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ChatGPT等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The Application and Impact of ChatGPT-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nguage Model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摘要: 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盘古NLP、混元、日日新、序列猴子等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们能够与人对话互动,回答问题,高效便捷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灵感和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论文等创作任务,最近开始逐步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本文旨在探讨类ChatGPT人工智能产品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前景,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ChatGPT等语言模型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在应用主要包括农业气象预测、作物品种和管理措施推荐、畜禽和水产养殖管理、作物病虫草害、肥害、药害和缺素症状识别以及苗情诊断、农产品和食品质量检测、农业知识图谱构建和智能农业问答系统等,能够为农技人员和农民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加精准地完成农事操作,提升智能化水平、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数据挖掘、整理和分析推理、研究报告和论文生成、农业标准和主推技术制定、书籍编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普及等。ChatGPT等的应用能够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使得农业科研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和便捷,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机遇。然而,它们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部分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科普工作者可能被替代,学习能力较差的农民将被淘汰;农业生产者和科研工作者必须学习如何应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并不断提升应用技能水平,以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这对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学习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另外,ChatGPT等也会存在一些自身使用问题和不足,比如用户信息泄露、数据和知识产权安全隐患、事实性错误、实时性差、缺乏稳定和可重复性等,这种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人工智能伦理争议。总之,本文认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将会对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现代农业植入“智慧芯片”、装上“智慧大脑”,同时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和难以预料的后果,需要边实践边探讨。
-
来自:
夏海勇
-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艺学
-
投稿状态:
已被期刊录用
-
引用:
ChinaXiv:202307.00146
(或此版本
ChinaXiv:202307.00146V2)
DOI:10.12074/202307.00146V2
CSTR:32003.36.ChinaXiv.202307.00146.V2
-
科创链TXID:
e9c0afbf-da4b-473a-9714-8cd8c59c2fdd
- 推荐引用方式:
袁诺,刘玉敏,张继波,董楠,李晓靖,蒋曦龙,赵强,朱英华,高雪,查海涅,夏海勇.试论ChatGPT等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及其影响.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DOI:10.12074/202307.00146V2]
(点此复制)
版本历史
[V2] |
2023-07-18 10:53:08 |
ChinaXiv:202307.00146V2
|
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