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的政策研究——基于“主题-工具-评价”三维分析框架
后印本
Development of Primary Ca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orkforce in China:a Policy Analysis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Theme-Instrument-Evaluation" Framework
摘要: 背景 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是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发展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是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创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议题。目的 本文分析2012-2024年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政策的制定特征与实施成效,揭示政策工具使用偏好与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为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政策主题-政策工具-政策评价”三维框架,采用LDA主题模型对47份中国政府网站公开的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挖掘,运用NVivo编码分析政策工具分布,并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其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公开的数据资料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结果 政策主题分析显示当前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政策主题聚焦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合计占比超65%。工具使用呈现能力建设型(47.0%)>规制型(23.5%)>激励型(20.2%)>信息与劝诫型(9.3%)的格局,但尚存结构性失衡问题,如经济激励工具仅占5%,信息提供与推广工具占比均小于5%。政策评价方面,2023年基层中医药人员总量达27.7万人,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数达12.8万人,较2012年增长显著;人员结构方面,中医药人员在同类别机构卫生人员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中医师占比(22.6%)仍低于25%的目标;服务能力结构方面,基层中医药人才服务的覆盖率不断提升,但人均配置量不足,高素质人才仍然短缺。结论 政策主题方面,当前基层中医药政策聚焦于人才使用与培养领域。政策工具方面,已初步形成“能力建设主导、规制保障执行、激励引导补充”的运用格局,其中人才培养、标准设定与非经济激励为高频子工具,但经济激励不足、信息与劝诫工具的缺位制约了政策效能。政策评价方面,当前仍面临人才结构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高素质人才匮乏等挑战。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政策已形成系统性布局,建议进一步优化工具组合与资源配置,以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与可持续性。
版本历史
[V1] |
2025-07-28 17:17:53 |
ChinaXiv:202507.00456V1
|
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