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分析

请选择邀稿期刊:

Related Factors of Pathological Upgrading in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摘要: 背景 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内镜下钳夹活检(EFB)是胃癌诊断的重要手段。然而,据相关研究显示,EFB 诊断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诊断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患者病情被低估。陕北地区目前此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统计陕北地区 5 所医院因胃黏膜病变经 ESD 后的病理升级率,并分析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 2016-01-01 至 2021-12-30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延安市中医院、子长市人民医院因胃黏膜病变行 ESD 治疗的患者,其术前均行 EFB。本研究将病理类型分为:慢性炎性改变(CIC)、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早期胃癌(EGC)及进展期胃癌。分析患者术前 EFB 诊断与 ESD 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将术后病理诊断发生升级者定义为病理升级。分别对 CIC、LGIN、HGINESD 术后病理升级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241 例患者。术前 EFB 诊断与ESD术后病理诊断总体升级率为 31.5%(76/241)。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镜下分型〔 OR=0.134,95%CI (0.029,0.617)〕和表面溃疡〔 OR=3.595,95%CI(1.226,10.536)〕是 CIC 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 OR=3.961,95%CI(1.071,14.650)〕、内镜下分型〔 OR=0.311,95%CI(0.127,0.765)〕、表面发红〔 OR=5.830,95%CI(1.591,21.355)〕及取材数目〔 OR=0.234,95%CI (0.063,0.872)〕是 LGIN 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 P<0.05);病灶大小〔 OR=3.143,95%CI(1.003,9.852)〕是 HGIN 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 若术前活检提示为 CIC,但内镜下分型为平坦型或凹陷型,病灶有表面溃疡,应警惕病理被低估的可能;术前活检提示为 LGIN,但患者年龄 >60 岁、病灶为平坦型、病灶表面发红且取活检数目只有 1 块时,不排除术前病理被低估,必要时可行 ESD;病灶大小 >2 cm 时,术前活检诊断 HGIN 的病灶很可能为 EGC,建议行 ESD。

版本历史

[V1] 2023-03-31 16:33:56 ChinaXiv:202303.10356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725
  •  下载量226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