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道德记忆偏差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14

    摘要: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人们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未来研究应该扩展道德记忆偏差的研究范畴,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 二语具身认知:自动激活还是母语中介?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7-25

    摘要: 语言具身认知强调语言加工不是纯粹抽象符号的内部表征, 身体和环境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多来自母语(L1)领域, 二语(L2)认知中是否存在该效应及其发生机制依然存在争论。在总结行为和神经电生理学方面L2具身效应的存在的证据的基础上, 结合相关研究的我们提出“自动激活”和“母语中介”两种假说, 并分析和评价两种假说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研究取向进行展望, 希望有助于完善语言具身认知理论, 增进对双语表征机制的了解, 有效提升L2教学。

  • 创造力产生过程中的神经振荡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1-23

    摘要: 创造力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因其高时间分辨率,可以准确地揭示创造力产生进程中的神经振荡机制, 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创造力的本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单节律 alpha 神经振荡会随着创造力的增加而增强,这反映了创造力产生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加工需求增加、自上而下的抑制控制增强。 同时, 多频段神经振荡交叉节律耦合体现了创造性产生过程中额叶、颞叶和顶叶等多脑区之间信息交流的动态变化。未来研究应该以整合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多层次多方法的研究工具,引进更生态化的数理计算方法, 并利用计算神经科学建模来预测个体创造力发展趋势,从而全面深刻地认识创造力的本质。

  • 何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道德记忆偏差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现象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即人们希望通过有选择地遗忘来维护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现象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发现。未来研究应该寻求可能的调节变量,以整合现有不一致的发现,揭示人们使用道德记忆偏差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情境或个体差异。此外,根据道德自我威胁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人们做出有意不道德行为时,应该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有违道德标准、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进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但是人们在做出无意不道德行为时,可能不会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也就不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人们做出不太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应对道德自我威胁。但是人们在做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可能不足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该偏差可能就不复存在。 道德记忆偏差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一种可能性是,道德记忆偏差与这些策略之间是相关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其他策略可能为道德记忆偏差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人们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可能会通过道德推脱和自我合理化等方式来降低其道德标准,改观其对该事件的评价,从而更容易地模糊不道德行为,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除应对道德自我威胁外,道德记忆偏差还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可能源自人们的印象管理动机,即人们可能为了维护在他人面前的道德形象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道德记忆偏差还可能发生在记忆加工的不同阶段,比如该现象可能发生在编码阶段,即人们对道德事件的编码加工多于不道德事件;储存阶段,即人们可能受到积极自我图式的影响而对不道德事件产生遗忘;也可能在提取阶段,即人们可能会主动地抑制对不道德事件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关注道德记忆偏差存在条件,并在研究广度上扩展其研究范畴,在研究深度上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 不确定是坏的么?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特点及其解释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错误是人类决策和行为过程中在所难免的。然而, 错误常常带来不利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如高危作业时的失误)。如何有效监控错误并优化行为对于个体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错误的发生受到内部心理状态影响, 个体常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做出判断, 不确定状态增强还是削弱错误监控, 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却存在矛盾结果。在前期积累和理论分析基础上, 本项目拟从人格差异角度探索不确定容忍度的调节作用。不确定容忍度的差异意味着个体对于模糊情境的耐受性和错误的敏感性不同, 因而可能调节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过程。研究1采用行为实验, 揭示多种不确定情境中(如奖赏/惩罚)错误监控和错误后调整的认知特点, 考察不确定容忍度的调节作用; 研究2通过考察电生理表征、时间加工进程和神经振荡机制等进一步解释这些现象。本项目对于探明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规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对于促进个体的环境适应、目标达成等具有较好现实意义。

  • 书写认知老化发生机制及神经机理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9

    摘要: 书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感知运动,涉及中央认知编码和外周动作执行两个层面的加工,需要消耗较多的认知资源,因此,很容易受到生理老化的影响。基于书写作品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字体存在大小不一、笔画倒置、圆滑性降低、错误率提高等;基于书写过程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书写容易出现反应变慢、停顿增多、执行延长、速度降低、持笔压力不均衡等。书写认知老化主要缘于脑与神经机制层面的神经密度或运动神经元数量的降低、感觉运动机制的衰退以及激素变化或骨质流失对手部动作的干扰等。未来研究应注重探讨不同书写过程老化的同步性与异步性、书写认知老化的普遍性与特异性,同时也应加强书写认知老化临床诊断标准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 认知诊断模型Q矩阵修正:完整信息矩阵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2-07-15

    摘要: Q矩阵是CDM的核心元素之一,反映了测验的内部结构和内容设计,通常由领域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界定,因此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正。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Q矩阵修正方法基于完整经验交叉相乘信息矩阵的Wald-XPD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检验了新方法的表现,并与同类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新开发的Wald-XPD方法在Q矩阵恢复率、保留正确标定属性的比例以及修正错误标定属性的比例这三个主要指标上均有较好的表现,且整体上优于其他方法,尤其是在修正错误标定的属性方面。通过实证数据展示了Wald-XPD方法在Q矩阵修正中的良好表现。总之,本研究为Q矩阵修正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认知诊断模型Q矩阵修正:完整信息矩阵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Q矩阵是CDM的核心元素之一, 反映了测验的内部结构和内容设计, 通常由领域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界定, 因此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正。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Q矩阵修正方法——基于完整经验交叉相乘信息矩阵的Wald-XPD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检验了新方法的表现, 并与同类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新开发的Wald-XPD方法在Q矩阵恢复率、保留正确标定属性的比例以及修正错误标定属性的比例这3个主要指标上均有较好的表现, 且整体上优于其他方法, 尤其是在修正错误标定的属性方面。通过实证数据展示了Wald-XPD方法在Q矩阵修正中的良好表现。总之, 本研究为Q矩阵修正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中国情绪调节词语库的初步编制与试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使用具有情绪调节含义的词语启动某种调节策略, 是实现情绪调节目标的重要方法。然而,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标准化的情绪调节词语库, 这可能导致所选词语与目标策略不匹配以及不同实验室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等问题。为此, 我们对多种情绪调节词语进行筛选、分类和评定, 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情绪调节词语库, 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用。首先, 对情绪调节词语与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程度进行评定; 根据结果对词语进行筛选和分类, 建立词语库, 并进一步对词语属性进行评定。其次, 使用句子整理范式, 检验词语库中的词语所诱发的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 149个情绪调节词汇纳入词语库中, 可以较好地反映5种情绪调节目标(接受、注意分散、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表情宣泄)与中性目标; 词语库具有较好的信度与内部一致性。(2)内隐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策略调节了负性情绪效价和唤醒度, 内隐注意分散策略降低了负性情绪唤醒度。这说明词语库可靠性较高, 其中材料可用于情绪调节目标的实现。

  • 模型参数点估计的可靠性:以CDM为例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心理学研究中, 不恰当的模型参数估计框架或收敛准则严重影响模型参数点估计的可靠性, 进而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MLE-EM的CDM模型参数估计新框架, 以及新收敛判断方法。通过模拟研究与实证数据分析的方式, 探索了新参数估计框架和新收敛判断方法的表现, 并与已有模型参数估计框架及收敛判断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新的模型参数估计框架及收敛准则的表现优于已有的模型参数估计框架及收敛准则, 能有效提高模型参数点估计的可靠性。

  • 模型参数点估计的可靠性:以CDM为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3-05-11

    摘要: 心理学研究中,不恰当的模型参数估计框架或收敛准则严重影响模型参数点估计的可靠性,进而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MLE-EM的CDM模型参数估计新框架,以及新收敛判断方法。通过模拟研究与实证数据分析的方式,探索了新参数估计框架和新收敛判断方法的表现,并与已有模型参数估计框架及收敛判断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新的模型参数估计框架及收敛准则的表现优于已有的模型参数估计框架及收敛准则,能有效提高模型参数点估计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