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患病种类区域差异与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1-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中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威胁。同时,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患病种类区域差异与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2年10月2023年3月研究者通过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CHARLS)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及统计分析,共计纳入19520名45岁的中老年人,并选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2020年)中的2018年统计数据作为对应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各省份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财政支出(卫生健康总支出)、卫生机构数(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泰尔指数与各省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2=57.900,P<0.001)、患慢性病数量(2=11.138,P=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东、中、西部慢性地区中老年人在14种慢性病患病类型中,慢性肺部疾病(2=30.906,P<0.001)、肝脏疾病(2=17.871,P<0.001)、脑血管疾病(2=18.313,P<0.001)、肾脏疾病(2=24.383,P<0.001)、消化系统疾病(2=16.973,P<0.001)、记忆相关疾病(2=6.898,P=0.032)、哮喘(2=22.055,P<0.001)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与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财政支出的公平性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应加强重大慢性病的区域性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壮大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改善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均衡性,从而缩短东、中、西部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区域差异。

  • 我国三大地区中老年人失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重大慢性病问题的加剧,势必会引起失能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社会养老压力增大,政府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同时,卫生资源配置分配不均衡,将对失能人口的医疗和护理带来更严峻的挑战。目的 探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失能率、失能程度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 于2022-10-052023-01-13对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进行分析,以19 170名45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常活动量表(ADL)和工具性日常活动限制量表(IADL)对失能进行判断,将中老年人失能状况和失能程度作为因变量,并根据CHARLS数据调查问卷内容从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评价和生活方式3个方面选取自变量,对东、中、西部中老年人失能状况及失能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和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失能率及失能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143.014,P<0.001;2=136.356,P<0.001)。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均以轻度失能为主;东、中、西部地区的轻度和重度失能中老年人的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大地区失能及失能程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共性和特性。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是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发生失能共同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躯体残疾是东部中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女性中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的风险比男性高86.0%(OR=1.860,95%CI=1.036~3.338)。婚姻状态、患慢性病是中部中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居住地、大脑受损/智力缺陷是西部中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中老年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基层-社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区域化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指导,以降低中老年人失能水平,严防失能程度的加深,缓解区域间失能差异。

  • 精氨酸对鱼类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精氨酸(Arg)作为功能性氨基酸,同时也是鱼类的必需氨基酸。Arg及其部分代谢产物可通过调节一些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的分泌,影响生肌过程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进而作用鱼类肌细胞的增殖分化。本文简要综述Arg对鱼类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 80%赖氨酸硫酸盐与98%赖氨酸盐酸盐对生长中期草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能力和消化器官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比较80%赖氨酸硫酸盐[80% L-Lys·H2SO4,简称80赖氨酸(80-Lys)]与98%赖氨酸盐酸盐[98% L-Lys·HCl,简称98赖氨酸(98-Lys)]对生长中期草鱼生长性能、消化吸收能力和消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80-Lys和98-Lys在草鱼上的生物效价并确定以80-Lys为Lys添加形式时饲料中Lys的适宜含量。选择初始体重为275.80 g左右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赖氨酸(Lys)含量为0.8%(基础饲料)、1.0%、1.2%、1.4%和1.6%的添加80-Lys的饲料及Lys含量为1.2%的添加98-Lys的饲料60 d。结果表明:与基础饲料相比,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80-Lys使饲料Lys含量达到1.2%时可显著提高生长中期草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采食量(FI),全肠脂肪酶、淀粉酶活力,肝胰脏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前、中、后肠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活力,肝体指数与肠体指数和前、后肠皱襞高度(P0.05)。由此得出,与98-Lys相比,80-Lys能更有效地提高生长中期草鱼的消化吸收能力,进而促进其生长。以80-Lys为Lys添加形式,以SGR和FE为标识,生长中期草鱼(276~667 g)饲料中赖氨酸的最适含量分别为1.31%(占饲料蛋白质的4.68%)和1.27%(占饲料蛋白质的4.54%)。