局莫兰指数为正,存在空间集聚态势;局部空间集聚类型中“高-高”“低-低”“高-低”集聚区的范围扩大,“低-高”集聚区的范围缩小。从空间角度看,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亦扩大。(3)9个驱动因素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在时间上呈现出稳定型、递减型和递增型3种特征。(4)黄河流域上游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为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和旅游服务,中游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为区域经济、旅游服务和制度政策,下游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为创新能力、生产要素和制度政策。

  • 黄河流域国家湿地公园时空分异、重心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湿地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国家湿地公园为对象,以2010、2015年和2022年为时点,运用核密度估计、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时空分异、重心演化与驱动因素给予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国家湿地公园在黄河流域呈“双核多点”的密度特征,2015年和2022年则呈“多核连片”的分布趋势,公园数量与面积均有大幅增加,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作用不断增强。(2)2010—2022年,湿地公园重心坐标总体上向东北移动247.31 km,具有显著的“东北—西南”分布特征。分流域来看,中游省区重心移动距离最大,下游省区移动最小。(3)自然环境维度对湿地公园分布影响有限,社会经济维度则在湿地保护修复和公园建设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人均GDP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因子分别在社会与自然维度中作用最大。

  • 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与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协调发展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提升城市生态韧性和生态效率,促进二者间协同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以黄河流域57个城市为研究靶区,运用加权求和法、SBM模型研究了20092018年黄河流域生态韧性与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流域城市生态韧性与效率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 2009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总体上处于波动下降态势,面临较大的生态威胁和环保压力。西安市、郑州市和济南市3个省会城市生态韧性较高,而固原市、定西市、海东市、吕梁市等城市韧性较低。(2) 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呈先降后升高的U形演化特征。定西市、陇南市、庆阳市、鄂尔多斯市、固原市和洛阳市为生态效率高等类型,生态效率低等类型主要位于中、下游的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内的城市。(3) 生态韧性与效率协调关系与生态效率子系统相似,由不断下滑转向逐步回升。良好协调、中度协调型城市数量有所增加,勉强协调型城市有所减少,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与效率协调发展势头显现,但短期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仍较突出。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政策制定、生态韧性和效率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 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培育路径研究 ——以红色旅游城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选取12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为研究案例,探究了其红色旅游高质量演化特征,并运用多案例的定性比较法和典型案例的网络文本分析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培育路径。结果表明:(1)案例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地区差异显著,六大子系统中增长动力、增长结构和增长方式上升水平尤为显著。(2)案例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存在极差化特征。具体引致各发展类型失配的障碍系统存在差异,且其主导障碍 因素呈现由内部资源优势向外部环境协调转化的过程。(3)多案例地驱动机制分析可知,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六大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增长动力是核心因子,增长结构是共生因子,增长方式是非敏感因子,增长形态是敏感因子,增长成果是外部性因子,增长基础是支撑因子。(4)典型个案的内容分析提炼出了全方位扩大红色旅游的正外部性效应、优化数字经济格局下的红色旅游共生环境、激发红色研学的大众旅游市场需求共三大关键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